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246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沙发、床垫等软体弹性家具大多采用了弹簧及海绵体进行组合结构设计,然后形成具有较好弹性的平面用来支撑人体,让人们的坐、卧更加舒适。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簧床垫结构,其中在床垫的四角处各设有至少一个弹力高于床体弹簧的高强度弹簧。由于在弹簧床垫的四角处加设了弹力高于床体弹簧的高强度弹簧,利用该高强度弹簧较强的回复力,令经长期压缩包装的床垫在回复原态时,床垫四角处的弹簧回复力较大,可以保证床垫四角原态的回复,保证弹簧床垫的美观性,显然,上述弹簧床垫结构利用四角处加设的高弹力弹簧,可以保证弹簧床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依然可以保持较好的美观性,但是由于其四角处的高弹力弹簧的其他部位设置的弹簧弹力不均匀,在实际使用中,对床垫的舒适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于现有弹簧的结构来说,由于制造工艺及制造设备的因素,一般都是顺时针绕制的正旋弹簧3 (参见图1),使用时,受力平面会向着弹簧的A向低侧倾斜,长期受力时,整体结构就会形成较大的倾斜,从而使影响产品的结构,有鉴于此,发明人发明了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受力均匀的优点,从而让产品的使用更加舒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若干个弹簧包括若干个正旋弹簧和若干个反旋弹簧,所述正旋弹簧与反旋弹簧相互间隔设置。
[0006]优选的是,所述若干个正旋弹簧排列组合形成至少一个正旋支撑组,所述若干个反旋弹簧排列组合形成至少一个反旋支撑组,所述正旋支撑组与反旋支撑组相互间隔设置。
[0007]优选的是,所述正旋支撑组由一排正旋弹簧组成,所述反旋支撑组由一排反旋弹簧组成。
[0008]优选的是,所述正旋弹簧与反旋弹簧错位分布。
[0009]优选的是,所述反旋弹簧和/或正旋弹簧内设置有加强弹簧。
[0010]优选的是,所述反旋弹簧和/或正旋弹簧由至少两根钢丝相互缠绕而成,钢丝之间相互紧密贴合。
[0011]优选的是,所述底板的四周还设置有用于环绕正旋弹簧和反旋弹簧的加固弹簧。
[0012]优选的是,所述反旋弹簧、正旋弹簧均套设有防护袋。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若干个弹簧包括若干个正旋弹簧和若干个反旋弹簧,所述正旋弹簧与反旋弹簧相互间隔设置;本弹性体结构由于采用了正旋弹簧和反旋弹簧,而且采用了间隔设置的方式,当顶板受力时,正旋弹簧和反旋弹簧进行同时受力,实现均匀承重,从受力结构上解决了倾斜受力的问题,让产品的使用更加舒适,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的正旋弹簧的受力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加强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旋弹簧与加强弹簧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旋弹簧或反旋弹簧的绕制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0023]附图标记包括:
[0024]底板一1,顶板一2,正旋弹簧一3,反旋弹簧一4,正旋支撑组一5,反旋支撑组一6,加强弹簧一7,防护袋一 8,
[0025]钢丝一9,加固弹簧一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7]参见图2至图7,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包括底板I和顶板2,所述底板I和顶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若干个弹簧包括若干个正旋弹簧3和若干个反旋弹簧4,所述正旋弹簧3与反旋弹簧4相互间隔设置;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正旋弹簧3是指弹簧以顺时针绕制而成型,所述反旋弹簧4是指弹簧以逆时针绕制而成型,本弹性体结构由于采用了正旋弹簧3和反旋弹簧4,而且采用了间隔设置的方式,当顶板2受力时,正旋弹簧3和反旋弹簧4进行同时受力,实现均匀承重,从受力结构上解决了倾斜受力的问题,让产品的使用更加舒适,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O
[0028]具体地说(参见图4),所述若干个正旋弹簧3排列组合形成至少一个正旋支撑组5,所述若干个反旋弹簧4排列组合形成至少一个反旋支撑组6,所述正旋支撑组5与反旋支撑组6相互间隔设置。当应用于床垫等较大面积的弹性支撑体时,最好设置多个正旋支撑组5和多个反旋支撑组6,同时,将这些正旋支撑组5和反旋支撑组6相互间隔进行设置,从而增强支撑力,防止长期受力,避免弹簧因单侧受力失效而造成的倾斜。
[0029]进一步的说,所述正旋支撑组5由一排正旋弹簧3组成,所述反旋支撑组6由一排反旋弹簧4组成(参见图3)。这种方式应用于结构中,也就是将单排正旋弹簧3与单反旋弹簧4进行间隔设置,本结构可应用于沙发等面积较小的软体支撑上。
[0030]一般来说,较为常规的是采用四个弹簧形成四角分布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四个弹簧之间容易出现较大的空间,作为进一步结构,所述正旋弹簧3与反旋弹簧4错位分布。也就是形成一排正旋弹簧3与一排反旋弹簧4之间进行错位分布(参见图3),避免没有弹簧支撑的较大空间出现,提高了弹簧的受力。
[0031]在家庭中,特别是小朋友喜欢在沙发或床垫上玩耍、跳跃等,而一般来说,弹簧的受力极限往往无法承受瞬间较大的重力冲击,显然,为了防止弹簧在受到极限重力的冲击(参见图6、7),所述反旋弹簧4和/或正旋弹簧3内设置有加强弹簧7 ;所述加强弹簧7也为正旋或反旋,具体地指:反旋弹簧4内的加强弹簧7为正旋,正旋弹簧3内的加强弹簧7为反旋,提高受力的平衡性,这样,当较大的重力冲击使反旋弹簧4和/或正旋弹簧3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即会触及到加强弹簧7,从而大大缓冲重力的冲击,起到保护作用。
[0032]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8),所述反旋弹簧4和/或正旋弹簧3由至少两根钢丝9相互缠绕而成,钢丝9之间相互紧密贴合。在制造时,先将数根钢丝9相互缠绕呈麻花状形成一个弹性组件,再将这个弹性组件通过淬火等工艺,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再将弹性组件绕成螺旋状形成弹簧,从而增加弹簧的弹性、抗疲劳强度,并且每根钢丝9之间互不干扰,使用时不会形成很大的噪音。
[0033]由于坐垫或床垫的边缘往往受力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边缘弹力失效,出现倾斜的受力面,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9),所述底板I的四周还设置有用于环绕正旋弹簧3和反旋弹簧4的加固弹簧11,该加固弹簧11的承载力大于正旋弹簧3和反旋弹簧4,从而保证受力面的水平度,使用更加舒适。
[0034]在本技术方案中(参见图2 ),所述反旋弹簧4、正旋弹簧3均套设有防护袋8。该防护袋8可以较好的保护反旋弹簧4、正旋弹簧3之间的相互干扰,进一步消除弹簧在伸缩时发出的噪音。
[0035]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包括底板(I)和顶板(2),所述底板(I)和顶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弹簧包括若干个正旋弹簧(3)和若干个反旋弹簧(4),所述正旋弹簧(3)与反旋弹簧(4)相互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正旋弹簧(3 )组合排列形成至少一个正旋支撑组(5 ),所述若干个反旋弹簧(4 )组合排列形成至少一个反旋支撑组(6),所述正旋支撑组(5)与反旋支撑组(6)相互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旋支撑组(5)由一排正旋弹簧(3)组成,所述反旋支撑组(6)由一排反旋弹簧(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旋弹簧(3)与反旋弹簧(4)错位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旋弹簧(4 )和/或正旋弹簧(3 )内设置有加强弹簧(7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旋弹簧(4 )和/或正旋弹簧(3 )由至少两根钢丝(9 )相互缠绕而成,钢丝(9 )之间相互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的四周还设置有用于环绕正旋弹簧(3)和反旋弹簧(4)的加固弹簧(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旋弹簧(4)、正旋弹簧(3)均套设有防护袋(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体家具的弹性体结构,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弹簧,所述若干个弹簧包括若干个正旋弹簧和若干个反旋弹簧,所述正旋弹簧与反旋弹簧相互间隔设置;本弹性体结构由于采用了正旋弹簧和反旋弹簧,而且采用了间隔设置的方式,当顶板受力时,正旋弹簧和反旋弹簧进行同时受力,实现均匀承重,从受力结构上解决了倾斜受力的问题,让产品的使用更加舒适,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并且不会增加制造成本,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A47C27-07
【公开号】CN204561565
【申请号】CN201520067232
【发明人】王卫华
【申请人】王卫华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