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型筷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80214阅读:来源:国知局
锲体2 ;
[0037]第一筷体I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沿第一筷体I的轴向延伸,且一端开口 ;第一凹槽11的槽口朝向第一锲体I的横向;
[0038]第二筷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沿第二筷体2的轴向延伸,且一端开口 ;第二凹槽21的槽口朝向第二筷体2的横向;
[0039]连接带3上设置有连接件4 ;优选地,连接件4设置在连接带3的中间;连接带3和连接件4均为弹性件;连接件4的一端可配合连接第一凹槽11,另一端可配合连接第二凹槽21。
[0040]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为一体成型;例如可以是,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采用现有的注塑技术进行一体成型。
[004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以将普通长度的筷子分成两段,在使用时,通过连接件4将第一筷体I与第二筷体2连接,形成普通长度的筷子,以便于人们使用;在不使用筷子时,可以将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折叠,以便装入桶装方便面桶内或者携带等;具体而言,通过连接件4的一端产生弹性形变卡入第一凹槽11,连接件4的另一端产生弹性形变卡入第二凹槽21,进而将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连接,形成便于人们使用的筷子的长度;通过连接带3软连接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以防止在不使用该筷子时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分离与丢失;通过将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设计为一体成型结构,以便简化所述折叠型筷子的制作加工工艺,进而便于所述折叠型筷子的批量生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0042]优选地,连接件4的一端产生弹性形变从第一凹槽11的槽口卡入第一凹槽11,连接件4的另一端产生弹性形变从第二凹槽21的槽口卡入第二凹槽21,以便连接件4连接第一筷体I和第二筷体2。
[0043]进一步的,第一筷体I设置有第三凹槽12,第三凹槽12可收纳与第一筷体I相应的部分连接带3,第一凹槽11的槽口朝向第三凹槽12 ;以便第一筷体I与第二筷体2通过连接件4连接时,连接带3相应部分收纳于第三凹槽12。
[0044]第二筷体2设置有第四凹槽22,第四凹槽22可收纳与第二筷体2相应的部分连接带3,第二凹槽21的槽口朝向第四凹槽22。以便第一筷体I与第二筷体2通过连接件4连接时,连接带3相应部分收纳于第四凹槽22 ;第三凹槽12、第四凹槽22在使用筷子时将连接带3收纳,增加了筷子整体的美观性。
[0045]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以便于加工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减少加工工艺的复杂度。
[0046]为了令第一筷体I与第二筷体2连接的更加牢固,第一凹槽11与连接件4的一端、第二凹槽21与连接件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连接件4脱离的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止脱凸条和/或卡合组件;优选地,所述防脱机构为燕尾型的卯榫结构,即第一凹槽11与连接件4的一端、第二凹槽21与连接件4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燕尾型的卯榫结构配合;也就是说,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为燕尾卯,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为燕尾榫;即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燕尾形状。
[0047]本实施例中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塑胶、橡胶、硅胶等;优选地,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的材质均为塑胶;优选地,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的材质均为食品级PP ;PP优良的注塑性能,可以实现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连接带3和连接件4 一体成型。
[0048]为了便于筷头夹持方便面等食物,也即第二筷体2远离第二凹槽21的一端夹持方便面等食物,优选地,第二筷体2远离第二凹槽21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沟槽或者凸起。
[00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连接带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筷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筷体; 所述第一筷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筷体的轴向延伸,且一端开口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锲体的横向; 所述第二筷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筷体的轴向延伸,且一端开口 ;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二筷体的横向; 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均为弹性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另一端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筷体、所述第二筷体、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体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可收纳与所述第一筷体相应的部分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三凹槽; 所述第二筷体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可收纳与所述第二筷体相应的部分所述连接带,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四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燕尾型的卯榫结构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体、所述第二筷体、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的材质均为塑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筷体、所述第二筷体、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的材质均为食品级PP。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型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筷体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的外周上设置有沟槽或者凸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型筷子。该折叠型筷子包括第一筷体、第二筷体、连接带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筷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筷体;所述第一筷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筷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均为弹性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可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另一端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筷体、所述第二筷体、所述连接带和所述连接件为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型筷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桶装方便面内放置的筷子不适合人们使用的技术问题。
【IPC分类】A47G21/10
【公开号】CN204889503
【申请号】CN201520679734
【发明人】陈建松
【申请人】陈建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