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440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属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为解决传统锚杆锚固力低、易滑落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由内套管、外套管和可挤出式倒刺组成;所述的内套管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的外套管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与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内设置有紧密配合的可挤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挤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内侧,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侧。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前将可挤出式倒刺部分收于倒刺孔内,之后将内套管插入外套管中,利用内套管圆锥形前端的斜面作用,将倒刺孔中的可挤出式倒刺向外挤压逐一的顶出倒刺孔,使可挤出式倒刺插入土壤。该锚杆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增大了锚固力,使锚杆不易滑落。
【专利说明】
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
【背景技术】
[0002]锚杆加固技术是一种柔性加固技术,它能充分利用岩土体自身的承载力保持岩体的稳定,使加固体不被破坏。它本质就是通过锚固加强岩土体的整体性,控制开挖后岩土体的变形,避免应力的突然释放,从而保证工程顺利、安全地进行。在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采用锚杆支护以来,锚杆支护以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对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锚杆的构造简单,可锚固部分有限,尤其是常用的锚杆只有杆体本身提供锚固力,在很多工程中面临锚固力不够、易滑落的问题,对地下工程支护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0003]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新型锚杆,以有效控制地下工程的稳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该锚杆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锚杆锚固力低、易滑落的技术难题,而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技术经济可行。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它由内套管、外套管和可挤出式倒刺组成;所述的内套管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的外套管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与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内设置有紧密配合的可挤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挤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内侧,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侧。
[0006]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使用方法是:施工前将可挤出式倒刺部分收于倒刺孔内,之后将内套管插入外套管中,利用内套管圆锥形前端的斜面作用,将倒刺孔中的可挤出式倒刺向外挤压逐一的顶出倒刺孔,使倒刺插入土壤即可。
[000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首先外套管上的可挤出式倒刺能够限定锚杆在土层中的位置,防止锚杆在土层中移动、滑落;其中可挤出式倒刺可部分收于倒刺孔内,利用内套管圆锥形前端的斜面作用,使可挤出式倒刺被挤压而逐一顶出倒刺孔,并最终插入土壤,与形成纵向契合,增大了锚固力,解决了普通带倒刺锚杆中倒刺在实际工程中不起作用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锚杆结构简单,受力合理,使锚杆不易滑落,且在使用过程中施工迅速方便,减少了成本增大了锚固力,有很好的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的制作方法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
[0011 ]图例说明:1-内套管;2-内套管圆锥形前端;3-外套管;4-倒刺孔;5-可挤出式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它由内套管、外套管和可挤出式倒刺组成;所述的内套管的前端为圆锥形前端;所述的外套管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与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内设置有紧密配合的可挤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挤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内侧,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侧。
[0014]如图2所示,施工前将可挤出式倒刺5部分收于倒刺孔4内,之后将内套管I插入外套管3中,利用内套管圆锥形前端2的斜面作用,将倒刺孔4中的可挤出式倒刺5向外挤压逐一的顶出倒刺孔4,使可挤出式倒刺5插入土壤,与土体形成纵向契合。
【主权项】
1.一种带可挤出式倒刺的锚杆,其特征在于,它由内套管、外套管和可挤出式倒刺组成;所述的内套管的前端为圆锥形;所述的外套管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倒刺孔;所述的倒刺孔与外套管相通;所述的倒刺孔内设置有紧密配合的可挤出式倒刺;所述的可挤出式倒刺的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内侧,另一端延伸至外套管外侧。
【文档编号】E02D5/74GK205712096SQ20162039338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5日
【发明人】李文胜, 常龙龙, 关继超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