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防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969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流防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用来将高压清洗机连接在饮用水供给管道上的回流防止器,具有一壳体,它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至少一个沿流通方向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泄漏孔,并容纳一第一和一第二止回元件,它们沿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止回阀可移动地固定,以开启或关闭壳体的一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
背景技术
这种回流防止器也称为“管路中断器”,并由公开文本DE2424978A1可知。它们用在清洗机,特别是高压清洗机或洗衣机中。如果将这种清洗机连接在饮用水供给管上,那么必须确保,污染的清洗液不能从清洗机回流到饮用水管内。为此在饮用水供给管和清洗机之间连接一开头所述类型的回流防止器。它具有止回阀,以便阻止污染的清洗液回流到饮用水供给管内。这里通常采用两个依次连接的具有相同关闭方向的止回阀,从而保证,即使在两个止回阀中的一个失效时另一个止回阀仍可以毫无问题地单独承担保险作用。
通常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与泄漏孔流通连接,通过泄漏孔可以排空壳体的中间空腔,如果处于入口区域内的压力(P1)和处于中间空腔内的压力(Pi)之间的压差(P1-Pi)低于规定值的话。例如可以设想,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壳体中间空腔可以自动排空,一旦在入口区内的压力(P1)和在中间空腔区域内的压力(Pi)之间的压差低于14kPa的值(P1-Pi<14kPa)的话。
为了使所述中间空腔必要时可以排空,第一止回阀设置得可以移动。根据第一止回阀位置可以开启或关闭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这种回流防止器在实践中在这方面得到了验证,通过使止回阀占有其关闭位置的方式可以可靠地防止污染的清洗液的回流。然而在这个位置上在回流防止器出口区内压力的升高可能导致回流防止器或连接在它上面的清洗机的损坏。这种压力升高在高压清洗机中可能例如短时间地以压力尖峰出现,如果关掉高压清洗机的话。压力尖峰可以由小的水量引起,它在关掉高压清洗机时从其压力腔到达其抽吸腔,而由于采用了回流防止器不可能逸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回流防止器,使得可以用结构简单的方式避免出口区域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
按照本发明对于这一类型的回流防止器这个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即壳体包括一内壳和一外壳,其中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泄漏孔,内壳容纳两个止回阀并可沿流通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在外壳内,并且内壳具有一流通口,借其可与内壳的位置无关地通过第一止回阀相对于第二止回阀的移动建立中间空腔与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
在本发明内融入这样的构想,即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结构简单地避免出口区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即壳体设计成两件式的,具有一外壳和一可移动地保持在外壳内的内壳,其中内壳容纳两个止回阀。在这种结构的回流防止器中在壳体出口区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导致,内壳连同两个止回阀在外壳内逆通流方向移动。从而通过内壳逆通流方向的移动抵消出口区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
按照本发明尽管容纳两个止回阀的内壳可移动地支承仍确保,通过第一止回阀相对于第二止回阀的移动,经由内壳的流通口和外壳的泄漏孔排空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从而与内壳的位置无关地保证,例如在第二止回阀不密封和与此相关的在中间空腔区域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的情况下可以可靠地排空中间空腔,从而可靠地防止回流到入口区和有时与它连通的饮用水供给管内。
因此本发明的回流防止器除了具有防止从连接上的清洗机回流到饮用水供给管内的功能外,还具有卸压功能,而不必为此采用费用可观的单独构件。回流防止器的结构体积可以保持为比较小,并且回流防止器可以经济地制造。
在本发明的结构方案中内壳的移动运动通过入口区和出口区内的压力之差控制。可以取消用于内壳在外壳内定位的附加弹簧件。如果本发明的回流防止器用来将高压清洗机连接到饮用水供给管上,那么可以通过使内壳实施逆回流防止器流通方向的压力平衡运动,防止在关断高压清洗机时在出口内形成的压力升高。
外壳和内壳最好在它们之间确定一密封的泄漏空腔,通过它使内壳的流通口与外壳的泄漏孔流通连接。通过泄漏腔可以以结构特别简单的方式确保,在中间空腔内的压力不许可地升高时可以与内壳相对于外壳的位置无关地排空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为此泄漏腔提供了从内壳的流通口到外壳的泄漏孔的流通连接。
如果泄漏腔环形包围内壳,则特别有利。因此例如可以设想,泄漏腔通过内壳的一环形槽确定,其中流通口通入环形槽内,后者被外壳的包围泄漏孔的一个区域密封。
在一种结构特别简单的结构方案中泄漏腔借助于密封圈密封。因此例如可以设想,内壳被两个密封圈包围,它们沿流动方向相互离开一定距离设置,并沿流动方向界定泄漏腔。
如果外壳具有一容纳区,内壳借助于密封圈可滑移地支承在其内壁上,这是有利的。内壳例如可以设计成活塞形,并可移动地安装在圆柱形外壳内并容纳两个止回阀。
在本发明回流防止器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内壳具有一包围两个止回阀的套筒,它在圆周方向上被两个相互离开一定轴向距离设置的密封圈包围。套筒可以设计成空心圆柱体,并与底面和一盖子连成一体,底面和盖子分别包括一通孔,在使用回流防止器时液体尤其是水可以流过这些通孔。
如果第一止回阀包括一闭合弹簧并借助于闭合弹簧支承在第二止回阀上,这是有利的。这里闭合弹簧承担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它对第一止回阀的关闭体向第一止回阀相配的阀座方向施加复位力。因此为了开启第一止回阀需要对关闭体施加一克服闭合弹簧的弹簧力的开启力。另一方面支承在第二止回阀上的闭合弹簧还通过关闭体和第一止回阀的相配的阀座对其阀壳体加载。从而可以借助于闭合弹簧对第一止回阀这样地施加逆通流方向的复位力,使得第一止回阀被闭合弹簧预紧,并可克服闭合弹簧的作用从一开启在壳体的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的位置移动到一关闭所述流通连接的位置。由此可以取消用于第一止回阀的附加复位弹簧。
在一种优良的实施形式中第一止回阀具有一带一阀座的阀壳体,其中此阀壳体可移动地保持在一设置在内壳内的阀支座(Ventilhalterung)内。通过阀支座可以简化本发明的回流防止器的安装。这里第一止回阀的阀支座和阀壳体可以具有比较高的尺寸精度,以确保第一止回阀相对于第二止回阀的可移动性。阀支座可以嵌入内壳内。这时如果在阀支座和内壳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密封件,是有利的。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结构方案中阀支座形成一用于第一止回阀阀壳体的导向装置。因此例如可以设想,阀支座具有一通孔,第一止回阀的阀壳体可移动地保持在该通孔中。通孔最好做成台阶形的,包括在一个第一孔段和一个第二孔段之间的台阶,它构成用于第一止回阀阀壳体的止挡面,从而给第一止回阀可移动的阀壳体确定一明确的终点位置。
阀支座最好与第二止回阀、例如与其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可以附加简化本发明回流防止器的装配。
为了提高回流防止器的机械承载能力,如果第一止回阀具有一在一固定在第二止回阀上的导向装置内移动的关闭体,是有利的。因此例如可以设想,关闭体通过一导向销在一最好固定在第二止回阀的阀体上的导向套内引导。这时如果导向套与第二止回阀的阀体连成一体,则特别有利。
如果阀支座包括至少一个流动通道,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通过它与内壳的通道口流通连接,是有利的,其中流动通道可被第一止回阀的阀壳体遮盖。流动通道可以例如做成径向孔的形式,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通过它与内壳的流通口流通连接。如果需要切断流通连接,那么为此只需要使第一止回阀的阀体移动到一遮盖流动通道的位置。
在本发明回流防止器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想,为了关闭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第一止回阀的阀壳体可密封地贴合到第二止回阀的密封面上。这时如果在第一止回阀的阀壳体和第二止回阀的相配的密封面之间设置一密封圈,是有利的。后者可以例如嵌到一包围第一止回阀阀壳体的环形槽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形式的说明详细地阐述。附图表示

图1一按本发明的带一外壳和一内壳的回流防止器的纵剖视图,其中内壳占有第一终端位置,图2相应于图1的纵剖视图,其中内壳占有第二个终端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附图中表示一总体用附图标记10表示的回流防止器,它具有一带一空心圆柱形外壳14和一可移动地保持在外壳14内的内壳16的两件式壳体12。
外壳14具有一壳体筒18,它与壳顶(Gehaeusedeckel)19和壳底20连接。在壳顶19上成形出一入口22,壳底20具有一出口23。在壳体筒18上沿流通方向25大致在入口22和出口23之间的中心在外壳14上加工至少一个尤其是多个分布在其圆周上的泄漏孔27。
外壳14包围一容纳区29,内壳16可沿流通方向25往复运动地保持在此容纳区(Aufnahme)内。
内壳16同样设计成空心圆柱形并包括一离壳体筒18内壁31一定距离设置的套筒33,它在端面处与一内壳顶34和一内壳底35连接,它们分别具有一与入口22和出口23同心设置的通孔36和37。
相对于流通方向25,套筒33在内壳顶34高度和内壳底35高度上分别被一径向突起的轴环38和39包围,它们沿径向突出于套筒33的外壁40并具有一环形槽41,槽内嵌入一紧密地贴合在外壳14壳体筒18内壁31上的密封圈42和43。借助于这两个密封圈42、43保证入口22区域和出口23区域之间的双重密封。
外壳14的内壁31和内壳16的外壁40在它们之间确定一泄漏腔45,它沿流通方向25在轴环38和39之间延伸,并借助于密封圈42、43密封。
内壳16包容一第一止回阀47和一沿流通方向25连接在它上面的第二止回阀49,其关闭方向分别与流通方向25相反,并在它们之间确定壳体12的一中间空腔51。
第一止回阀47具有大致设计成桶状的带一阀壳体底部54的阀壳体53,在阀壳体底部54上沿流通方向25一体连接一阀壳体筒55,并在其背离壳体筒55的一侧携带一导向凸缘56。
在阀壳体底部54区域内第一止回阀47具有一圆锥形密封面57,第一止回阀47的阀活塞59形式的关闭体可紧密地贴合在此密封面上,关闭体在其背离密封面57的一侧携带一被闭合弹簧60包围的导向销61。
第一止回阀47的阀壳体53可移动地保持在阀支座65的一设计成台阶形的贯通的轴向孔63内。阀支座65大面积贴靠在套筒33内侧的部分区域以及内壳顶34上,其中在阀支座65和套筒33之间设有一密封圈66。
轴向孔63具有一与内壳顶34的通孔36同心布置的第一孔段68,它通过一径向台阶69过渡到第二孔段70,在它上面沿流通方向25一体连接一带内螺纹72的连接套71。在第二孔段70和连接套71之间的过渡区内在阀支座65上形成至少一个尤其是多个沿圆周方向最好相互以均匀的间距设置的流动通道73,它们通入对中心地设置的流通口75内,流通口穿透内壳16的套筒33。
轴向孔63的第二孔段70支承第一止回阀的除其导向凸缘56以外的阀壳体53,导向凸缘插入做成用于阀壳体53的导向装置的第一孔段68内。
阀支座65借助于连接套71与第二止回阀49的阀壳体77螺纹连接,阀壳体77包围中央流动通道78并包括一圆锥形阀座80,一圆锥形的阀活塞82形式的关闭体可密封地贴合在阀座上,关闭体借助于闭合弹簧83向阀座80方向弹簧弹性预紧。活塞82在其背离阀座80的一侧与一导向销84连接,导向销的自由端在导向套85内移动,导向套借助于多个径向布置的支承臂86不可移动地固定在中央流动通道68内,其中支承臂86形成用于闭合弹簧83的支承座。
在其朝向第一止回阀47的端面88上,第二止回阀49的阀壳体77带一沿流通方向25锥形缩小的密封面90,第一止回阀47的壳体筒55的一自由端区域92可用一O型圈93密封地贴合在此密封面上。
在阀壳体77的端面88上沿圆周方向相互以均匀的间距生成四条筋95,它们与一和第一止回阀47的密封面57同心布置的导向套96连成一体。导向套96支承第一止回阀47导向销61的自由端,第一止回阀47的关闭体60夹紧在阀活塞59和筋95之间,使得第一止回阀47借助于关闭体60支承在第二止回阀49的阀壳体77上。
回流防止器10的壳体12例如可以连接到高压清洗机的进水接头上。这时外壳14可以和高压清洗机的进水管接头连成一体。在入口22区域内外壳14例如可通过一在图中未画出的螺纹连接装置连接在饮用水供给管上。在连接上的状态下在饮用水管内存在的水压可以在入口22区域内作用。这造成,整个内壳16连同两个止回阀47和49沿流通方向向前移动,直至内壳16在沿流通方向25位于前面的轴环39区域内贴合在内壳16的相对应的内凸肩98上为止。作用在上面的水压导致,第一止回阀47克服闭合弹簧60的弹性复位力沿流通方向25向前移动到使阀壳体53的自由端区域92紧密贴合在第二止回阀49阀壳体77的密封面90上,因此中间空腔51和流动通道73之间的流通连接和通过它穿过流通口75到泄漏腔45和到泄漏孔27的流通连接被关闭。这表示在图1中。
如果高压清洗机投入使用,在出口23区域内便产生一负压,并以常见的方式既开启第一止回阀47又开启第二止回阀49。因此回流防止器10可以由水流过。
如果关掉高压清洗机,那么两个止回阀47和49由于闭合弹簧60和83的关闭力自动地占有其关闭位置。在关闭高压清洗机时在出口23区域内可能形成压力升高,这促使整个内壳16在保持止回阀47和49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逆流通方向25向后移动,直至内壳16的后轴环38碰到外壳14的相对应的内凸肩100为止。因此内壳16可以逆流通方向25进行偏移运动,由此清除在出口23区域内形成的压力升高。这表示在图2中。
与内壳16相对于外壳14的位置无关,第一止回阀47的阀壳体43可以逆流通方向25从第二止回阀49的阀壳体77的密封面90上抬起,如果入口22区域内的压力(P1)和中间空腔51区域内的压力(Pi)之间的压力差(P1-Pi)低于规定的数值,例如14kPa的话。例如如果第二止回阀49不密封,使得有时在出口23区域内的过压一直影响到中间空腔51为止,那么便可能在中间空腔51内形成这种压力。这造成第一止回阀47开启中间空腔51和泄漏口27之间的流通连接,使得中间空腔51可以通过流动通道73、流通口75、泄漏腔45和泄漏孔27排空。
内壳16连同两个止回阀47和49可移动地支承装在外壳14的容纳区29内确保,例如在关断一连接在回流防止器10上的高压清洗机时可以可靠地截住形成的压力尖峰,但同时确保,在第二个止回阀49失效时可靠地防止液体回吸或回压到饮用水供给网本身中去。
权利要求
1.一种特别是用来将高压清洗机连接到饮用水供给管上的回流防止器,具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至少一个沿流通方向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泄漏孔,并且所述壳体容纳一第一和一第二止回元件,所述止回元件沿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止回阀可移动地保持,以打开或关断在壳体的设置在两个止回阀之间的中间空腔与所述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其特征为壳体(12)包括一内壳(16)和一外壳(14),其中外壳(14)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泄漏孔(27),内壳(16)容纳所述两个止回阀(47,49)并可在外壳(14)内沿流通方向(25)往复移动地保持,其中,内壳(16)具有一通流口(75),通过该通流口,可与内壳(16)的位置无关地通过第一止回阀(47)相对于第二止回阀(49)的移动建立中间空腔(51)与泄漏孔(27)之间的流通连接。
2.按权利要求1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外壳(14)和内壳(16)在它们之间确定一密封的泄漏腔(45),所述通流口(75)通过该泄漏腔与泄漏孔(27)流通连接。
3.按权利要求2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泄漏腔(45)环形包围内壳(16)。
4.按权利要求2或3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泄漏腔(45)借助于密封圈(42,43)密封。
5.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外壳(14)具有一容纳区(29),内壳(16)借助于密封圈(42,43)可滑移地保持在其内壁(31)上。
6.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内壳(16)具有一包围两个止回阀(47,49)的套筒(48),该套筒在圆周方向上被两个相互离开一轴向距离地设置的密封圈(42,43)包围。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第一止回阀(47)包括一闭合弹簧(60)并借助于该闭合弹簧(60)支承在第二止回阀(49)上。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第一止回阀(47)具有一带一阀座(57)的阀壳体(53),阀壳体(53)可移动地保持在一安装于内壳(16)内的阀支座(65)内。
9.按权利要求8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阀支座(65)形成一用于第一止回阀(47)的阀壳体(53)的导向装置。
10.按权利要求8或9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阀支座(65)与第二止回阀(49)可拆卸地连接。
11.按权利要求8、9或10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第一止回阀(47)具有一关闭体,该关闭体在一固定在第二止回阀(49)上的导向装置(96)内导引。
12.按权利要求8至11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为阀支座(65)包括至少一个流动通道(73),中间空腔(29)通过该流动通道与内壳(16)的流通口(75)流通连接,其中流动通道(73)可被第一止回阀(47)的阀壳体(53)遮盖。
1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的回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为第一止回阀(47)的阀壳体(53)可密封地贴靠到第二止回阀(49)的一密封面(90)上,以关闭中间空腔(51)与泄漏孔(27)之间的流通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流防止器,它带一壳体,此壳体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泄漏孔并容纳依次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止回阀,其中第一止回阀可移动地保持,以开启或关闭壳体的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为了这样地改进回流防止器,使得可以用结构简单的方式避免出口区内不许可的压力升高,按照本发明建议,壳体包括一内壳和一外壳,其中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泄漏孔,内壳容纳两个止回阀并可沿流通方向往复运动地保持在外壳内,并且内壳具有一出口,通过它可与内壳的位置无关地通过第一止回阀相对于第二止回阀的移动来建立中间空腔和泄漏孔之间的流通连接。
文档编号E03C1/10GK1829846SQ200480021623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W·米勒 申请人:阿尔弗莱德凯歇尔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