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5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有雨污分流和雨污混流两种方式。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均是采用混流方 式,混流方式实际是城市缺少独立的污水排放管网,而将污水引入雨水排放管网直接 排入河道,致使城市污水无法进行有效收集、输送和集中处理,造成河道水质污染,
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分流方式需建立雨水和污水两套独立的排水管网,其污水处理效 果好,但是由于投资巨大、拆迁难、对城市正常运行影响较大等各种条件制约,短期 内无法实现,也不适合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改造。
同时,根据资料统计,我国江北地区可形成汇流的降雨期历时不足全年的百分之 十,河道水质污染主要表现在非降雨期,这是因为排水管网降雨期主要排泄雨水, 历时较短,水量充沛,污水被有效稀释,河道污染较轻;非降雨期则全部排泄城市污 水,历时较长,致使河道污染严重。因此,针对江北河道污染治理的关键,是在不影 响降雨期雨水排放的前提下,使非降雨期的污水不排入河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的问 题,能够在降雨期直接向河道排放雨水;在非降雨期将城市污水排入排污管道,输送 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河道只用于排放和蓄存天然径流和降雨期少量污水,可有效 解决河道非降雨期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 包括排污井,排污井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污井下部开设排污口,进水口与 城市雨污混流管连接,排水口与河道排水管连接,排污口与排污支管连接,排污支管与排污总管连接,排污总管上安装总控制阀。进水口与城市雨污混流管间设置沉淀池。 排污井顶部安装井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现有城市排污体系下,实现非降雨期内的雨水和 污水分离,减少河流等受到的污染;结构简洁,工程量小,可以直接对现有城市排污
管道进行连接改造,改造成本低,适合在我国北方城市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有排污井9。排污井9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 10和排水口 11,排污井9下部开设排污口8。进水口 10与城市雨污混流管1连接,城市雨污混流 管网收集到雨水和污水经进水口 10进入排污井9。排水口 11和河道排水管4连接, 排污口 8与排污支管7连接。排污支管7与排污总管6连接,排污总管6与污水处理 厂相关设备连接,将污水输入到污水处理厂。排污总管6上安装总控制阀,总控制阀 可以控制整个排污总管6的开关。在非雨季时,污水处理厂打开总控制阀,对城市污 水进行治理;在雨季时,雨量较大,水量充沛,污水被有效稀释,河道污染较轻,此 时关闭总控制阀,使城市污水和雨水流入河道。
为了去除雨污混流管网中的杂物,在进水口 10与城市雨污混流管1间设置沉淀 池2,石块、金属等杂物可以沉积到沉淀池2内,然后定期进行清理即可,可以防止 堵塞各排污管道。为了便于检修,在排污井9顶部安装井盖板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中,如图l所示,排污井9所处位置靠近河道5,该方案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根 据污水处理量,将多个排污井9设置在河道5附近,分段处理污水,既可以保证污水 处理速度,又可以减少施工工程量,降低成本。图1中的实施例为排污总管6置于河 内,并将排污井9对称设置在河道5两侧,适用于河道5穿过城市道路处并且两侧均 有城市雨污混流管1排放污水入河的情况。当河道5 —侧有城市雨污混流管1排放污水入河时,可设置单侧排污井9。沿河方向排污井9的间距,可根据两岸城市雨污混 流管l分布的情况确定,对管径小、数量多的城市雨污混流管1,排污井9可适当合 并。排污总管6埋设位置,可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分别设置在河内、挡土墙下部或 河岸。排污总管6置于河内可减少拆迁;置于挡土墙下部可减少河道衬砌工程量;置 于河岸可节约河道5施工导流投资。若受施工场地条件限制可置于河内。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非降雨期,城市雨污混流管1来水均为污水,水量较小, 污水不进入河道,而通过排污井9的排污口 8经排污支管7进入排污总管6,输送至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防止了河道水质污染;在降雨期,城市雨污混流管l来水大都 为雨水,水量较大,此时关闭排污总管6上的总控制阀,雨水通过排污井9的排水口 4进入河道,不影响城市雨水排放。
权利要求1、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井(9),排污井(9)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10)和排水口(11),排污井(9)下部开设排污口(8),进水口(10)与城市雨污混流管(1)连接,排水口(11)与河道排水管(4)连接,排污口(8)与排污支管(7)连接,排污支管(7)与排污总管(6)连接,排污总管(6)上安装总控制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口 (10) 与城市雨污混流管(1)间设置沉淀池(2)。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污井(9) 顶部安装井盖板(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混流排污装置,包括排污井,排污井上部分别开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排污井下部开设排污口,进水口与城市雨污混流管连接,排水口与河道排水管连接,排污口与排污支管连接,排污支管与排污总管连接,排污总管上安装总控制阀。进水口与城市雨污混流管间设置沉淀池。排污井顶部安装井盖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在现有城市排污体系下,实现非降雨期内的雨水和污水分离,减少河流等受到的污染;结构简洁,工程量小,可以直接对现有城市排污管道进行连接改造,改造成本低,适合在我国北方城市大范围内推广使用等。
文档编号E03F5/00GK201250447SQ20092001760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9日
发明者丁文金, 刘敏红, 张俊敬, 程学江, 陈鸿飞 申请人:陈鸿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