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05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主要适用于引水隧洞工程。
背景技术
在较长的引水隧洞工程中,为加快施工进度,长引水隧洞沿线往往布置若干施工 支洞。工程完工后有些支洞封堵,有些作为隧洞检修的永久通道予以保留,故施工支洞就要 设置永久进人通道,一般采用进人孔的方式,由于常规的进人孔较小( 一般直径1. 2m),只 能满足人员进出要求,无法满足小型车辆进出。在日常给隧洞检修时为减少检修人员的徒 步来回时间及方便检修设备的搬运,需要通过车辆来运送,因此解决施工支洞适用于车辆 进出的技术问题变的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原有进人通道结构的特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车 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力图做到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密封性好,不仅可满足人员 进出,还可满足小型车辆进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具有引水 隧洞及与引水隧洞相连通的灌浆廊道,在灌浆廊道靠近引水隧洞侧设有一段钢管进人孔, 其特征在于在钢管进人孔外侧设置立方体的闸室段,闸室段外接灌浆廊道,并在闸室段和 灌浆廊道之间设置可向闸室段转动的平面闸门。 所述平面闸门的尺寸为2. 4mX2. 0m。 所述平面闸门安装在闸室段与灌浆廊道的结合处,该闸门包括固定在所述结合处 上部的顶枢、结合处下部的底枢以及可绕所述顶枢和底枢中心线之连线转动的门叶。 所述灌浆廊道内设置钢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可以很方 便的将检修设备及检修人员通过车辆运送至隧洞内,减少检修人员的徒步来回时间。采用 在施工支洞内部安装平面闸门,可以利用水流自身的压力封紧平面闸门,使平面闸门更加 安全、可靠、稳定。在灌浆廊道内设置钢衬可以有效的防止内水外渗。另采用转动式平面闸 门具有安装简单、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等特点。

图1为本实施例的平面示 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图1的A向旋转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在给较长的引水隧洞4施工时,为加快施工进度,沿线往往 布置若干施工支洞,工程完工后有些支洞封堵,有些作为隧洞检修的永久通道予以保留,故 施工支洞就要设置永久进人通道,进人通道结构为具有与引水隧洞4相连通的灌浆廊道3, 灌浆廊道3靠近引水隧洞4段设有一段进人孔5,灌浆廊道3另一端通向山体(或坡体等) 外面。但由于一般施工支洞较长,需要给隧洞检修时,为减少检修人员的徒步来回时间及检修 设备的搬运,采用车辆运送人员及设备,为满足施工支洞适用于车辆进出的需要,本例结合原 有进人通道结构的特点,在钢管进人孔5外侧设置一个立方体的闸室段2,闸室段外侧连接灌 浆廊道3,并在闸室段和灌浆廊道之间设置可向闸室段转动的平面闸门1。平面闸门1的尺寸 为2. 4mX2. 0m,安装在闸室段2与灌浆廊道3的结合处,该闸门包括固定在所述结合处上部 的顶枢l-l、结合处下部的底枢1-2以及可绕所述顶枢和底枢中心线之连线转动的门叶1-3。 另外为防止闸室段2内的水外渗到灌浆廊3里,在灌浆廊道3内置钢衬6,钢衬与 平面闸门1埋件之间封焊,不留空隙。
权利要求一种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具有引水隧洞(4)及与引水隧洞相连通的灌浆廊道(3),在灌浆廊道靠近引水隧洞侧设有一段钢管进人孔(5),其特征在于在钢管进人孔(5)外侧设置立方体的闸室段(2),闸室段外接灌浆廊道(3),并在闸室段和灌浆廊道之间设置可向闸室段转动的平面闸门(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平面闸门(1)的尺寸为2.4mX2.0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闸门(1)安装在闸室段(2)与灌浆廊道(3)的结合处,该闸门包括固定在所述结 合处上部的顶枢(l-l)、结合处下部的底枢(1-2)以及可绕所述顶枢和底枢中心线之连线 转动的门叶(1-3)。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浆廊道(3)内设置钢衬(6)。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灌浆廊道(3)内设置钢衬(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力图做到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密封性好,不仅可满足人员进出,还可满足小型车辆进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车辆进出的施工支洞进人口结构,具有引水隧洞及与引水隧洞相连通的灌浆廊道,在灌浆廊道靠近引水隧洞侧设有一段钢管进人孔,其特征在于在钢管进人孔外侧设置立方体的闸室段,闸室段外接灌浆廊道,并在闸室段和灌浆廊道之间设置可向闸室段转动的平面闸门。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引水隧洞工程。
文档编号E02B9/00GK201526039SQ2009201994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9日
发明者冯仕能, 曹竹, 石守津, 陈丽芬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