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841阅读:2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河道建设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质条件下,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采用抗渗粘土作为其生 态河床基底结构的营造材料优势凸显。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产物,是由地壳中含长 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地质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广泛,种类繁多,藏量 丰富,是一种实用的自然资源。粘土可以大幅度降低渗漏,但不是完全停止渗漏,能保 证适当渗漏率,所以不会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双向调节,不会使河水变成死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解决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互 通,避免“死水”的形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河床基底层;粘土层,位于所述河床基底层上,所述粘土层为多层结构;保护层,位于所述粘土层上。进一步的,所述粘土层为8层结构,每层的厚度为350mm。进一步的,所述粘土层的每层回填土压实度大于90%。进一步的,所述粘土层的含水量为30% 35%。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草包覆盖层、砾石砂或种植土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解决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互通,避免“死水”的形成, 消除了防渗土工膜老化对水体的污染,解决了因采用刚性防渗材料而导致后期净化水质 的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有利于湖底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建植河道内的生 态系统,利用粘土的可塑性配合机械及人工能最大限度的达到设计要求的湖底地形变 化,粘土具有良好的物理吸附性及表面化学活性,配合铺设砾石与砂土,能吸附水体中 的无机磷化物,对水体起到真正的净化作用,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生态环保的优 点ο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 下。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河床基底层;粘土层,位于所 述河床基底层上,所述粘土层为多层结构;保护层,位于所述粘土层上。进一步的,所述粘土层为8层结构,每层的厚度为350mm,所述粘土层的每层 回填土压实度大于90%,所述粘土层的含水量为30% 35%,所述保护层草包覆盖层、 砾石砂或种植土层。河道基底的建筑垃圾、黑臭污染土等不合格土质先行作置换,应采用经检测合 格pH值^8.3,EC值(mS/cm) 0.12-0.50 土壤处理,并压实。在铺设粘土前必须排干河 道基底的积水,分层铺设时应做好排水工作,层层压实。根据设计要求的粘土厚度分层 (每层350mm)回填、夯实,用机械(挖土机)来回均勻碾压,再配合人工局部修整,蛙 式打夯机纵横向来回两边夯实,要求每层回填土压实度应大于90%,层层监测,严格按 施工规范作业,按每回填350mm厚来回均勻碾压8次为宜,确保分层夯压时每层的碾压 次数及压实度,按回填面积每200m2取一检测点,每点检测压实系数达到0.9以上。施 工过程中注意粘土的含水率,最好在30%。如过于干涸,可适当补水以保证粘土的软塑 性和粘性,粘土的渗透系数为5E-06。对已铺设完粘土的施工段应用草包覆盖,并保持 一定的湿润度,或及时回填河床构造的下道工序如砾石砂或种植土层,以免粘土层长期 暴露、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开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利用纯天然材料粘土的渗透特性作 为河道基床,配合铺设砾石砂层加强水体过滤,以及铺设种植土层种植水生植物以净化 水质,达到建设生态河道的目的;利用粘土的在可控范围内的渗透特性,不完全隔绝地 下水与地上水的交融,避免了死水的形成;利用粘土的低渗透性,通过各种粘土粘塑 性与渗透系数,以及粘土构造层厚度的调节,可对不同个案的水系,从蒸发、渗漏、降 水、补水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维系设计常水位的要求;在达到设计要求常水位的同时, 又有其生态性。水系内外的物流、种流、生境流并未截断,有利于水质保持自身的自然 净化调节机制作用,符合环保、节能、低投入、低维护、高效益的理念。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 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 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河床基底层;粘土层,位于所述河床基底层上,所述粘土层为多层结构; 保护层,位于所述粘土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层为8层结 构,每层的厚度为3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层的每层回 填土压实度大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层的含水量 为 30% 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草包覆盖 层、砾石砂或种植土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包括河床基底层;粘土层,位于所述河床基底层上,所述粘土层为多层结构;保护层,位于所述粘土层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粘土抗渗生态河床结构,解决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互通,避免死水的形成。
文档编号E02B3/02GK201794053SQ20102027553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代蓬, 施少华, 曹世伟, 朱协军, 朱卫峰, 杜皓, 陆春晖 申请人: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