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式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76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便式防洪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洪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洪墙,一般采用防洪砂袋堆垛而成,材料消耗大,人工需要量大,而且无法回收使用,成本高,且易渗漏和被冲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洪效果好的简便式防洪墙。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硬质壳体,空腔中设有填充材料,壳体上设有充注填充材料的进料口和排出填充材料的排料口,硬质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与相邻硬质壳体组合成一体的连接结构;在硬质壳体的底部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在相邻硬质壳体连接面之间,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在硬质壳体上设置排气口。所述硬质材料为塑料或金属。所述填充材料为水和/或砂。进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上部,排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底部。排料口为排料阀装置。个硬质壳体的长度为广3米,宽度为0.3 2米。硬质壳体的底面呈凹弧形。本发明结构合理,防洪效果好,成本低,运输方便,可以回收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简便式防洪墙,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硬质壳体1,空腔中设有填充材料,壳体上设有充注填充材料的进料口 2和排出填充材料的排料口 3,硬质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与相邻硬质壳体组合成一体的连接结构7 (凹凸镶嵌结构形式或搭接、钉子固定结构等结构);在硬质壳体的底部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4 (可采用吸水树脂材料、吸水棉等,使底部与地面密封式配合)。在相邻硬质壳体连接面之间,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5 (可采用吸水树脂材料、吸水棉等,使连接面密封式配合)。在硬质壳体上设置排气口 6。所述硬质材料为塑料或金属。 所述填充材料为水和/或砂。进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上部,排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底部。排料口为排料阀装置。个硬质壳体的长度为广3米,宽度为0.3 2米(或其他合适尺寸)。硬质壳体的底面呈凹弧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硬质壳体,空腔中设有填充材料, 壳体上设有充注填充材料的进料口和排出填充材料的排料口,硬质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与相邻硬质壳体组合成一体的连接结构;在硬质壳体的底部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在相邻硬质壳体连接面之间,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在硬质壳体上设置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硬质材料为塑料或金属 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材料为水和/或砂。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进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上部,排料口设置在硬质壳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排料口为排料阀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每个硬质壳体的长度为 1 3米,宽度为0. 3 2米。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简便式防洪墙,其特征是硬质壳体的底面呈凹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式防洪墙,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硬质壳体,空腔中设有填充材料,壳体上设有充注填充材料的进料口和排出填充材料的排料口,硬质壳体的左右两侧设置与相邻硬质壳体组合成一体的连接结构;在硬质壳体的底部设置吸水膨胀的材料层。本发明结构合理,防洪效果好,成本低,运输方便,可以回收使用。
文档编号E02B3/04GK102444105SQ20111033248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尹鲁兵 申请人:尹鲁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