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31780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质堤坝或墙体的防渗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渗墙,还涉及该防渗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江河湖海水库的土质堤坝,因渗漏管涌造成的洪涝灾害,历来都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名目繁多的防渗墙。如垂直铺塑,即塑料薄膜防渗墙,劈裂灌浆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等。虽然它们都发挥了有益的作用,但又都存在着施工复杂,造价闻,性能不可罪,寿命不长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渗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一种防渗墙,由多节防渗板活动连接而成,所述防渗板是防腐塑料板,防渗板由主板和设于主板两侧的连接折边和连接折耳,在主板底部设置有桩机模板挂装槽。上述防渗墙,所述防渗板活动连接是指相邻两节防渗板是楔合连接,即后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设在前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上述防渗墙,所述防渗板是聚乙烯板或者聚丙烯板或者聚氯乙烯板。上述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土质堤坝的实际情况,确定需建造设计防渗墙的位置和深度及其走向;
b.将桩机模板插入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
c.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
d.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錘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一节防渗板就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
e.将桩机模板插入第二节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第二节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并使第二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入第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
f.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机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二节防渗板就与第一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同时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
g.根据设计要求,再沉入第三节防渗板,其方法与沉入第二节防渗板的方法相同,这样三节防渗板相互连接为一体留在土体内;
h.第三节防渗板及后面的防渗板的沉入方法均与第二节防渗板的沉入方法相同,根据设计要求,在土体内埋设任意长度,任意深度,由多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的防渗墙。上述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桩机模板的垂直度,利用双轴倾角传感器测量和相应的控制技术,即将双轴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桩机模板顶部,倾角传感器与桩机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桩机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桩机模板使其保持垂直沉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防渗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采用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极耐腐材料,寿命极长,又由于各节防渗板之间采用活动连接,适应土体应力变形能力强,不致出现裂纹事故,性价比很高。适合江河湖海水库的土质堤坝,也适合土质建筑物的防渗处理。


图1是本发明防治墙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防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防渗板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施工时的桩机模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施工时桩机模板与防渗板叠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防渗墙,由多节防渗板活动连接而成,所述防渗板是防腐塑料板,如图2和图3所示,防渗板由主板I和设于主板两侧的连接折边2和连接折耳3,在主板I底部设置有桩机模板挂装槽4。本发明的防渗板活动连接是指相邻两节防渗板是楔合连接,即后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设在前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本发明的防渗板活动连接还可以是相邻两节防渗板卡接或套接等其他形式的活动连接。本发明的防渗板是聚乙烯板或者聚丙烯板或者聚氯乙烯板,或者其他材质的防腐塑料板。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土质堤坝的实际情况,确定需建造设计防渗墙的位置和深度及其走向;b.将桩机模板插入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c.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d.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机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一节防渗板就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e.将桩机模板插入第二节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第二节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f.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机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二节防渗板就与第一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同时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g.根据设计要求,再沉入第三节防渗板,其方法与沉入第二节防渗板的方法相同,这样三节防渗板相互连接为一体留在土体内;
h.第三节防渗板及后面的防渗板的沉入方法均与第二节防渗板的沉入方法相同,根据设计要求,可以沉入任意节防渗板,在土体内埋设任意长度,任意深度,由多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的防渗墙为保证桩机模板的垂直度,利用双轴倾角传感器测量和控制技术,即将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桩机模板顶端,倾角传感器与桩机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桩机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桩机模板使其保持垂直沉入。根据防渗墙建造工程设计要求及其走向,选定埋设第一节防渗板的位置,作为防渗墙的起点,如图4和图5所示,然后将防渗板和桩机模板5叠摞在一起,同时,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在桩机模板挂装槽内,再用磁铁在防渗板的主板上给防渗板一定的的压力,以期达到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保持相邻两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与连接折耳正确楔合。然后开动桩机桩錘,沿F方向反复给桩机模板以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即被沉入土体中,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停止桩錘振击,在桩机作用下,将桩机模板从土体中拔出,这时第一节防渗板被留在土体中,第一节防渗墙埋设成功。在施工过程中,须利用双轴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和控制技术保证桩机模板的垂直度。第二节防渗板埋设方法,除与第一节埋设方法完全相同外,还要特别注意使第二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正确楔入第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使第一节防渗板与第二节防渗板形成楔合式活络连接。同时在桩錘振动下,第二节防渗板被沉入土体中,与第一节防渗墙连接为一体。第三节防渗板以及后面多节防渗板的埋设方法与第二节防渗板的埋设方法相同。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埋设三节、四节或者更多节防渗板,防渗板相互连接构成任意长度连续为一体的防渗墙。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渗墙,其特征在于:由多节防渗板活动连接而成,所述防渗板是防腐塑料板,防渗板由主板(I)和设于主板两侧的连接折边(2 )和连接折耳(3 ),在主板(I)底部设置有桩机模板挂装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活动连接是指相邻两节防渗板是楔合连接,即后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设在前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板是聚乙烯板或者聚丙烯板或者聚氯乙烯板。
4.一种如权利求I所述的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土质堤坝的实际情况,确定需建造设计防渗墙的位置和深度及其走向; b.将桩机模板插入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 c.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 d.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錘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一节防渗板就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 e.将桩机模板插入第二节防渗板,使桩机模板与第二节防渗板叠摞在一起,使桩机模板的底部落入防渗板的桩机模板挂挂装槽内,防渗板与桩机模板接触面间无间隙,并使第二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入第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 f.将桩机模板安装在桩机上,然后开动桩机桩錘给桩机模板一沿防渗板方向的振动压力,桩机模板带动防渗板被沉入堤坝土体内,当沉入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桩机停止振动,拔出桩机模板,第二节防渗板就与第一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同时留在需防渗的堤坝土体内; g.根据设计要求,再沉入第三节防渗板,其方法与沉入第二节防渗板的方法相同,这样三节防渗板相互连接为一体留在土体内; h.第三节防渗板及后面的防渗板的沉入方法均与第二节防渗板的沉入方法相同,根据设计要求,在土体内埋设任意长度,任意深度,由多节防渗板连接为一体的防渗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桩机模板的垂直度,利用双轴倾角传感器测量和相应的控制技术,即将双轴倾角传感器安装在桩机模板顶部,倾角传感器与桩机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桩机控制系统调节控制桩机模板使其保持垂直沉入。
全文摘要
一种防渗墙及其制备方法,由多节防渗板活动连接而成,所述防渗板是防腐塑料板,防渗板由主板和设于主板两侧的连接折边和连接折耳,在主板底部设置有桩机模板挂装槽,所述防渗板活动连接是指相邻两节防渗板是楔合连接,即后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边插设在前一节防渗板的连接折耳内。本发明防渗墙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采用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极耐腐材料,寿命极长,又由于各节防渗板之间采用活动连接,适应土体应力变形能力强,不致出现裂纹事故,性价比很高。适合江河湖海水库的土质堤坝,也适合土质建筑物的防渗处理。
文档编号E02B3/16GK103088786SQ2011103401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刘盛源 申请人:刘盛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