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05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通过对部分土工膜进行鱼鳞状改造,而使其具有通过鱼鳞状构造自适应排气的功能。
背景技术
在修建水库、河坝、塘坝等蓄水工程时,常因基础渗漏,须在河库底全面积铺设一层新型防渗材料,一种厚度约O. 5_的土工膜作防渗层,再用厚约O. 5m原地土作盖重保护,防渗效果很好。但当河、库周边地下水高出库水位时,由于压差,在膜下产生一股对土工膜的顶托压力,当压力增大超过盖重土重量时,很薄的土工膜即被顶破,造成防渗工程失败。以往的防治方法是,增加压在土工膜上盖重土的厚度,即增加重量。在土工膜上每间隔30m左右开孔(直径约20cm),将用水泥制作的“泥饼”置于孔口再盖上,当压力大时,土工膜底压力将顶开“泥饼”进行排水排气,压力减小后,“泥饼”回落。专门的排气装置与土工膜相连,当膜下压强大于装置之上时就排出气体。以上三种方法第一个增加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第二个由于“泥饼”很可能在排水气时位移或被带走,造成人为漏水通道;最后一个很可能发生淤塞的问题,同时也带来较大的加工装配难度,因此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合理,不能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防止河库区周边地下水位高出库内水位时、水气压力破坏土工膜、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的通过膜上鱼鳞状构造灵活排气的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其特征是它包括土工膜,土工膜上间隔一定距离排布有鱼鳞状构造土工膜,所述鱼鳞状构造土工膜是由多个鱼鳞膜片在其连接点处用土工膜专用胶粘结而成,所述多个鱼鳞膜片相互重叠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防渗构造直接设计于土工膜上,渗透量很少,其上的水压和土压足以保证其密实性;排气面积大,排气效率高,不易损坏;解决了传统土工膜排气装置易发生堵塞的问题,由于材料较为柔软,可将进入的砂粒包裹,不会形成渗漏通道;构造简单,适于工厂化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麻烦,增加了施工进度;适用性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况,不受条件限制。该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设置多个鱼鳞构造,保证了土工膜底部积蓄的气体可以通过其孔隙释放到水库中,防止土工膜产生放炮现象,即增加了土工膜的寿命,又可以防止水库发生渗水现象,成本低,施工简单。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鱼鳞状构造土工膜示意图。图3鱼鳞膜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土工膜I、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组成,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是土工膜I的组成部分,土工膜I通过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排气。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是将土工膜加工成鱼鳞膜片3,然后将鱼鳞膜片3层叠布置,在鱼鳞膜片3的连接点4处用土工膜专用胶粘结,鱼鳞重叠部分5用来排气,其上覆盖O. 5m左右的原地土层6。可以在土工膜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如每隔I. 5米或是2. O米设置一个鱼鳞状构造,当土工膜下的气体积蓄到一定压力的情况下,气体会通过鱼鳞间隙向上放气,以减少对其他未改造土工膜的伤害。·[0013]使用时,在土工膜上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如每隔I. 5m或是
2.Om设置一个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图I中,当地下水位上升,土工膜I下产生气体,当膜下气压高于膜上压强时,鱼鳞重叠部分5就会被顶起而排出所累积的那部分气体,由于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本身的特点决定,产生的气体累计不会很多,所以排气过后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本身的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从而继续发挥防渗的功能。同时,可将进入其中的砂粒包裹,不会形成渗漏通道。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其特征是它包括土工膜(1),土工膜(I)上间隔一定距离排布有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 ),所述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 )是由多个鱼鳞膜片(3 )在其连接点(4)处用土工膜专用胶粘结而成,所述多个鱼鳞膜片(3)相互重叠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鱼鳞自适应排气土工膜,其特征是:它包括土工膜(1),土工膜(1)上间隔一定距离排布有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所述鱼鳞状构造土工膜(2)是由多个鱼鳞膜片(3)在其连接点(4)处用土工膜专用胶粘结而成,所述多个鱼鳞膜片(3)相互重叠布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鱼鳞状构造土工膜,避免了淤塞和形成管道渗漏情况的发生,适用范围广,便于工厂化生产,有效地防止土工膜“放炮”现象的发生。
文档编号E02B3/16GK202730713SQ20122029666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
发明者王诣达, 李青霞, 封士飞, 严中奇, 李海林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