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圆筒形防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盖,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形防污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下水管网也日趋完善,而在下水到内通常会因其黑暗、潮湿、温暖常常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昆虫及老鼠等带有大量病菌的生物,其经常会通过下水道连接管爬出管道,从而传播各种疾病。而现有的下水道盖通常是采用小孔并列设置来放置各种生物的,其不足之处在于小孔易堵塞,且不能防止更为小的生物的爬出,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形防污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筒形防污器,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端的过滤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关阀门板、开关阀门板末端设置有活页铰与开关阀门固定板铰接,开关阀门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主体上,开关阀门板活页铰部设置有自动回位锤。所述的过滤挡板俯视呈圆形,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置,在有积水时通过积水的重力将开关阀门顶开水流入下水道内,而在水流尽时开关阀门通过自动回位锤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回归原位将下水道封闭以放置小生物爬出下水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阀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过滤挡板,3-开关阀门板,4-活页铰,5-自动回位锤,6-固定螺钉,7-开关阀门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I上端的过滤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关阀门板3、开关阀门板3末端设置有活页铰4与开关阀门固定板7铰接,开关阀门固定板7通过固定螺钉6固定于主体I上,开关阀门板3活页铰4部设置有自动回位锤5。所述的过滤挡板2俯视呈圆形,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在使用时将按本实用新型生产出来的产品安装至下水道口,在有水在主体I上时通过过滤挡板2将大型的杂物过滤,水则漏下至开关阀门板3处,当水越积越多时开关阀门板3被推开将水卸下至下水道内。而当水排尽至水的重量不足以克服自动回位锤5的重量时开关阀门板3关闭继续封闭下水道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筒形防污器,包括主体(I)、设置在主体(I)上端的过滤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关阀门板(3)、开关阀门板(3)末端设置有活页铰(4)与开关阀门固定板⑵铰接,开关阀门固定板(7)通过固定螺钉(6)固定于主体⑴上,开关阀门板⑶活页铰⑷部设置有自动回位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形防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挡板(2)俯视呈圆形,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筒形防污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下水道内的生物跑出且隔绝臭气的圆筒形防污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端的过滤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中部设置有开关阀门板、开关阀门板末端设置有活页铰与开关阀门固定板铰接,开关阀门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于主体上,开关阀门板活页铰部设置有自动回位锤。所述的过滤挡板俯视呈圆形,其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内的下水道口封闭装置。
文档编号E03F7/06GK203022116SQ2012205257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邓国华 申请人:邓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