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328阅读:29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流动的浑浊河流中浑水过滤成清水的结构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的河流,一般河水都比较浑浊,尤其是黄河及其支流。这些地区气候干旱,工农业生产、城市环境需要大量的水,但这些地区缺水,更缺的是清水。目前工厂化生产清水,投入大,产出小,解决不了工农业生产,城市环境用水。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河流湖泊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渗透、过滤、沉淀方法,过滤出大量的清水的过滤结构,并且施工简单,造价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优选的,所述过滤带两侧设置隔离渗透墙。优选的,在清水沟和浑水河道之间,设置浑水冲水渠,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和沉淀区的进水口与浑水冲水渠连通。优选的,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设置引水闸。优选的,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设置冲水闸,所述沉淀区的放水口设置冲泥闸。优选的,在浑水河道上位于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的下流设置翻板坝。优选的,所述过滤带内设置反冲管。 优选的,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浑水通过引水渠大量过滤清水结构,为了提高清水过滤能力,及时清除淤泥,达到自动化水平,在过滤带上安装电动反冲管,反冲清洗滤料中的泥浆淤积。在沉淀区的两头,冲泥闸与冲水闸上安装电动闸门,便于管理自动操控。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6]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1、数个沉淀区2、清水沟3,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4,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5,所述沉淀区之间也设置过滤带。所述过滤带两侧设置隔离渗透墙5。浑水河流的浑水通过引水闸进入浑水引水渠,引水渠的浑水再通过过滤带渗透过滤,过滤带内是砂卵石或石英砂等滤料,将浑水中部分泥沙拦截在过滤带内,过滤带的长度、宽度与高度,根据水位高度与水的用量,水质要求而定。经过过滤带的过滤,相对较清的浑水进去沉淀区沉淀为清水,然后透过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的隔离渗透墙5进入清水沟。沉淀区的长度、宽度根据需要而定。根据浑水浑浊程度与水质的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一个沉淀区,也可以设置数个沉淀区,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对浑水进行渗透过滤,将浑水经过多次过滤,沉淀变为清水,最后进入清水沟内。清水沟集流清水,流向清水湖或清水池。在浑水河道上位于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的下流设置翻板坝10。如果河道水位太低,月份流量变化大,在河道上建一道翻板坝10拦蓄浑水,抬高水位,然后通过闸门引浑水进入浑水引水渠。在清水沟和浑水河道之间,设置浑水冲水渠6,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和沉淀区的进水口与浑水冲水渠连通。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设置引水闸7。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设置冲水闸8,所述沉淀区的放水口设置冲泥闸9。所述过滤带内设置反冲管11。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12。过滤浑水时,关闭冲水闸,打开引水闸,浑水通过引水闸进入到浑水引水渠进行浑水的过滤。在过滤沉淀过程中,泥浆沉积在过滤带与沉淀区中,需要定期清理过滤带、沉淀区的泥浆。定时打开过滤带内的反冲管,将沉淀在过滤带中的泥浆冲向两边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内,及时清理过滤带的泥浆。定时打开冲泥闸,让沉淀区放空,开启冲水闸,关闭引水闸,浑水冲水渠的水通过冲水闸冲入沉淀区,冲走沉淀的淤泥,从冲泥闸排到排泥浆沟13,从排泥浆沟流入河道或泥浆池。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12,从冲水闸进入到沉淀区的水经过冲泥片,改变水流的方向,冲向沉淀区的底部,将附着在沉淀区底部的淤泥冲走,彻底清除沉淀区的淤泥。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两侧设置隔离渗透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沟和浑水河道之间,设置浑水冲水渠,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和沉淀区的进水口与浑水冲水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设置引水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进水口设置冲水闸,所述沉淀区的放水口设置冲泥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浑水河道上位于浑水引水渠的进水口的下流设置翻板坝。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带内设置反冲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数个冲泥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引水渠将浑水处理为清水的过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在浑水河流一侧的浑水引水渠、数个沉淀区、清水沟,所述靠近浑水引水渠的沉淀区和浑水引水渠之间设置过滤带,所述靠近清水沟的沉淀区和清水沟之间设置隔离渗透墙,所述沉淀区之间设置过滤带。本实用新型浑水通过引水渠大量过滤清水结构,为了提高清水过滤能力,及时清除淤泥,达到自动化水平,在过滤带上安装电动反冲管,反冲清洗滤料中的泥浆淤积。在沉淀区的两头,冲泥闸与冲水闸上安装电动闸门,便于管理自动操控。
文档编号E02B5/00GK202921088SQ20122068056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郭冬青 申请人:郭冬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