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及电子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01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及电子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马桶、智能坐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有喷洗机构的电子马桶、智能坐便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对卫浴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马桶,不仅仅是解决了日常的排泄与排遗需求,更要有现代保健及清洁功能。而电子马桶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操作的智能性,带来越来越多的市场的需求。带有直肠灌洗或下体清洗的电子马桶倍受欢迎。但是,智能坐便器相对传统马桶而言,体积庞大,限制了其在家庭中的推广。目前,电子智能马桶中的水洗喷杆机构为一次伸缩形式,即喷杆沿喷杆支架前后滑动实现伸缩,如图1 所示。为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往往喷杆尺寸和喷杆支架的尺寸都较大,而喷杆机构安装在电子智能马桶的座圈位置,因此导致了电子智能马桶的座圈尺寸较大,与马桶安装后,整个电子智能马桶的座圈前移,整体不美观,而且还有“溢尿”危险,给使用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设计者将电子智能马桶的座圈内圈缩小,导致人坐上座圈后,感觉不适,压迫直肠,给个人健康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子智能马桶因座圈的尺寸偏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了伸缩机构的多级伸缩的喷杆机构,可缩减喷杆尺寸、喷杆支架尺寸,大幅缩小喷杆机构占有座圈的空间,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所述电子智能马桶座圈外形尺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包括喷杆本体、喷杆支架、传动装置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及至少一节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可相对固定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喷杆本体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可相对活动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喷杆本体。所述喷杆本体与活动支架二者相配合地设置有当喷杆本体向前伸展时,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喷杆本体向后回缩时,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其中,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弓I结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组成;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前牵弓I主动结构与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后牵弓I被动结构组成。所述活动支架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相互套接的支架构成,相邻的两段相互套接的支架之间,设置有当前一节支架向前伸展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前一节支架向后回缩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其中,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由位于前一节支架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后一节支架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组成;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由位于前一节支架上的后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后一节支架上的后牵引被动结构组成。所述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前伸展的前限位机构,及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后回缩的后限位机构,电机受外置信号启动运转,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前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接触于所述前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后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接触于所述后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进一步来说,前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上的前限位固定结构和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前限位活动结构组成,后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上的后限位固定结构和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后限位活动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的电子智能坐便器。本实用新型对喷杆的伸缩机构进行改进,在保证喷杆伸展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伸缩,达到缩小喷杆机构占用座圈空间的目的。经过此改进,减小了智能座便器座圈部位的占用空间,可以大幅提高电子智能座便器与普通马桶的匹配范围。

图1a是现有的伸缩机构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图1b是现有的伸缩机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a是二次伸缩喷杆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示意图,图4b是二次伸缩喷杆机构的喷杆本体向前伸展状态,图4c是二次伸缩喷杆机构的活动支架向前伸展状态。图5a多次伸缩喷杆机构处于折叠状态示意图,图5b是多次伸缩喷杆机构的喷杆本体向前伸展状态,图5c是多次伸缩喷杆机构的活动支架向前伸展状态,图5d是多次伸缩喷杆机构的两节活动支架均向前伸展状态。图6是部件分解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包括喷杆本体1、喷杆支架、传动装置8和伸缩控制电机4。其中,喷杆支架包括固定支架2.4及活动支架2.3。活动支架2.3活动连接于固定支架2.4,可沿固定支架的轨道滑行,从而相对固定支架向外伸展或回缩。喷杆本体I活动连接于活动支架2.3,可沿活动支架2.3的轨道滑行,从而相对活动支架向外伸展或回缩。伸缩控制电机4通过现有技术常用的伸缩钢带传动装置8作用于喷杆本体I。上述 设计中,传动装置还可采用现有技术其它机械手段实现,比如设置成螺旋传动结构等,可见于《机械设计手册》。此外,电机4为现有技术常用的一体化的单相可逆减速电动机,也可以改为步进电动机、直线电机或其它电磁牵引装置,可见于《电机工程手册》。[0023]喷杆本体I与活动支架2.3 二者相配合地设置有当喷杆本体I向前伸展时,牵动活动支架2.3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喷杆本体I向后回缩时,牵动活动支架2.3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前牵引结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I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10.1与活动支架2.3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10.5组成;后牵引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I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10.2与活动支架2.3上的后牵引被动结构10.6组成。当喷杆本体I沿活动支架2.3轨道向前滑行伸展,至喷杆本体I的前牵引主动结构10.1触及活动支架2.3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10.5时,即牵动活动支架与喷杆本体共同向前移动;当喷杆本体沿活动支架轨道向后回缩,至喷杆本体I的后牵引主动结构10.2触及活动支架2.3上的后牵引被动结构10.6时,即牵动活动支架共同向后移动。所述固定支架2.4与活动支架2.3之间设置有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前伸展的前限位机构,及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后回缩的后限位机构。电机受外置信号启动运转,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I前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2.3接触于所述前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后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2.4与固定支架2.3接触于所述后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前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2.4上的前限位固定结构10.3和位于活动支架2.3上的前限位活动结构10.7组成,后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2.4上的后限位固定结构10.9和位于喷杆本体I上的后限位活动结构10.8组成。当活动支架2.3上的前限位活动结构
10.7到达固定支架2.4上的前限位固定结构10.3时,或者当喷杆本体I上的后限位活动结构10.8到达固定支架2.4上的后限位固定结构10.9时,电机停止运动。具体运动过程说明如下:如图4a所示,喷杆机构处于折叠状态,伸缩控制电机4接收到外部信号启动,正向顺时针旋转,带动传动装置8向前运动,传动装置8驱动喷杆本体I向前运动。喷杆本体I沿着活动支架2.3导轨的方向向前运动,此时活动支架2.3是静止不动的,如图4b所示。当喷杆本体I到达前牵引机构二者触及位置时,带动活动支架2.3沿固定支架2.4的轨道向前运动,如图4c所示。当活动支`架2.3运动到前限位机构二者触及位置时,固定支架2.4将限制活动支架2.3继续向前移动,此时,电机停止运动,完成向前推进的工作。喷杆开始喷水工作,操作结束后,在外部信号命令下,伸缩控制电机4反向逆时针旋转,带动传动装置8向后回缩,而传动装置8带动喷杆本体I向后移动,此时活动支架2.3处于静止状态。当喷杆本体移动至后牵引机构二者触及位置时,喷杆本体I带动活动支架
2.3沿固定支架2.4的导轨向后移动。当活动支架2.3运动到后限位机构二者触及时,喷杆处于完全回缩状态,固定支架2.4将限制伸活动架2继续向后移动,此时,电机停止运动,完成向前推进的工作。在上述设计中,牵引机构和限位机构中的各结构均为各相对运动部件本体适当位置上的凸起形状,依靠该凸起形状对相对运动方发生机械阻挡和牵引作用,且运动到限位位置时电机运动的停止是机械堵转所致。当然,也可以对上述设计为修改为:在相应位置设位置传感器和电磁铁,当运动部件到达规定位置时使电磁铁动作以电磁吸力牵引相对方运动或者使控制电机断电以限位;但以前者结构更为简单。除了采用上述二次伸缩喷杆机构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如图5各图所示的分段伸展、分段折叠收缩的多次伸缩喷杆机构的形式。即活动支架不仅可由一节支架构成,也可以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相互套接的支架构成,相邻的两段相互套接的支架之间设置有当前一节支架向前伸展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前一节支架向后回缩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从而实现两节以上的活动支架的逐节伸延及逐节回缩。其中,前一节活动支架对后一节活动支架的作用原理相当于二次伸缩喷杆机构中的喷杆本体对活动支架的作用原理,最后一节活动支架对固定支架的作用原理相当于二次伸缩喷杆机构中的活动支架对固定支架的作用原理,不再赘述。把上述喷杆机构应用至电子智能坐便器,将其安装在电子智能马桶的座圈位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及附图所示的内容,其它一切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相 同实质性内容的产品结构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包括喷杆本体、喷杆支架、传动装置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及至少一节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可相对固定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喷杆本体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可相对活动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喷杆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本体与活动支架二者相配合地设置有当喷杆本体向前伸展时,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喷杆本体向后回缩时,牵动活动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引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前牵引结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组成;后牵引机构由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后牵引被动结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由两节或两节以上相互套接的支架构成,相邻的两段相互套接的支架之间,设置有当前一节支架向前伸展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前牵引机构,及当前一节支架向后回缩时,牵动后一节支架同向移动的后牵弓I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前牵引机构由位于前一节支架上的前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后一节支架上的前牵引被动结构组成;后牵引机构由位于前一节支架上的后牵引主动结构与位于后一节支架上的后牵引被动结构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之间设置有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前伸展的前限位机构,及防止活动支架过度向后回缩的后限位机构,电机受外置信号启动运转,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前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接触于所述前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在电机驱动喷杆本体后移过程中,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接触于所述后限位机构时,电机停止运动。
7.根据权 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前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上的前限位固定结构和位于活动支架上的前限位活动结构组成,后限位机构由位于固定支架上的后限位固定结构和位于喷杆本体上的后限位活动结构组成。
8.采用如权 利要求1 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的电子智能坐便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伸缩机构的喷杆机构,包括喷杆本体、喷杆支架、传动装置和电机,所述喷杆支架包括固定支架及至少一节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固定支架,可相对固定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喷杆本体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可相对活动支架伸展或回缩,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喷杆本体。本实用新型对喷杆的伸缩机构进行改进,在保证喷杆伸展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伸缩,达到缩小喷杆机构占用座圈空间的目的。经过此改进,减小了智能座便器座圈部位的占用空间,可以大幅提高电子智能座便器与普通马桶的匹配范围。
文档编号E03D9/08GK203129301SQ20132000766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陈永淮, 周光亮, 陈元璋 申请人:江门市地尔汉宇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