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逃生的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174阅读:707来源:国知局
有利于逃生的砌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包括铺设在坝体朝向水一侧的外表面形成迎水面的块体,所述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着力点。有益效果是:由于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沉孔,沉孔的开口端可以提供一个反向坡度的着力点,使得人或动物脚踩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逃生能力,快速远离危险。由于沉孔设有底部齐平的导流槽,使得沉孔中不会存在积水,即使冬天也不会结冰,使其一年四季都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专利说明】有利于逃生的砌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的建设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库以及引水河道两侧坝体迎水面建设,有突发情况发生时有利于逃生的砌块。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越来越深,为了改善生存环境,适应自然界雨水不均匀的状况,先人们开始建造水库以及引水河道,以便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及雨水顺势导引,直到现代利用水库进行水力发电造福人类,利用引水河道进行航运等。水库以及引水河道的建设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如原来作为水源的动物因为坝体迎水面为较陡的平面无法下坡饮水,给动物的生存给来一定的困难。如山洪突然爆发、潮水突然涌来,正在水边的人因为陡峭的坝体迎水面缺少可靠的着力点影响了逃生速度而丧生。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突发情况下可以提供人或动物快速紧急逃生,又可以使水库或引水河道继续作为动物水源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
[0004]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包括铺设在坝体朝向水一侧的外表面形成迎水面的块体,所述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着力点。由于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着力点,使得人或动物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逃生能力,快速远离危险。
[0005]着力点可以是凸起,也可以是台阶,作为优选,所述着力点为沉孔。沉孔布置在倾斜的近水面上,沉孔的开口端可以提供一个反向坡度的着力点,使得人或动物脚踩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逃生能力,快速远离危险。
[0006]作为优选,所述沉孔位于块体的中心。这样沉孔可以获得块体最大的机械性能支持,同时块体也可以获得美观的外观形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沉孔通过导流槽与块体的侧面连通。
[0008]作为优选,所述沉孔的底面与导流槽的底面齐平。
[0009]这样可以排空沉孔中的积水,即使冬天也不会结冰,使其一年四季都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块体的远水面至少设有一对凹坑,凹坑与块体的一侧面连通。凹坑的设置可以增加块体远水面与其依托的泥沙之间的附着力;该凹坑与块体的一侧面连通,使得作业人员在搬动、铺设自身重量较重的块体时手可以获得一个方便着力的空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凹坑的横截面为内小外大的梯形。这样可以方便泥沙滑入凹坑,使块体可以获得泥沙可靠的附着力。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沉孔,沉孔的开口端可以提供一个反向坡度的着力点,使得人或动物脚踩时可以获得足够大的摩擦力,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逃生能力,快速远离危险。由于沉孔设有底部齐平的导流槽,使得沉孔中不会存在积水,即使冬天也不会结冰,使其一年四季都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块体的远水面至少设有一对内小外大、侧边开口的凹坑,使得块体可以容易获得坝体泥沙可靠的附着力,同时方便作业人员搬运、铺设块体时获得可靠地着力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仰视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0016]图4是图2中的B向示意图。
[0017]图中:1、块体;2、沉孔;3、导流槽;4、付泄压通孔;5、主泄压通孔;6、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优选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9]实施例:一种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如图所不,包括铺设在坝体朝向水一侧的外表面形成迎水面的块体1,所述块体I为正六角形体,块体I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可以方便容纳人或动物脚踩的沉孔2,以利于动物饮水或者人类紧急逃生。块体I的近水面上设置有穿过沉孔2的贯通导流槽3,导流槽3的最低点与沉孔2的底面齐平,以利于沉孔2可以排空积水,即使冬季也不会结冰而造成沉孔2失去应有的功能。所述块体I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与背对着水一侧的远水面之间设置有一个直径较大的主泄压通孔5和六个直径较小的付泄压通孔4,主泄压通孔5位于沉孔2的中心,六个付泄压通孔4呈正六角形的形式布置在以主泄压通孔5为中心的周侧,主泄压通孔5、付泄压通孔4靠近近水面的一端直径分别大于另一端的直径,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迎水面利用混泥土浇注形状规则的砌块进行紧密铺设,导致碰到特殊情况,比如汛期水库或引水河道需要腾出容量以便迎接更大洪峰时,水库或引水河道需要在短时间内紧急降低水位,此时砌块铺设的迎水面背水一侧的水位仍旧维持在原来水位上,迎水面内外两侧的水位差使得砌块承受着向外的压力,当水位差大到一定程度,迎水面下侧的砌块自身的附着力不足以克服内外侧水位差产生的压力时就会被推出导致整个迎水面崩塌的问题;又由于主泄压通孔
5、付泄压通孔4靠近近水面的一端直径分别大于另一端的直径,符合绿色植物株体上大下小的特性,这样有利于在该泄压通孔中生长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根系生长使得该泄压通孔具有过滤作用,在水进出泄压通孔时,可以阻止泥沙的流失,绿色植物的生长可以美化环境,使环境充满生机,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符合现代人的环境生态观。所述块体I的远水面设置有三对凹坑6,六个凹坑6分别布置在靠近块体I六个侧面的位置处,六个凹坑6与就近的侧面连通,凹坑6的横截面为内小外大的梯形。
[002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00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包括铺设在坝体朝向水一侧的外表面形成迎水面的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在朝向水一侧的近水面上设有可供人或动物的脚部踩踏的着力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着力点为沉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位于块体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通过导流槽与块体的侧面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的底面与导流槽的底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的远水面至少设有一对凹坑,凹坑与块体的一侧面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利于逃生的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横截面为内小外大的梯形。
【文档编号】E02B3/14GK203960809SQ201420386539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蒋冈正, 蒋云铅 申请人:蒋冈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