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冰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81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机动冰钻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冰钻设备,包括动力源、传动组件、固定架、进尺组件、钻杆组件和钻头绞龙,该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钻杆组件转动,该钻杆组件包括外钻杆和内钻杆,该外钻杆的下端设有一销轴孔,内钻杆上预设有数个穿销孔,该内钻杆内套于外钻杆内部,该外钻杆和内钻杆通过一螺栓销连接,螺栓销穿过该销轴孔和任意一穿销孔,内钻杆一端设有一固定孔,钻杆组件还包括一钻头绞龙杆,该内钻杆靠近固定孔的一端插入钻头绞龙杆中,该内钻杆与钻头绞龙杆通过另一螺栓销连接,该另一螺栓销穿过该固定孔与钻头绞龙杆孔;由于内钻杆套设在外钻杆中,且通过钻杆上的三个穿销孔的不同位置,可以设置内钻杆套设在外钻杆的深度,因此调节钻孔的深度。
【专利说明】机动冰钻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冰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更换钻头、调节钻头方向和钻孔深度且外取动力范围广结构简单的机动冰钻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天,江、河、湖、水库、渠道等水面上将会结一层厚厚的冰层,通常需要把水面凿开以获取水样,多采用钻冰设备,目前,钻冰设备有手提式冰钻机和拖拉机带冰钻机,但是这两者的最大钻孔直径及最大钻孔深度偏小,且无法更换钻头及调节钻孔深度,因此对于冰层较厚的水面,需要携带较大的冰钻设备,必然造成了设备的庞大及资金不必要的消耗,这对于冬季需要采集水样进行水环境检测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机动冰钻设备,目的在于可以根据冰钻现场更换钻头、调节钻头方向和钻孔深度且外取动力范围广结构简单。
[0004]为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冰钻设备,包括动力源、传动组件、固定架、进尺组件、钻杆组件和钻头绞龙,该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钻杆组件转动,该钻杆组件包括外钻杆和内钻杆,该外钻杆的下端设有一销轴孔,内钻杆上预设有数个穿销孔,该内钻杆内套于外钻杆内部,该外钻杆和内钻杆通过一螺栓销连接,该螺栓销穿过该销轴孔和任意一穿销孔,该内钻杆一端设有一固定孔,该钻杆组件还包括一钻头绞龙杆,该内钻杆靠近固定孔的一端插入钻头绞龙杆中,该内钻杆与钻头绞龙杆通过另一螺栓销连接,该另一螺栓销穿过该固定孔与钻头绞龙杆孔。
[0005]其中,所述的动力源连接一动力输入轴,该动力输出轴与传动组件中的联轴器的一端相连,该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一动力输出轴;传动组件还包括下皮带轮和上皮带轮,该下皮带轮设置在该动力输出轴上,该下皮带轮与上皮带轮之间连有皮带,该上皮带轮连接在主动轴的一端,该主动轴上设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一从动齿轮相嗤合,该从动齿轮设置在从动轴的一端,该从动轴的另一端设有一主伞齿轮,该主伞齿轮与一丛伞齿轮啮合,该从伞齿轮与该外钻杆连接。
[0006]其中,所述固定架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动力车上,该固定板上预设有一拱形洞,该动力输入轴穿过拱形洞,该固定架靠近钻杆组件一端具有一方向板,该方向板设有两个弧形轨道,该方向板连接一保护罩,该保护罩与该方向板连接的一侧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下端各设有两个螺栓孔,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将连接板固定在该方向板弧形轨道的任意位置,且该保护罩上下端各预设有圆形孔,使得外钻杆能够穿设于该保护罩的上下端,该保护罩在两个圆形孔处各设有一密封盘。
[0007]其中,所述进尺组件包括一摇把子,该摇把子套设在一摇把子轴上,该摇把子轴上设有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该大齿轮设置在一传动轴上,且该传动轴上设置有一传动齿轮,该进尺组件还包括一齿条,该传动齿轮与该齿条啮合,该齿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外钻杆的上下端。
[0008]其中,该外钻杆的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外螺纹,该两处外螺纹上分别设有固定锁紧装置,且该外钻杆的下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位于下端外螺纹的上部,该凸缘与外螺纹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该第二阶梯的直径小于第一阶梯;该外钻杆在轴向上设有一凹槽。
[0009]其中,该第一阶梯的外部设有第一套筒,该第一套筒与外钻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该第一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固定板,该第一齿条固定板与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外钻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套筒,该第二套筒与外钻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该第二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固定板,该第二齿条固定板与齿条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固定板与第二齿条固定板的位置一致。
[0010]其中,该第二阶梯外部设有第三套筒,该第三套筒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孔,该对称的孔与外钻杆上的销轴孔对应;其中,该钻头绞龙杆的外部固设有螺旋状钻头绞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钻杆套设在外钻杆中,内钻杆上预设有穿销孔,通过调节内钻杆穿销孔与外钻杆固定孔的套设长度,便可调节钻孔的深度,钻孔深度范围为O?3.0m,同时钻头可以卸下单独存放,到钻孔现场再按上钻头,使得运输操作方便,而且可以根据现场钻孔的需要安装不同直径的钻头,且方向板上设有两个弧形轨道,从而能够调节钻头的方向,使冰钻机使用更加灵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保护罩内放大图;
[0014]图3是外钻杆结构剖面图;
[0015]图4是外钻杆A-A的剖面图;
[0016]图5是内钻杆结构图;
[0017]图6是绞龙钻杆结构图;
[0018]图7是进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固定架的主视图;
[0020]图9是固定架的右视图;
[0021]图10是固定架的左视图;
[0022]图11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2是内钻杆与钻头绞龙装配图;
[0024]图13是机车冰钻设备的一动作示意图;
[0025]图14是机车冰钻设备的一动作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输入轴;2_联轴器;21_动力输出轴;211-下皮带轮;22-皮带;23_上皮带轮;24_主动轴;25_主动齿轮;26_从动齿轮;27_从动轴;28_主伞齿轮;29_从伞齿轮;3_固定架;31_固定板;32_拱形洞;33_方向板;34_弧形轨道;35_连接板;36_保护罩;37_密封盘;4_摇把子轴;41_小齿轮;42_大齿轮;43_传动轴;44_传动齿轮;45-齿条;5-外钻杆;50-销轴孔;501-凸缘;502-凹槽;503_第一阶梯;504_第二阶梯;51_内钻杆;511-穿销孔;512-固定孔;52_钻头绞龙杆;6_钻头绞龙;7_第一套筒;71-第一齿条固定板;8_第二套筒;81_第二齿条固定板;9_第三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8]如图1和图3至图6所示,该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钻杆组件转动,从而带动钻头绞龙旋转,钻杆组件包括外钻杆5和内钻杆51,该外钻杆5的下端设有一销轴孔50,内钻杆51上预设有数个穿销孔511,该内钻杆51内套于外钻杆5内部,该外钻杆5和内钻杆51通过一螺栓销连接,该螺栓销穿过该销轴孔50和任意一穿销孔511,从而可以改变整体钻杆的长度,即可钻孔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的最深钻孔为3m,该内钻杆51 —端设有一固定孔512,该钻杆组件还包括一钻头绞龙杆52,该内钻杆51靠近固定孔512的一端插入钻头绞龙杆52中,该内钻杆51与钻头绞龙杆52通过另一螺栓销连接,该另一螺栓销穿过该固定孔512与钻头绞龙杆孔52。
[0029]所述的动力源连接一动力输入轴1,该动力输出轴I与传动组件中的联轴器2的一端固定相连,该联轴器2的另一端连接一动力输出轴21,从而动力源的动力输送到动力输入轴I,经过联轴器2,带动动力输出轴21转动。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组件还包括下皮带轮211和上皮带轮22,该两皮带轮为双槽皮带轮,下皮带轮211通过键连接设置在该动力输出轴2上,带动下皮带轮211转动,该下皮带轮211与上皮带轮22之间连有皮带,该上皮带轮22连接在主动轴24的一端,带动上皮带轮22转动,该主动轴24上键连接有一主动齿轮25,该主动齿轮25与一从动齿轮26相互啮合,该从动齿轮26键连接在从动轴27的一端,该从动轴27以方向板33和连接板35为支撑板,从动轴27的另一端设有一主伞齿轮28,该主伞齿轮28与一丛伞齿轮29垂直啮合,该从伞齿轮29与该外钻杆5连接;
[0031]如图1和图8至图11所示,固定架3有一固定板31,该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动力车上,该固定31板上预设有一拱形洞32,该动力输入轴I穿过拱形洞32,该固定架3靠近钻杆组件一端具有一方向板33,该方向板33设有两个弧形轨道34,该方向板33连接一保护罩36,该保护罩36与该方向板33连接的一侧具有一连接板35,该连接板35上下端各设有两个螺栓孔,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将连接板35固定在该方向板33弧形轨道34的任意位置,且该保护罩36上下端各预设有圆形孔,使得外钻杆5能够穿设于该保护罩36的上下端,该保护罩36在两个圆形孔处各螺设有一密封盘37,其中该密封盘37与外钻杆5和从伞齿轮29之间分别设有一保护垫。
[0032]如图1和图7所示,进尺组件包括一摇把子,该摇把子套设在一摇把子轴4上,该摇把子轴4上设有一小齿轮41,该小齿轮41与大齿轮42嗤合,该大齿轮42设置在一传动轴43上,且该传动轴43上设置有一传动齿轮44,该进尺组件还包括一齿条45,该传动齿轮44与该齿条45啮合,该齿条45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外钻杆5的上下端。摇动摇把子带动摇把子轴4,使小齿轮41带动大齿轮42转动,由于大齿轮42与传动齿轮44同轴,却传动齿轮44与齿条45啮合,因此可调节钻杆的上下移动。
[0033]如图1、图3、图4、图9所示,外钻杆5的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外螺纹,该两处外螺纹上分别设有固定锁紧装置,且该外钻杆5的下端设有一凸缘501,该凸缘501位于下端外螺纹的上部,该凸缘501与外螺纹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阶梯503、第二阶梯504,该第二阶梯504的直径小于第一阶梯503 ;该外钻杆5在轴向上设有一凹槽502,该凹槽502与从伞齿轮29键连接,从而使从伞齿轮29带动外钻杆5转动。
[0034]该第一阶梯503的外部设有第一套筒7,该第一套筒7与外钻杆5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该第一套筒7的一侧固设有第一齿条固定板71,该第一齿条固定板71与齿条45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外钻杆5的上端设有第二套筒8,该第二套筒8与外钻杆5之间设有滚动轴承,从而是外钻杆5可相对第一套筒7和第二套筒8旋转运动,该第二套筒8的一侧固设有第二齿条固定板81,该第二齿条固定板81与齿条4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固定板71与第二齿条固定板81的位置一致,从而使齿条45的齿可以朝外,并竖直放置。
[0035]该第二阶梯504外部设有第三套筒9,该第三套筒9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孔,该对称的孔与外钻杆5上的销轴孔50对应;其中,该钻头绞龙杆52的外部固设有螺旋状钻头绞龙6。
[0036]如图13所示,为钻杆垂直放置时的状态,如图14所示,为钻杆可沿着弧形轨道34调节一定的角度,因此在不同的工作地点时,可灵活调整钻头的方向,满足现场多变的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冰钻设备,包括动力源、传动组件、固定架、进尺组件、钻杆组件和钻头绞龙,其特征在于,该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钻杆组件转动,该钻杆组件包括外钻杆和内钻杆,该外钻杆的一端设有一销轴孔,内钻杆上预设有数个穿销孔,该内钻杆内套于外钻杆内部,该外钻杆和内钻杆通过一螺栓销连接,该螺栓销穿过该销轴孔和任意一穿销孔,该内钻杆一端设有一固定孔,该钻杆组件还包括一钻头绞龙杆,该内钻杆靠近固定孔的一端插入钻头绞龙杆中,该内钻杆与钻头绞龙杆通过另一螺栓销连接,该另一螺栓销穿过该固定孔与钻头绞龙杆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包括一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该动力输入轴与动力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一联轴器,该传动组件还包括下皮带轮和上皮带轮,该下皮带轮设置在该动力输出轴上,该下皮带轮与上皮带轮之间连有皮带,该上皮带轮连接在主动轴的一端,该主动轴上还设有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一从动齿轮相啮合,该从动齿轮设置在从动轴的一端,该从动轴的另一端还设有一主伞齿轮,该主伞齿轮与一从伞齿轮啮合,该从伞齿轮与该钻杆组件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传动组件设置于固定架内,所述固定架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动力车上,该固定板上预设有一拱形洞,该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轴穿过拱形洞,该固定架靠近钻杆组件一侧具有一方向板,该方向板设有两个弧形轨道,该方向板与一连接板的一面连接,该连接板上下端各设有两个螺栓孔,螺栓穿过该螺栓孔将连接板固定在该方向板弧形轨道的任意位置,该连接板的另一面上固设一保护罩,该保护罩上下面各预设有一圆形孔,使得外钻杆能够穿设于该保护罩的上下端,且在该保护罩的两个圆形孔与钻杆组件之间固设有一密封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进尺组件位于钻杆组件的另一侧,所述进尺组件包括一摇把子,该摇把子套设在一摇把子轴上,该摇把子轴上设有一小齿轮,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该大齿轮设置在一传动轴上,且该传动轴上还具有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一齿条啮合,该齿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外钻杆的上下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外钻杆的上下两端处分别设有外螺纹,该两处外螺纹上分别设有固定锁紧装置,且该外钻杆的下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位于下端外螺纹的上部,该凸缘与外螺纹之间依次设有第一阶梯、第二阶梯,该第二阶梯的直径小于第一阶梯;该外钻杆在轴向上设有一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阶梯的外部设有第一套筒,该第一套筒与外钻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该第一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一齿条固定板,该第一齿条固定板与齿条的下端固定连接,该外钻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套筒,该第二套筒与外钻杆之间设有滚动轴承,该第二套筒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固定板,该第二齿条固定板与齿条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齿条固定板与第二齿条固定板的位置一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阶梯外部设有第三套筒,该第三套筒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孔,该对称的孔与外钻杆上的销轴孔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冰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钻头绞龙杆的外部固设有螺旋状钻头绞龙。
【文档编号】E02B15/02GK204252093SQ20142065318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发明者】董淑华, 陈晓宇, 王士明 申请人:陈跃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