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压灌复合桩的成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69590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沉管压灌复合桩的成桩方法,属于桩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灌注与预制结合而成的复合桩,与单一的灌注桩或预制桩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灌注桩相比,没有缩颈、夹泥、断桩等质量问题;与预制桩相比,桩身无损伤,质量好。因此,复合桩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但也存在着桩端承载力较低等问题。

如申请号为200510009711.6的“钻孔预制复合桩”专利提供的成桩方法,是用长螺旋钻孔、泵送水泥浆同时提钻、插入预制带肋混凝土桩成桩,除了桩端承载力较低外,这种桩的水泥浆浪费较大。

申请号为201110172486.3的“沉管灌注桩全过程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申请号为201110394473.0的“沉管压灌桩全过程施工用组合桩管及其使用方法”和申请号为201210531962.0的“沉管压灌桩的做桩方法和专用装置及应用”等专利提供的沉管压灌桩的成桩方法,是用内击或静压桩管成孔、压灌混凝土后插入钢筋笼成桩,桩端承载力较高,一般要用高强混凝土,操作难度较大、易堵管、工效较低、浪费较大,还由于拔管力较大,对桩机的拔管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沉管压灌复合桩的成桩方法,基本思路是借鉴沉管压灌桩的成桩方法,改泵送混凝土为泵送流态胶结料,然后插入预制桩。

其优选施工步骤如下:

1. 将内击或静压沉管压灌桩使用的桩管,对位压在桩点位置的垫板或桩尖上;

2. 内击或静压桩管到位后,通过桩管上的灌注管向桩孔压力泵送流态胶结料,同时用泵送压力上顶桩管,必要时用桩机配合拔管;

3. 顶管及拔管到位后,将预制桩插入桩孔流态胶结料中,同时,可用置于桩孔与预制桩间的胶管回收多余的流态胶结料,成桩。

桩管可不设排气。

流态胶结料可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沉管压灌复合桩的成桩方法,用内击或静压方式下沉桩管,具有沉管压灌桩的桩端承载力较高、穿透能力较强等优点;压力泵送流态胶结料,挤压桩周土或向桩周土渗透,可提供较高的桩侧承载力,解决压灌高强混凝土操作难度较大、易堵管、工效较低等问题;回收流态胶结料,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利用泵送流态胶结料的压力上顶桩管,可降低拔管力,降低对桩机的拔管要求——实施例中,泵送水泥浆后的拔管力约150吨,如果是现有沉管压灌桩,泵送混凝土时的拔管力超过300吨,高出一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桩,如果用钻孔预制复合桩,一方面其桩端承载力低得多,另一方面,由于桩孔顺钻杆的螺旋叶片方向向上是开口的,所以,泵送水泥浆的压力也不高,水泥浆对桩周土的挤压、渗透效果也差很多,要达到相同承载力,桩长就要长,超过20m,较本发明提供的沉管压灌复合桩多用66%,水泥浆多用、浪费超过40%,特别是要用长螺旋钻在中风化泥岩中成孔深度近9m,设备能力要求很高、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工期很长。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沉管压灌复合桩的成桩方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场地土自上而下的土层情况:约1m厚的杂填土,约2m厚软塑-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约5m厚稍密、中密至密实状态的细砂、中砂,约1m厚的全风化泥岩,约2m厚的强风化泥岩,以下为中风化泥岩。

内击方式沉管,桩管的主管为直径580mm的无缝钢管,灌注管、护管为直径70mm的无缝钢管,内锤重10吨;流态胶结料用C20水泥浆,预制桩为直径500mm 的SC桩,桩长12m,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设计要求桩的极限承载力不低于1100吨。

施工步骤及情况如下:

1. 桩管对位压在桩点位置的垫板上;

2. 内击沉管,落距0.5-2.5m,最后10击贯入度不超过20mm时停锤,沉管深度约12m;

3. 以桩管底端最大压力5MPa泵送水泥浆,顶管及拔管至地面后,插入SC桩;同时用一根直径50mm的胶管,泵吸回收多余的水泥浆,结束。

桩机最大拔管力约200吨。

经检测,桩的极限承载力为1200吨,满足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