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井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847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蜂窝井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窝井组。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开始注重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显得尤为重要,雨水收集处理后可用于绿化,道路清洁、景观环境用水、补充河道景观水等。目前,常用的用于收集雨水的用砖块构成的砖砌井一般为圆形、椭圆形或者方形,其构成砖砌井的砖块一般采用圆形、椭圆形、方形的实心砖或者空心砖,相邻的上下两层砖块之间通过水泥砂浆等粘结材料进行粘结固定。

但是采用上述砖块构成的砖砌井存在着如下缺陷:大面积采用这种圆形椭圆形等砖块,相邻的砖块与砖块之间是圆形接触属于点接触,结构上不牢固的同时容易大面积坍塌,而且浪费了有限的储水空间;相邻的两层砖块之间采用采用砂浆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进行粘接,浪费了资源,施工程序复杂,而且施工带有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在如东北等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冬季没有办法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蜂窝井组,其井体内相邻两层砖体之间需要采用混凝土进行连接,浪费资源,施工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会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另外,采用混凝土来连接相邻的砖体,施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井组,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括六块第一砖体,每一块所述第一砖体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一砖体内开设有空腔,六块所述第一砖体顺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砖,并且每块所述第一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卡合部,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第一砖体之间通过所述卡合部和固定部相互插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体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的底面相接;多组所述井体相互拼接构成蜂巢状井组。

其中,任一层所述井砖内的任意一块第一砖体和与其接触的下层井砖内的两块第一砖体相接,且下层两块所述第一砖体中的一块第一砖体的底面和一个侧面分别于与上层第一砖体的一个侧面和底面相平齐。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井组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由多块第二砖体堆砌构成,所述支撑体的高度与所述井体的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空腔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空腔贯穿所述第一砖体;所述第一砖体的一端设置有卡合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

其中,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的支撑筋,两个所述支撑筋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砖体两个侧边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砖体的内壁形成凹陷区,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外形成与所述凹陷区相配合的凸台。

其中,所述卡合部为所述凹陷区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凸台,或者所述卡合部为所述凸台且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凹陷区。

其中,所述凹陷区的深度为15mm,所述凸台的高度为10mm。

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凹陷区的底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砖体的端面平齐。

其中,所述加强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砖体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砖体顶面还设置有定位筋。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井组,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砖砌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井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心砖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心砖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井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砖体的示意图。

1、砖砌井,11、井体,111、第一砖体,1111、加强筋,1112、支撑筋,1113、定位筋,1114、凹陷区,1115、凸台,12、支撑体,121、第二砖体,1211、半圆形凹槽,13、井盖,131、井座,132、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井组1主要用于道路、绿地、建筑的排水系统,实现排水、渗水和滤水功能,其包括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括六块第一砖体111,每一块所述第一砖体111的截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且所述第一砖体111内开设有空腔,六块所述第一砖体111顺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砖,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111的底面相接;多组所述井体11相互拼接构成蜂巢状井组。本发明提供的砖砌井1包括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1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1的形状依次摆放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11,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井组1,包括多组井体11,每组所述井体11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每一层井砖均包括六块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的第一砖体111,六块所述第一砖体111顺次拼接构成正六边形井砖,并且每块所述第一砖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卡合部,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使得上下相邻两块第一砖体之间通过所述卡合部和固定部相互插接;位于同一层井砖内,任意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侧面与下一第一砖体111的底面相接;多组所述井体11相互拼接构成蜂巢状井组,具体地,位于同一层内的六个砖体相互搭接,其具体的转配情况如下,首先第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与第二个砖体的底面贴合,同时第一个第一砖体111的顶面与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平齐,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另一个侧面与第三个第一砖体111的底面贴合,并且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顶面与第三个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平齐,以此类推直至六个第一砖体111围成正六边形砖井;上述所述顶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砖体111短边侧的外壁面,所述底面为第一砖体111长边侧的外壁面。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井体11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井体11两两相接,构成蜂巢状所述井组,当然,所述井体11也可以设为四组、五组,并相互拼接呈蜂巢状井组,同样也可以实现本申请中利用井组来进行蓄水、排水、滤水和渗水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砖体111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等腰梯形状空腔,所述第一砖体111的一端设置有卡合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配合的固定部;其中,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两个平行四边形的支撑筋1112,两个所述支撑筋1112分别设置在所述砖体两个侧边的内壁上;所述支撑筋1112的一端与所述砖体的内壁形成凹陷区1114,另一端伸出所述空腔外形成与所述凹陷区1114相配合的凸台1115;所述卡合部为凹陷区1114或凸台1115,所述固定部为所述凸台1115或凹陷区1114;与传统的空心砖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砖体这样在上下相邻两层的砖体之间不需要使用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将凸台1115插入所述凹陷区1114即可,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具体地,所述凸台1115位于所述第一砖体111的下端,所述凹陷区1114位于所述第一砖体111的上端,这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上层砖体的凸台1115插入下层砖体的凹陷区1114内进行卡接固定即可;优选地,任一层所述井砖内的任意一块第一砖体111和与其接触的下层井砖内的两块第一砖体111相接,且下层两块所述第一砖体111中的一块第一砖体111的底面和一个侧面分别于与上层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和底面相平齐;即所相邻两层井砖上相连接的砖体错位设置,具体为上一层的第一个第一砖体111其一侧的凸台1115插入下一层的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凹陷区1114,同时另一侧的凸台1115插入第一个所述第一砖体111的空腔内;并使上层第一个第一砖体111的一个侧面和底面分别与下层第二个第一砖体111的底面和侧面平齐,这样顺次安装,完成第二层的装配。

这样顺次搭接排列下去,第二层的第一砖体111单体既可以把第一层的六个第一砖体111牢牢地卡紧稳固在一起,防止第一砖体111之间出现先对滑动,造成砖砌井1的坍塌,保证砖砌井1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同时相邻的两层之间又能够实现上下相互卡紧,左右自锁定位,免去水泥砂浆等粘接剂对砌块的固定,不会出现因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水泥砂浆的固化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优选地,所述凹陷区1114的深度为15mm,所述凸台1115的高度为10mm,具体地,所述凹陷区1114为平行四边形凹槽,所述凸台1115为平行四边形凸台1115,将凹陷区1114的深度设置的稍深一些,能够使得上层第一砖体111的凸台1115能够与下层第一砖体111的凹槽形成良好的配合;能够避免因在所述凹陷区1114内存留一些如石子、砂砾等杂物,导致砖体之间装配不紧密,影响装配效果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上层井砖与下层井砖之间的相互定位、卡紧、自锁功能。

优选地,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加强筋1111,所述加强筋1111的一端与所述凹陷区1114的底面平齐,另一端与所述砖体的端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砖体顶面还设置有定位筋1113,所述定位筋1113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半径为10mm,位于第一砖体111的凹陷区1114一侧;具体地,所述定位筋111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一砖体111左右两侧大于20-30mm处,其长度小于第一砖体111的高度,这样可使相邻的两个井体11之间留有相同的空隙,同时其间距分布均匀,使水体能够自由流动;通过设置加强筋1111来保证砖体的整体强度,确保砖体的质量。

具体地,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砖砌井1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井组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由多块第二砖体121堆砌构成,其中,支撑体12的每一层均只设置有一个第二砖体121;所述第二砖体121的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夹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砖体121的内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直角三角形腔体,所述第二砖体121斜边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111顶面设置的定位筋1113相配合的半圆形凹槽1211,通过定位与所述半圆形凹槽1211的配合来对井体11进行固定,通过所述设置多组所述支撑体12,将三组井体11连接产生三个的缺口补全;具体地,如图1所示,三组井体11相互拼接产生三个夹角为120°的等腰梯形状的缺口,通过六组所述支撑体12将所述缺口补全,同时对三组井体11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加强筋1111可以在空腔内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1111在所述空腔内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1111、所述支撑筋1112与所述砖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井体11的上端还设置有井盖13,所述井盖13用来封堵住所述井体11上端的开口,所述井盖13包括正六边形的井座131和盖体132,所述盖体132安装在所述井座131上,所述井座131上开设有圆形的盖体132安装区。

本发明提供的蜂窝井组1不仅保证了上下两层井砖之间良好的啮合条件,而且有效的缓解了施工混凝土而产生的季节性问题,提高了施工速度改善了劳动强度。在联接部位上直接加工定位筋1113和凹槽结构,使整个组合砌块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卡紧、自锁且达到了消除混凝土砂浆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井组,包括多组井体,每组所述井体由多层井砖堆砌构成,相邻两层井砖之间相卡接;与传统的砖砌井相比,不需要用到混凝土等工程粘结材料来进行粘结固定,只需要按照砖砌井的形状依次摆放第一砖体就能够搭接形成所述井体,简化了施工工序,施工更加方便,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并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装配过程中不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