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地下构筑物及其分层分段逆作业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9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圆形地下构筑物,包括预先设置在该圆形地下构筑物外围的简易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地下构筑物是在先有简易防水层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分节分段逐步流水浇筑施工而成的多节钢筋砼圆筒;浇筑前,在简易防水层的内壁面上凿有凹槽,以便在浇筑后多节钢筋砼圆筒能与简易防水层连成一体;上下相邻的两节钢筋砼圆筒之间预埋有止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分节分段流水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配筋体为分段弧形空间配筋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弧形空间配筋体包括内弧形水平劲杆、外弧形水平劲杆、竖向劲杆、内网片和外网片;

所述内、外弧形水平劲杆布置在上下相邻两节钢筋砼圆筒的分层平面上;

所述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与上一节钢筋砼圆筒的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之间分别对应连接有竖向劲杆;

内外侧相互对应的两根竖向劲杆之间还连接有钢筋;

上下两节钢筋砼圆筒的外弧形劲杆以及连接在其左右两端部的竖向劲杆所构成的弧形曲面内连接有外网片;

上下两节钢筋砼圆筒的内弧形劲杆以及连接在其左右两端部的竖向劲杆所构成的弧形曲面内连接有内网片;

所述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上还分别设置有分层搁置片,所述分层搁置片设置在内、外弧形劲杆相对的侧面上;

所述分层搁置片上放置有分层底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弧形水平劲杆的端部与左右相邻的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之间采用螺接的方式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劲杆的端部与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之间采用螺接的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网片的四周设置有边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网片与其四周的内弧形水平劲杆和竖向劲杆采用螺接的方式相互连接;所述外网片与其四周的外弧形水平劲杆和竖向劲杆采用螺接的方式相互连接。

8.一种圆形地下构筑物的分层分段逆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要建筑的圆形地下构筑物外围预先设置简易防水层;

步骤2:在简易防水层内部自上而下分节流水施工,每节又沿圆周方向分段流水施工,从而形成多节钢筋砼圆筒;浇筑前,在简易防水层的内壁面上凿有凹槽,以便在浇筑后多节钢筋砼圆筒能与简易防水层连成一体;上下相邻的两节钢筋砼圆筒之间预埋有止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层分段逆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的分段流水施工具体按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A、在简易防水层的内壁面上凿有凹槽;

B、在与下一节钢筋砼圆筒的分层平面的内外侧分别设置内、外弧形水平劲杆;

C、通过竖向劲杆将上述内、外弧形水平劲杆与上一节钢筋砼圆筒底部裸露的内、外弧形水平劲杆对应连接;

D、将外网片连接在上下两节钢筋砼圆筒的外弧形劲杆以及连接在其左右两端部的竖向劲杆所构成的弧形曲面内;

E、在内、外弧形水平劲杆的分层搁置片上放置有分层底模板;

F、将内网片连接在上下两节钢筋砼圆筒的内弧形劲杆以及连接在其左右两端部的竖向劲杆所构成的弧形曲面内;

G、在内网片的外侧架设外模板,同时在分段弧形空间配筋体的侧面架设侧模板;

H、浇筑砼从而形成一段的钢筋砼圆筒。

10.一种圆形地下构筑物的分层分段逆作业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制作内弧形水平劲杆、外弧形水平劲杆、竖向劲杆、内网片和外网片;

(2)、组装分段弧形空间配筋体;

(3)、自上而下分节分段流水施工:分节开挖土方,分段安装分段弧形空间配筋体,分段浇筑砼;在每一节钢筋砼圆筒节的施工中,可一组、二组或多组分别环向回转施工,最终闭合成一节钢筋砼圆筒节,达到每段钢筋砼圆筒段相接不出现施工缝。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