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雨水污染物含量的透水混凝土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976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雨水污染物含量的透水混凝土管道系统,属于环境、建筑、水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雨水管网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雨水管网需要满足达到一定的排水量以满足城市排水的要求。但是由于城市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经常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在汛期或雨季,城市内涝往往与雨水管网短期排水能力不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雨水通过混凝土路面等进入混凝土管道,并排入江河,城市蓄留雨水的能力越来越弱,这导致了城市高温、湿度不足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一些缺水城市而言,雨水这一天然补给途径未能得到充分重视。随着城市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海绵城市的大力推进,城市雨水管网不仅仅需要满足排水的要求,还需要充分考虑雨水对城市水环境的补给作用,以及雨水水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目前工程中的雨水管道仍然以混凝土管为主,不能满足不同时节排水量需要变化的要求,同时也不能及时补充城市水环境,当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城市雨水不能及时排出时,不仅会造成内涝等灾害,还会携带工业和生活污染物污染城市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雨水污染物含量的透水混凝土管道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降低雨水污染物含量的透水混凝土管道系统,包括混凝土管,所述混凝土管的外部包裹有滤水层;所述混凝土管的管壁包括若干透水壁和若干不透水壁,所述透水壁主要由加有吸附物的透水混凝土制成,所述不透水壁主要由不透水混凝土制成。

所有透水壁连接在一起构成透水管壁,并且位于上层,所有不透水壁连接在一起构成不透水管壁,并且位于下层。

所述吸附物为铁氧化物。

所述滤水层为砂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所述活性炭为颗粒状,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例为30:1~15:1。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排水量较小时,所有雨水可通过混凝土管道的不透水部分全部排出,然后进行集中;在排水量较大时,部分雨水可通过不透水部分全部排出,部分雨水可通过透水部分向周围介质排出,提高了管道的排水能力;同时吸附物可以吸附渗透水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滤水层可以吸附渗透水中的溶解有机物,降低有机物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降低雨水污染物含量的透水混凝土管道系统,包括混凝土管1和滤水层2。

混凝土管1的管壁包括若干透水壁和若干不透水壁,透水壁主要由加有吸附物的透水混凝土制成,不透水壁主要由不透水混凝土制成,所有透水壁连接在一起构成透水管壁12,并且位于上层,所有不透水壁连接在一起构成不透水管壁11,并且位于下层,透水管壁12和不透水管壁11的分界位置需根据管道设计排水能力、区域降水特点确定。

上述透水管壁12的孔隙率不小于15%,吸附物为铁氧化物(含量约为7%)。

滤水层2包裹在混凝土管1的外部,滤水层2为砂与活性炭的混合物,活性炭为颗粒状,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例为30:1~15:1。

在管道内雨水3较少时,全部雨水3可通过不透水管壁11全部排出,然后集中处理,在雨水3量较大的情况下,管道内部分雨水3可通过透水管壁12向周围介质排出,增大了管道的过水能力,透过管壁渗透到周围介质中的雨水3可以起到补给城市水环境的作用;同时,为了避免渗出雨水3中携带的污染物对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在透水混凝土中加入了铁氧化物,并在管道外侧设置了由砂与活性炭混合物组成的外侧滤水层2,起到吸附重金属和可溶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有效降低了水体中污染物的含量,提高了水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