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07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世界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地区,黄土地区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黄土边坡易受雨水长期侵蚀、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形环境,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加等问题。

提高黄土边坡植被覆盖率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植被不但具有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而且植被根系的锚固加筋的作用兼具提高坡体稳定性,该方法已被大量的工程采用。然而,黄土地区降雨量小且集中,蒸发量大,旱季时植被在缺水的条件下很难存活,因此达不到绿化效果。据此,需要探索一种高效、简便、经济的技术手段提高黄土边坡坡面的绿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黄土地区,解决坡面植物因旱季缺水无法生长的问题,从而增加坡面植被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该装置由圆形集水箱、盖板、土工布、导水体、虹吸管束组成,在每条坡沟埋置一个圆形集水箱,圆形集水箱开口处放置盖板,盖板中心设置一个圆孔,盖板中心下凹,盖板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方放置导水体,导水体的结构为土工布包裹砂土,圆形集水箱侧壁设置一个开孔,虹吸管束的进水口伸入到圆形集水箱的底部,虹吸管束穿过圆形集水箱侧壁的开孔伸出到圆形集水箱外,虹吸管束最高点的高程低于盖板的高程,虹吸管束由多个直径为1mm-2mm的虹吸管组成,虹吸管材质为PU管或PA管,虹吸管束伸出到圆形集水箱外后分散成各个独立的虹吸管,虹吸管的出水口插在坡面植物根系附近的土体中。

当雨季到来时,降雨形成的径流汇集在坡沟处,水流过导水体后下渗,再流过土工布,然后从盖板上的圆孔流入圆形集水箱内,圆形集水箱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虹吸作用启动,虹吸管为坡面上植物的根系缓慢地、持续不断地供水,提高坡面上的植物的存活率,达到坡面的绿化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圆形集水箱埋在土体中,开口密封,蒸发量小,收集到的水不易流失,同时减小了坡沟径流对坡体的冲刷。

2.运用虹吸原理为坡面植物根系供水,虹吸供水是一种流量和流动过程由水位变化自动控制的系统,具有免动力实现水体高效跨越传输的特点,通过增加虹吸管的长度可以为距离坡沟较远的植物供水。

3.虹吸供水的方式缓慢并且持续稳定,保证了一次降雨集水可以供水数月。

4.整个装置随着使用时间增加,细颗粒土会进入圆形集水箱中并淤积,但是虹吸作用会吸出细颗粒土,保证整个装置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俯视效果图。

图2是本发明沿垂直于边坡走向的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1圆形集水箱、2盖板、3圆孔、4土工布、5导水体、6开孔、7虹吸管束、8虹吸管、9植物、10坡沟、11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将更加明显。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黄土边坡坡面绿化的装置,该装置由圆形集水箱1、盖板2、土工布4、导水体5、虹吸管束7组成,在每条坡沟10埋置一个圆形集水箱1,圆形集水箱1开口处放置盖板2,盖板2中心设置一个圆孔3,盖板2中心下凹,盖板2上方铺设一层土工布4,土工布4上方放置导水体5,导水体5的结构为土工布包裹砂土,圆形集水箱1侧壁设置一个开孔6,虹吸管束7的进水口伸入到圆形集水箱1的底部,虹吸管束7穿过圆形集水箱1侧壁的开孔6伸出到圆形集水箱1外,虹吸管束7最高点的高程低于盖板2的高程,虹吸管束7由多个直径为1mm-2mm的虹吸管8组成,虹吸管8材质为PU管或PA管,虹吸管束7伸出到圆形集水箱1外后分散成各个独立的虹吸管8,虹吸管8的出水口插在坡面植物9根系附近的土体中。

当雨季到来时,降雨形成的径流汇集在坡沟10处,水流过导水体5后下渗,再流过土工布4,然后从盖板2上的圆孔3流入圆形集水箱1内,圆形集水箱1中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虹吸作用启动,虹吸管为坡面11上植物9的根系缓慢地、持续不断地供水,提高坡面11上的植物9的存活率,达到坡面11的绿化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