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球水封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816阅读:1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球水封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排水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浮球密封功能的水封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室内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提到应优先采用水封防臭地漏,据调查钟罩式地漏,存在水封浅、扣碗易被扔掉之弊端,许多宾馆、旅馆、住宅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内,地漏变成了通气孔,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了室内环境卫生;自封地漏有磁铁,弹簧等原理的看似新颖,但是效果一般,因卫生间排水,水质差所以不能有效防臭,存在机械开合原理容易坏,不推荐家庭使用。

目前,U形水封防臭地漏是最密闭、最方便的密封模式,完全防臭、防反味,但是它存在以下缺点:1、排水管直径偏小,排水量受限,单位时间内排水量较大时容易溢水;2、排水线路为U型弯,杂物集中在下水管道入水口处过滤而极易造成堵塞,且管内壁弯道处易积累杂物,致使水流不畅,清理麻烦;3、出水口位置缺乏有效的防护装置,当地漏长时间不使用,存水蒸发殆尽后,下水管变为直通状态,虫类可从出水口直接进入室内;4、传统的U形水封防臭地漏无分级过滤设置,过滤效果不好,且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水通畅,不易堵塞,防虫防臭效果好且可全时密封下水管的浮球水封地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球水封地漏,包括具有内腔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内腔内设有在上的集沙槽和在下的水封室,所述集沙槽用于污水的粗过滤并收集分离出来的泥沙;所述水封室内设有竖直的水封隔板,所述水封隔板下部设有用于过滤丝状杂物的格栅,所述水封隔板将所述水封室左右隔开形成并列排布的导流室和溢水室;

所述导流室的顶端与所述集沙槽相连通,所述导流室与所述溢水室通过所述格栅相连通,在所述溢水室与所述水封隔板相对的侧壁上方开设有排水孔,污水流经所述集沙槽、导流室、格栅、溢水室并通过所述排水孔排出;

在位于所述格栅上方的溢水室内壁上水平设有球封底板,所述球封底板上贯穿开设有溢水孔,位于所述球封底板上方的溢水室内设有与所述溢水孔相匹配的浮球,所述浮球随溢水室内液面的升降而漂浮于液面上或球封所述溢水孔。

优选地:所述集沙槽的横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集沙槽的顶端设有大孔过滤板,所述集沙槽的底面为与所述溢水室的顶端相匹配的集沙板,所述集沙板与所述大孔过滤板之间设有倾斜的小孔过滤板,所述集沙槽通过所述小孔过滤板收集滑落的泥沙并与所述导流室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大孔过滤板的过滤孔孔径大于所述小孔过滤板的过滤孔孔径,所述大孔过滤板的各过滤孔孔径截面面积总和、所述小孔过滤板各过滤孔孔径截面面积总和、通过所述格栅的过水面积、所述球封底板上溢水孔的截面面积及所述排水孔的横截面面积均相等。

格栅的过水面积即为各格栅间隙的面积总和。

优选地:所述小孔过滤板的倾斜角度大于0°小于90°。

优选地:所述溢水孔内设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排水孔的最下端高于所述球封底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底盖及筒壁,所述底盖与所述筒壁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沙槽和带有格栅的水封隔板,使较大的固体砂砾等先进行粗过滤与污水分离,然后通过水封隔板进一步阻隔头发等易于聚集堵塞排水口的细长物体,使污水在远离下水管道入水口处已进行分散性过滤,克服了现有地漏均是将杂物集中在下水管道入水口处过滤而极易造成堵塞的弊端,防堵效果好且易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将水封室通过带有格栅的水封隔板隔断为导流室和溢水室,形成U形管道的水封效果,并在溢水室内设置浮球,当进行排水时,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打开水道,开启水封模式,此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封防臭功能;当水封室内由于长时间缺水导致水分蒸发时,浮球借助自身重力落下堵住溢水孔,开启球封模式,此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爬虫通过干涸的水流通道进入室内的防虫功能,另外在排水过程中流水通过溢水孔冲刷浮球,可对浮球表面进行冲洗,确保浮球表面清洁,保证浮球在球封状态时对溢水孔的密封更加严密,同时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反味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沙槽的上端设置大孔过滤板,并在大孔过滤板与集沙板之间设置倾斜的小孔过滤板进行分级过滤,可有效避免固体垃圾对过滤板的堵塞,过滤效果更好,且小孔过滤板的倾斜设置可使颗粒较大的固体砂砾直接滑落到集沙槽里,使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集存下来,避免对小孔过滤板的阻塞,影响小孔过滤板的水流,即使一旦发生堵塞,直接打开大孔板清理集沙槽即可。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大孔过滤板的孔径截面总和、小孔过滤板各孔径截面总和、水封隔板下格栅过水面积、溢水孔的横截面积及排水孔的横截 面积设为相同值,使得水流更畅通,避免出现瓶颈效应,影响排水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将排水孔的高度设置为高于溢水孔的高度,当排水后静止时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正好堵在球封底板的溢水孔上,而此时球封底板的上部还有部分集水,即使无法进行水封,球封底板上部残留的水可以保证浮球对溢水孔的密封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底盖与筒壁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提出主体后拧开底盖倾倒主体内腔中残存固体垃圾,清刷主体内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为水封、球封双重密封且逐级过滤的地漏,防堵效果好且易于清理,既可防臭又可防虫,设计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大孔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小孔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水封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球封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筒壁;12、底盖;2、集沙槽;21、大孔过滤板;22、集沙板;23、小孔过滤板;3、水封室;31、导流室;32、溢水室;321、浮球;322、排水孔;323;球封底板;3231、溢水孔;4、水封隔板;41、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球水封地漏,包括具有内腔的本体1,本体1的内腔内设有在上的集沙槽2和在下的水封室3;水封室3内设有竖直的水封隔板4,水封隔板4下部设有用于过滤丝状杂物的格栅41, 水封隔板4将水封室3左右隔开形成并列排布的导流室31和溢水室32;导流室31的顶端与集沙槽2相连通,导流室31与溢水室32通过格栅41相连通,在溢水室32与水封隔板4相对的侧壁上方开设有排水孔322,污水经集沙槽2一次过滤后进入导流室31,经格栅41二次过滤后进入溢水室32,通过溢水室32的排水孔322排入下水道;在位于所述格栅41上方的溢水室32内壁上水平设有球封底板323,球封底板323上贯穿开设有溢水孔3231,位于球封底板323上方的溢水室32内设有与溢水孔3231相匹配的浮球321,浮球321随溢水室32内液面的升降而漂浮于液面上或球封溢水孔323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沙槽2和带有格栅41的水封隔板4,使较大的固体砂砾等先进行粗过滤与污水分离,然后通过水封隔板41下的格栅41进一步阻隔头发等易于聚集堵塞排水孔322的细长物体,使污水在远离下水管道入水口处已进行分散性过滤,克服了现有地漏均是将杂物集中在下水管道入水口处过滤而极易造成堵塞的弊端,防堵效果好且易于清理;且水封隔板4的设置使水封室3隔断为导流室31和溢水室32,形成U形管道的水封效果,并在溢水室32内设置浮球321,当进行排水时,浮球321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浮,打开水道,形成水封模式,此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封防臭功能;当水封室3内缺水时,浮球321借助自身重力落下堵住溢水孔3231,形成球封模式,此时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爬虫通过干涸的水流通道进入室内的防虫功能,另外在排水过程中流水通过溢水孔3231冲刷浮球,可对浮球321表面进行冲洗,确保浮球321表面清洁,保证浮球321在球封状态时对溢水孔3231的密封更加严密。

如图1及图2-3所示,为了有效避免固体垃圾对本实用新型的堵塞,使过滤效果更好,将集沙槽2的横截面积设计为由上到下逐渐减小,在集沙槽2的顶端设有大孔过滤板21,集沙槽2的底面设计有与溢水室32的顶端相匹配的集沙板22,在集沙板22与大孔过滤板21之间设置倾斜的小孔过滤板23,集沙槽2通过小孔过滤板23收集滑落的泥沙并与导流室31相连通,本实施 例中的集沙板22为半圆形的平板,所述小孔过滤板23的倾斜角度大于0°小于90°(倾斜角ɑ如图1所示),如此经小孔过滤板23过滤后滑落的泥沙可以集存到集沙板22上,避免对小孔过滤板23的阻塞,影响小孔过滤板23的水流,即使一旦发生堵塞,直接打开大孔过滤板21清理集沙槽2即可。

为了使水流更畅通,避免出现瓶颈效应,影响排水的效果,将大孔过滤板21的各过滤孔孔径设置为大于小孔过滤板23各过滤孔的孔径,且大孔过滤板21的各过滤孔孔径截面面积总和、小孔过滤板23各过滤孔孔径截面面积总和、水封隔板4下格栅41过水面积、溢水孔3231的横截面积及排水孔322的横截面积均相等。

为了避免本实用新型在球封模式下,对溢水孔3231的密封性不好,将排水孔322的最下端高于溢水孔3231设置,当缺水状态下浮球3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正好堵在球封底板323的溢水孔3231上,此时球封底板323的上部残留的水可以保证浮球321对溢水孔的密封性能,同时在溢水孔3231内设置橡胶密封圈(密封橡胶圈未在图中标识),进一步增加球封效果。

为了便于清理地漏主体1的内腔,避免内腔中残存的固体垃圾影响水流量,将本体1的底盖12与筒壁11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便于提出主体1后拧开底盖12倾倒主体内腔中残存固体垃圾。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