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96871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槽,特别是一种可以清洗消毒并自动排水的水槽。

背景技术:
水槽是一种可盛大量水并用于清洁餐具、食物的设备。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水槽结构设计简单,往往仅具备餐具清洗功能,其无法在清洗时对餐具、食物等进行消毒,清洁效果不佳,实用性低,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水槽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可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业的水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业且清洁效果理想的水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槽,包括:槽体,设有功能槽;端盖,活动安装于槽体上,所述端盖可封闭功能槽入口并与功能槽合围形成封闭的清洁空间;清洗桶,用于容置待清洁物品,所述清洗桶可转动地安装于功能槽内;消毒模块,设于功能槽内,当清洗桶旋转并清洗待清洁物品时,消毒模块对整个清洁空间进行消毒作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槽呈桶状设置,所述清洗桶与功能槽内壁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所述消毒模块为可拆卸安装于功能槽内壁上的离子发生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水槽还包括分别与清洗桶、消毒模块电气连接的控制机构,且该控制机构设置于端盖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功能槽底部设有下水口,在功能槽底部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下水口的阀门机构,所述阀门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驱动清洗桶低速转动时,清洗桶用于清洗待清洁物品,所述控制机构驱动清洗桶高速转动时,此时清洗桶用于甩干待清洁物品及清洗桶上的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端盖背面的电机以及与电机相连的圆台形橡胶轮,所述橡胶轮的外壁与清洗桶上端的内壁紧密抵靠在一起,所述电机驱动橡胶轮转动连带清洗桶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轮呈倒置的圆台形设置,且清洗桶上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橡胶轮相配合的锥面,所述橡胶轮的外壁与该锥面紧密相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端盖背面设置有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定位滑轮,所述定位滑轮置于上述活动间隙中且用于防止清洗桶外壁碰撞到功能槽内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滑轮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定位滑轮将其所在的圆周分为四等分。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下水口开设在功能槽底部中部位置,所述清洗桶通过旋转固定块可转动地安装于功能槽内,所述旋转固定块穿设在功能槽底部并部分伸出下水口,在下水口处紧密设有过滤结构,在过滤结构下方接有排水口,所述阀门机构为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水口的电子阀门,所述电子阀门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端盖由通过前转轴铰接的前盖和后盖构成,所述前盖远离后盖的端部设有把手,所述后盖远离前盖的端部通过后固定转轴铰接在槽体上,翻转后盖使其竖直立于槽体上时,此时翻转前盖可使前盖竖直立起且前盖内侧与后盖内侧紧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在槽体上还设有位于功能槽一侧的方形大槽,在大槽侧部上方设有龙头,所述大槽设有具有过滤效果的出水口。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在清洗桶内活动设有用于压紧待清洁物品的压片,该压片具有弹性且压片的外周侧壁可与清洗桶内壁紧贴,清洗桶转动时,压片与清洗桶联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槽和清洁桶、消毒模块布局紧凑,且为使得清洗作业和消毒作业工作更加可靠,保证水槽清洁的密封性,在功能槽的入口处活动设有端盖,以使功能槽内部形成密闭的清洁空间;工作时,将水流注入功能槽内,采用清洗桶旋转时的离心力和水流漩涡的配合对待清洁物品进行清洗作业,与此同时,消毒模块也开始动作并对待清洁物品进行消毒作业,清洁效果理想;清洁前后待清洁物品均置于清洗桶内,方便拿取。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端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槽体;11、功能槽;12、活动间隙;13、下水口;14、排水口;15、大槽;16、出水口;20、端盖;21、前转轴;22、前盖;23、后盖;24、把手;25、后固定转轴;30、清洗桶;40、消毒模块;50、电子阀门;61、电机;62、橡胶轮;63、减速齿轮箱;70、定位滑轮;80、旋转固定块;90、龙头;100、压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水槽,可以同时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业,还能实现自动排水,该水槽不仅适用于家庭厨房,也可适用于商用厨房、户外等清洁场所。现有的大多数水槽结构设计简单,往往仅具备餐具清洗功能,其无法在清洗时对餐具、食物等进行消毒,清洁效果不佳,实用性低,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因此,设计一种比较合理的水槽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水槽包括:槽体10,作为整体水槽的安装基座和支撑载体,其设有功能槽11且功能槽11的开口朝上;端盖20,活动安装于槽体10上,端盖20可封闭功能槽11入口(即功能槽11的开口)并与功能槽11合围形成封闭的清洁空间;清洗桶30,用于容置待清洁物品,清洗桶30可转动地安装于功能槽11内;消毒模块40,设于功能槽11内,当清洗桶30旋转并清洗待清洁物品时,消毒模块40同步对整个清洁空间进行消毒作业。本水槽中放置的待清洁物品可以是餐具、刀具,也可以是果蔬等其他需要清洁或消毒的物品,通用性广。本水槽在初始状态下,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槽11和清洁桶、消毒模块40布局紧凑,且为使得清洗作业和消毒作业工作更加可靠,保证水槽清洁的密封性,在功能槽11的入口处活动设有端盖20,以使功能槽11内部形成密闭的清洁空间;工作时,将水流注入功能槽11内,清洗桶30作为旋转元件,本水槽采用清洗桶30旋转时的离心力和水流漩涡的配合对待清洁物品进行清洗作业,此时,消毒模块40也开始动作并对待清洁物品进行消毒作业,本水槽的清洗和消毒作业是在同一个工作周期内进行的,清洁效果理想;清洁前后待清洁物品均置于清洗桶30内,方便拿取。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消毒模块40可置于功能槽11内部适当位置,仅需保障其与清洁空间对接即可,布局灵活,消毒模块40在消毒待清洁物品时同时也对功能槽11内壁、清洗桶30进行了消毒,保证了整体水槽的清洁效果。具体的,为使得清洗桶30与功能槽11配合更加紧密,保证工装的严密,优选功能槽11呈桶状设置,清洗桶30与功能槽11内壁之间设有活动间隙12,清洗桶30旋转时其周向偏转发生于该活动间隙12内,避免与功能槽11内壁摩擦;为使得整体水槽的消毒作业更加可靠,工装更加便捷,优选消毒模块40为可拆卸安装于功能槽11内壁上的离子发生器,该离子发生器即为负离子发生器,在清洗桶30清洗餐具、刀具、食物等物品时,离子发生器不断送出负离子进行消毒作业,不会破坏待清洁物品的构成,环保健康。进一步的,为方便控制清洗和消毒作业,该水槽还包括分别与清洗桶30、消毒模块40电气连接的控制机构,且该控制机构设置于端盖20上,便于使用者操作和维护。优选地,在实用新型中,功能槽11底部设有下水口13,在功能槽11底部下方还设置有用于开启和关闭下水口13的阀门机构,阀门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这样结构布局,是为了方便控制水槽的清洗作业、消毒作业和自动排水功能。工作时,盖上端盖20,控制机构控制阀门机构关闭下水口13,此时往功能槽11内注入水流,待水流流量或者功能槽11内的水达到预设容积时,优选驱动清洗桶30和消毒模块40(即离子发生器)同时作业,在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作周期后,清洗桶30和消毒模块40停机,此时开启下水口13,功能槽11自动排水,整体水槽清洗、消毒、自动排水动作连贯,工作可靠,保证了清洁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控制机构驱动清洗桶30低速转动时,清洗桶30用于清洗待清洁物品;控制机构驱动清洗桶30高速转动时(此时清洗桶30的速度高于清洗作业时),此时清洗桶30用于甩干待清洁物品及清洗桶30上的水。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清洗桶30低速或者预设速度或者相对低速转动时(此时清洗桶30转动并未达到能甩出水分的速度),其用于清洗;清洗桶30高速或者预设速度或者相对高速转动时(此时清洗桶30达到能甩出水分的速度即可),其用于甩干水分,由于甩干作业发生在清洗作业之后,功能槽11内已经消毒,因此此时消毒模块40可开启也可关闭。更进一步的,上述清洗桶30甩干作业时,优选消毒模块40同步开启,进一步保障清洁效果;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将制备沙拉的食材放入清洗桶30后,并直接控制控制机构驱动清洗桶30和消毒模块40动作,使得清洗桶30高速转动并与离子发生器配合,可以直接进行沙拉制作,设计巧妙,使用灵活,即本案中水槽的甩干消毒功能可以用于沙拉制作,实用性强且工作可靠。具体的讲,为使得控制机构控制清洗桶30更加快速、可靠,优选本案中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端盖20背面(即端盖20面朝功能槽11底部的端面)上的电机61以及与电机61相连的圆台形橡胶轮62,优选电机61通过减速齿轮箱63与橡胶轮62相连,保证驱动力传递的平稳性,橡胶轮62的外壁与清洗桶30上端的内壁紧密抵靠在一起,电机61驱动橡胶轮62转动连带清洗桶30转动。采用橡胶材料和圆台形状布置橡胶轮62,使得橡胶轮62与清洗桶30内壁的摩擦力得到保障,二者不易松脱,也避免划伤清洗桶30;且橡胶轮62具有弹性变化空间,及时转动时清洗桶30稍微晃动,二者也不易脱离;还优选在端盖20正面上设有分别与电机61和消毒模块40电气连接的工作开关(优选该工作开关分为开始开关和暂停开关,并辅以显示屏幕),清洗消毒时,按动工作开关,消毒模块40开启,电机61也开启,并驱动橡胶轮62转动,橡胶轮62再驱动清洗桶30转动(低速转动),此时清洗桶30处于清洗作业模式,整体水槽处于清洗消毒模式,工作效率高,清洁效果理想。进一步的,为保证驱动机构与清洗桶30对接的可靠性,优选橡胶轮62呈倒置的圆台形设置,且清洗桶30上端的内壁上设有与橡胶轮62相配合的锥面,该锥面即为清洗桶30的驱动面,橡胶轮62的外壁与该锥面紧密相抵,这样的结构布局可以使得橡胶轮62更加牢靠的抓紧清洗桶30并带动清洗桶30转动,防止清洗桶30与橡胶轮62松脱。由于清洗桶30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周向晃动,为避免清洗桶30与功能槽11内壁发生碰撞进而损坏部件,优选地,在端盖20背面设置有处于同一圆周上的多个定位滑轮70,定位滑轮70置于上述活动间隙12中且用于防止清洗桶30外壁碰撞到功能槽11内壁。清洗桶30不工作时,定位滑轮70置于清洗桶30外壁与功能槽11内壁的活动间隙12中,清洗桶30并未与定位滑轮70接触;清洗桶30工作时,即使晃动其也只会抵在定位滑轮70的外周侧壁上,不会接触到功能槽11的内壁,保证了清洗桶30工作的可靠性,定位滑轮70也对清洗桶30起到限位的作用。为保证空间布局的紧凑性和合理性,进一步优选地,定位滑轮70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定位滑轮70将其所在的圆周分为四等分,即四个定位滑轮70处于某一正方形的四个边角处。为提高下水口13处结构布局的紧凑性和清洗桶30工装的可靠性,采用由上至下的结构布局布局下水口13处的结构,优选下水口13开设在功能槽11底部中部位置,清洗桶30通过旋转固定块80可转动地安装于功能槽11内,旋转固定块80穿设在功能槽11底部并部分伸出下水口13,在下水口13处紧密设有过滤结构,在过滤结构下方接有排水口14,阀门机构为用于开启和关闭排水口14的电子阀门50,电子阀门50与控制机构电气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为方便端盖20密封功能槽11的入口,并提高使用的便捷性,端盖20由通过前转轴21铰接的前盖22和后盖23构成,优选控制机构设置在后盖23背面,即靠近端盖20与槽体10的连接处,便于工装和电路连接;前盖22远离后盖23的端部设有把手24,后盖23远离前盖22的端部通过后固定转轴25铰接在槽体10上,翻转后盖23使其竖直立于槽体10上时,此时翻转前盖22可使前盖22竖直立起且前盖22内侧与后盖23内侧紧贴。为使得整体水槽结构更加完善,在槽体10上还设有位于功能槽11一侧的方形大槽15,在大槽15侧部上方设有龙头90,大槽15设有具有过滤效果的出水口16,该大槽15相当于现有的普通水槽,可用于暂时储存或冲洗餐具、果蔬等物品,操作方便,在需要进一步清洗和/或消毒和/或甩干时,将待清洁物品放入清洗桶30中并盖上端盖20,开启电机61驱动清洗桶30和消毒模块40动作即可,工作可靠,清洁效果好。进一步的,为使得清洗桶30内的餐具、果蔬等待清洁物品可以压紧在清洗桶30内,优选在清洗桶30内活动设有用于压紧待清洁物品的压片100,该压片100具有弹性且压片100的外周侧壁可与清洗桶30内壁紧贴,清洗桶30转动时,压片100与清洗桶30联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清洗桶30锁定由功能槽11底部的旋转固定块80和多个定位滑轮70共同完成,本水槽的工作过程如下:功能槽11注水;盖上端盖20;启动控制机构的开关部分,消毒模块40(离子发生器)开始消毒工作,电机61工作并通过减速齿轮箱63控制圆台形橡胶轮62转动,驱动清洗桶30驱动面(即上述锥面),清洗桶30转动(低速),经过一个时间周期后,电机61停止工作,消毒模块40(离子发生器)停止消毒工作,排水口14上的电子阀门50打开,放水。经过一段时间排净进水后,电机61工作并驱动清洗桶30转动(高速),甩干水,完成后显示提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消毒甩干功能可以用于沙拉制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