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0012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行业,尤其是与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有关。



背景技术:

地漏作为厨房、洗手间、卫生间等场所设置产品之一而被广泛使用,其功能主要是用于连接下水管道,将水从地漏排至下水管道中,此为地漏的主要功能;现今的地漏产品种类繁多,为了防止下水道的臭气、异味等反溢,设计出的防臭地漏,但目前的防臭地漏的隔绝臭气、异味的能力并不十分理,无法完全且快速关闭排水通道,效果不佳且结构非常复杂、密封效果差、易堵塞,使用一段时间后防臭功能下降或失效,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过水启闭且自封功能,同时利用磁性连接方式提升密封效果,防止污水防溢流至地面;此外还可根据需求自行调节变更磁性连接结构的极性,可实现增加排水量的功能,适用性更广,更易满足使用需求。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包括地漏基座、地漏面盖,地漏面盖盖设于地漏基座;该地漏还包括一磁推重力杠杆结构,其装设于地漏基座内;该磁推重力杠杆结构包括过水芯、封水板、配重块及磁性连接结构;所述过水芯内置于地漏基座,且内设有一过水通道;所述封水板封盖于过水芯底部,并与配重块配合铰接于过水芯底部边沿;所述磁性连接结构分设于配重块与过水芯侧壁,且用于配重块与过水芯磁吸配合;其中,所述配重块靠近或远离过水芯侧壁,联动铰接于过水芯底部边沿的封水板开启或密封盖合所述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第二磁性件的极性相同,联动所述配重块远离过水芯侧壁,以使所述封水板紧密盖合于所述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第二磁性件的极性相反,联动所述配重块靠近所述过水芯侧壁,带动封水板远离所述过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封水板上向过水通道方向形成一导向密封凸起部,该导向密封凸起部的外径与过水通道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密封凸起部的外周还套设有密封件,该密封件作用于过水通道内周壁。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硅胶材质制成的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过水启闭且自封功能,同时利用磁性连接方式提升密封效果,防止污水防溢流至地面;

(2)本实用新型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使得配重块与过水芯外侧产生排斥力,配合所述配重块重力,更加有效提升封水板与过水芯底部的密封,提升密封稳定性与可靠性,防臭与防溢流效果更佳;

(3)本实用新型利用磁铁极性相反,产生的相互吸引力,使得配重块更好地与过水芯外侧相吸,即打开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开封水板,加速污水排出速度与过水量;

(4)本实用新型在封水板上形成导向密封凸起部,其与过水通道对应配合,使得污水与废水水不易从侧部返流,同时使得返流的水进一步推顶封水片,使其与过水芯底部贴合更紧密,防止废水返溢至地面;

(5)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硅胶制成的密封件,使得导向密封凸起部与过水芯底部贴合无缝隙,起到更加有效进行密封效果,提升隔绝臭气、异味的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新型所述地漏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所述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所述地漏闭合密封状态与磁性连接结构极性相同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所述地漏开启状态与磁性连接结构极性相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包括地漏基座1、地漏面盖2,地漏面盖2盖设于地漏基座1;该地漏还包括一磁推重力杠杆结构,其装设于地漏基座1内;

该磁推重力杠杆结构包括过水芯3、封水板4、配重块5及磁性连接结构6;

所述过水芯3内置于地漏基座1,且内设有一过水通道30;所述封水板4封盖于过水芯3底部,并与配重块5配合铰接于过水芯3底部边沿;所述封水板4上向过水通道30方向形成一导向密封凸起部40,该导向密封凸起部40的外径与过水通道30适配;所述导向密封凸起部40的外周还套设有密封件7,该密封件7为硅胶材质制成的密封件7,其作用于过水通道30内周壁;

所述磁性连接结构6分设于配重块5与过水芯3侧壁,且用于配重块5与过水芯3磁吸配合;

其中,所述配重块5靠近或远离过水芯3侧壁,联动铰接于过水芯3底部边沿的封水板4开启或密封盖合所述过水通道30。

更具体地,所述磁性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所述第一、第二磁性件62的极性相同,联动所述配重块5远离过水芯3侧壁,以使所述封水板4紧密盖合于所述过水通道30。

更具体地,所述磁性连接结构6包括第一磁性件61与第二磁性件62;所述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的极性相反,联动所述配重块5靠近所述过水芯3侧壁,带动封水板4远离所述过水通道30。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主要包括以下部件:地漏基座1、地漏面盖2、过水芯3、封水板4、配重块5、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及硅胶密封件7;

实际装配时,将第一磁性件61装设在配重块5,且将封水板4与配重块5相连,并一体铰接在过水芯3底部的边沿,使得配重块5能够带动封水沿铰接轴形成翻转联动;随后,将第二磁性件62设置在过水芯3外侧,且使第二磁性件62与第一磁性件61对应配合(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的极性可设置成相同或相反,根据应用场合而进行调节变更,若需要密封性更佳时,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的极性相同设置;若需要过水量更大时,则将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的极性设置成相反);其次,将硅胶密封件7套在封水板4上形成的导向密封凸起部40外缘;最后,将装设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过水芯3装入地漏基座1内,而后在下水接头8外周套设密封件7,也同样套入地漏基座1,再将过滤网9、地漏面盖2依序装设于地漏基座1,以完成整个装配过程;

使用时,如图1至图3所示,原始状态下,地漏基座1内过水芯3处于关闭状态,即封水板4在配重块5的作用下以及极性相同的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由于同极所产生的排斥力作用下,利用杠杆原理,使得封水板4主动与过水芯3闭合,即封水板4上硅胶密封件7与导向密封凸起部40密封封堵所述过水芯3的过水通道30;过水时,水流从地漏面盖2进入,经过滤网9、下水接头8后进入到过水芯3的过水通道30,此时由于水流的冲击力大于配重块5重力以及同极相斥所产生的推力时,封水板4脱离过水芯3底部,联动其上硅胶密封件7以及导向密封凸起部40也随之脱离,最终将水流冲过水通道30排出进入下进水管道;随着排水逐渐减小时,在配重块5与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配合所产生的相斥力与重力作用下,封水板4缓慢闭合封堵过水芯3;此为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同极相斥时的工作状态;

如图1、图2、图4所示,当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的极性相反时,则产生相互吸引力;工作原理与上述基本相同,此不再重复赘述,区别在于:水流从地漏面盖2进入,经过滤网9、下水接头8后进入到过水芯3的过水通道30,由于水流的冲击力大于配重块5的重力时,封水板4脱离过水芯3底部,联动其上硅胶密封件7以及导向密封凸起部40也随之脱离,此时,由于第一、第二磁性件61、62相互吸合,进而使得封水板4进一步开启,直至配重块5与过水芯3外侧向吸合,以达到封水板4开启最大化,进而实现排水面积最大化的效果,最终将水流冲过水通道30排出进入下进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具有磁推重力杠杆结构的地漏,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实现,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过水启闭且自封功能,同时利用磁性连接方式提升密封效果,防止污水防溢流至地面;本实用新型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使得配重块与过水芯外侧产生排斥力,配合所述配重块重力,更加有效提升封水板与过水芯底部的密封,提升密封稳定性与可靠性,防臭与防溢流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利用磁铁极性相反,产生的相互吸引力,使得配重块更好地与过水芯外侧相吸,即打开时能够最大限度的打开封水板,加速污水排出速度与过水量;本实用新型在封水板上形成导向密封凸起部,其与过水通道对应配合,使得污水与废水水不易从侧部返流,同时使得返流的水进一步推顶封水片,使其与过水芯底部贴合更紧密,防止废水返溢至地面;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硅胶制成的密封件,使得导向密封凸起部与过水芯底部贴合无缝隙,起到更加有效进行密封效果,提升隔绝臭气、异味的能力。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