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989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城市内涝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警装置,尤其是城市内涝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暴雨时汇流时间缩短,地表及河道径流量猛增,内涝灾害加剧。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铁、道路的下挖式立交通道的大量修建,一旦进水积涝,其损失巨大,因此需要水位测量自动报警装置。

现有的预警装置对既定的城市排水网络,可用明确的解析函数描述:城市内涝区域的积水模型、积涝模型,涉及的参数包括管道流量、暴雨强度、汇水面积、径流系数。由此可见现有的预警装置结构复杂且需要强大的上位机进行分析预判。然而实际运用中,管理者往往需要知道的是哪一个点出现了排水不畅或者是倒灌,从而调度排水作业,现有的预警装置不能发挥作用;另外,现有的预警装置由于结构复杂,其鲁棒性欠佳,一旦某个细节出现偏差,会影响整个排水网络情况的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鲁棒性优良的内涝预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城市内涝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水道井(广东地区俗称沙井)、监测装置和水位开关,所述下水道井为竖直设置的排水井,所述下水道井一侧设有进水口且另一侧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排水口的位置,所述下水道井的侧壁上设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底部设有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的最低点高于进水口的最高点,其作用是当进水口的进水速率高于排水口排水速率导致水位上涨超过进水口顶端时,水位开关闭合并启动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装置为水位监测仪,监测装置采用全密封高强度ABS材质,具有防水、防潮、防泥沙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开关包括硬质线管、开关主体、防水套和过滤板,所述开关主体通过竖直设置且内置电缆的硬质线管连接监测装置,所述防水套将开关主体以及硬质线管的下端套在内部,所述防水套为绝缘橡胶套,所述防水套的顶部成圆顶状,所述防水套的下端端面设置有过滤板。通过硬质线管可以将开关主体固定在某个位置,水位上涨后不会漂浮,防水套可以避免下水道顶部落下的水导致水位开关误报,过滤板则可以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开关主体,损坏开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装置通过有线收发装置或者无线收发装置连接有上位机,其作用是可以对整个排水网络进行监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排水口内壁均涂覆有橡胶层,其作用是提高润滑度,避免杂质附着在管壁上,加速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下水道井顶部设有配合下水道井的井盖,所述井盖采用混凝土井盖,其作用是避免屏蔽无线收发装置的无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排水水位差的下水道井,形成监测内涝的优良观测点;直接通过水位开关来判断内涝是否形成,摒弃了复杂的结构和数据分析,简单有效,而且由于结构简单鲁棒性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位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水道井;2、进水口;3、排水口;4、监测装置;5、水位开关;6、井盖;51、硬质线管;52、开关主体;53、防水套;54、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城市内涝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水道井1、监测装置4和水位开关5,所述下水道井1为竖直设置的排水井,所述下水道井1一侧设有进水口2且另一侧设有排水口3,所述进水口2的位置高于排水口3的位置,所述下水道井1的侧壁上设有监测装置4,所述监测装置4底部设有水位开关5,所述水位开关5的最低点高于进水口2的最高点,其作用是当进水口2的进水速率高于排水口3排水速率导致水位上涨超过进水口2顶端时,水位开关5闭合并启动监测装置4;

所述监测装置4为水位监测仪,监测装置4采用全密封高强度ABS材质,具有防水、防潮、防泥沙特性。

所述水位开关5包括硬质线管51、开关主体52、防水套53和过滤板54,所述开关主体52通过竖直设置且内置电缆的硬质线管51连接监测装置4,所述防水套53将开关主体52以及硬质线管51的下端套在内部,所述防水套53为绝缘橡胶套,所述防水套53的顶部成圆顶状,所述防水套53的下端端面设置有过滤板54。通过硬质线管51可以将开关主体52固定在某个位置,水位上涨后不会漂浮,防水套53可以避免下水道顶部落下的水导致水位开关5误报,过滤板54则可以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开关主体52,损坏开关结构。

所述监测装置4通过有线收发装置或者无线收发装置连接有上位机,其作用是可以对整个排水网络进行监管。

所述进水口2、排水口3内壁均涂覆有橡胶层,其作用是提高润滑度,避免杂质附着在管壁上,加速排水。

所述下水道井1顶部设有配合下水道井的井盖6,所述井盖6采用混凝土井盖,其作用是避免屏蔽无线收发装置的无线信号。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