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必须要对建筑桩进行载荷能力检测,通常的检测方法是在桩上方固定一横梁,在横梁与桩之间设置千斤顶,用千斤顶给桩施加压力,并检测其承压情况。这种检测桩基用的横梁通常都是巨大的工字钢,体积庞大、自重大、不便于运输,使用时需要利用大型起吊机将其吊装至预定位置,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该结构不仅方便运输和使用,同时还可提供较大的载荷,结构更加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它包括横梁和立柱,横梁的两端的下方均设有立柱,两立柱之间设有支撑杆,横梁与支撑杆之间设有腹丝,腹丝呈U型分布,腹丝的封闭端设置在横梁上,腹丝的开口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供所述移动轮嵌入匹配的轮腔,底座的两侧设有固定孔。
根据上述的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所述横梁的前后端面上均布有挂环I,支撑杆的前后端面上均设有挂环II,挂环I与挂环II相互交错分布;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之间的立柱上相对设有挂环III,腹丝的首端和末端均设有与挂环III相匹配的挂钩。
根据上述的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之间设有1~3条加强杆,加强杆上均布有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横梁和立柱,横梁的两端的下方均设有立柱,两立柱之间设有支撑杆,横梁与支撑杆之间设有腹丝,腹丝呈U型分布,腹丝的封闭端设置在横梁上,腹丝的开口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移动轮,移动轮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供所述移动轮嵌入匹配的轮腔,底座的两侧设有固定孔。结构中的支撑杆用于增加两立柱之间的牢固性,腹丝用于牵拉横梁和支撑杆,增加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安装使用过程中可通过移动轮方便地移动该检测装置,无需使用大型起吊机吊装,省时省力。
2. 该结构设计新颖,制作简单,运输方便,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桩荷载检测装置,它包括横梁1和立柱2,横梁1的两端的下方均设有立柱2,两立柱2之间设有支撑杆3,横梁1与支撑杆3之间设有腹丝4,腹丝4呈U型分布,腹丝4的封闭端设置在横梁1上,腹丝4的开口端固定在支撑杆3上,所述横梁的前后端面上均布有挂环I5,支撑杆的前后端面上均设有挂环II6,挂环I5与挂环II6相互交错分布;所述横梁与支撑杆之间的立柱上相对设有挂环III7,腹丝的首端和末端均设有与挂环III相匹配的挂钩8;所述立柱2的下端设有移动轮9,移动轮9的下方设有可拆卸的底座10,底座10的上方设有供所述移动轮嵌入匹配的轮腔,底座10的两侧设有固定孔11。
为了进一步增加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上述横梁1与支撑杆3之间设有1~3条加强杆12,加强杆上均布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用于约束腹丝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