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13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结构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建筑群拔地而起,建筑不断向地下空间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也迅猛发展,像蜘蛛网一样遍布城市每一个角落。而在地铁沿线施工的建筑群方案设计时经常用到大小坑形式的地下室。当这种类型基坑开挖时,必须确保离地铁较远处的大基坑的底板浇筑完成后,靠近地铁侧的小基坑才开始开挖。由于大基坑和小基坑之间的地下连续墙顶圈梁标高远低于土方开挖面标高,所以在大基坑完成后进行小基坑开挖的时候,需要在地下连续墙上浇筑挡土墙以防大基坑土方坍塌。

因为两个基坑开挖时间不同,结构出零时间也不相同,又经常碰到两个基坑分属不同施工单位施工,挡土墙顶标高又高于地下空间顶部结构,所以两个基坑中间隔着的挡土墙会造成大小基坑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无法连接,于是在挡土墙与地下空间顶部结构之间就会有施工缝存在。如果没有防水措施的话,就会导致地下空间严重渗水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地下空间的施工缝渗水漏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挡土墙以及浇筑在挡土墙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挡土墙和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之间具有施工缝,所述挡土墙的墙顶标高低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的标高,挡土墙的墙顶与所述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高于挡土墙墙顶标高的部分形成凹槽,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还包括止水条以及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防水顶盖,所述防水顶盖包括盖身及盖帽,盖身设置于盖帽下,所述止水条设置于凹槽的上部边缘以及防水顶盖盖帽的下部边缘,所述防水顶盖浇筑于凹槽及凹槽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的上部,其中,所述防水顶盖的盖身浇筑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还包括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植入挡土墙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连接钢筋露出头部并弯折,所述防水顶盖通过连接钢筋与挡土墙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浇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土墙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与防水顶盖浇筑接触的表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粗糙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土墙的墙顶标高低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的标高150mm-800mm。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还包括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包括墙体以及顶圈梁,所述挡土墙浇筑于地下连续墙的顶圈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两侧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基坑。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盖帽的宽度为600mm-1200mm。

进一步的,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盖帽的高度为100mm-3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由于在凹槽的上部边缘以及防水顶盖盖帽的下部边缘设置了止水条,并且通过设置防水顶盖,将可能渗水漏水的部位从地下空间顶部结构和挡土墙之间的竖向施工缝转化为地下空间顶部结构和防水顶盖之间的水平施工缝,从而提高了地下空间防水的性能,解决地下空间的施工缝渗水漏水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在施工时不需要变更原有的建筑结构,仅需在原有的建筑结构上浇筑防水顶盖即可,且施工工期灵活,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为挡土墙、2为地下空间顶部结构、3为止水条、4为防水顶盖、5为连接钢筋、6为地下连续墙的顶圈梁、7为地下连续墙的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施工缝的防水结构,包括挡土墙1以及浇筑在挡土墙1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挡土墙1和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之间具有施工缝,所述挡土墙1的墙顶标高低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的标高,挡土墙1的墙顶与所述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高于挡土墙1墙顶标高的部分形成凹槽(如果实际施工中,挡土墙1的墙顶标高高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的标高,那么可以先将挡土墙1的上部部分凿除,使其标高低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的标高),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还包括止水条3以及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防水顶盖4,所述防水顶盖4包括盖身及盖帽,盖身设置于盖帽下,所述止水条3设置于凹槽的上部边缘以及防水顶盖4盖帽的下部边缘,所述防水顶盖4浇筑于凹槽及凹槽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的上部,其中,所述防水顶盖4的盖身浇筑于所述凹槽内。采用本实施例的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由于在凹槽的上部边缘以及防水顶盖4盖帽的下部边缘设置了止水条3,并且通过设置防水顶盖4,将可能渗水漏水的部位从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和挡土墙1之间的竖向施工缝转化为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和防水顶盖4之间的水平施工缝,从而提高了地下空间防水的性能,解决地下空间的施工缝渗水漏水的问题。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水顶盖浇筑得更加牢固,提高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还包括连接钢筋5,所述连接钢筋5植入挡土墙1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连接钢筋5露出头部并弯折,所述防水顶盖通过连接钢筋5与挡土墙1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浇筑连接。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水顶盖浇筑得更加牢固,提高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土墙1以及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与防水顶盖4浇筑接触的表面为经过凿毛处理的粗糙表面。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水顶盖浇筑得更加牢固,提高施工缝的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挡土墙1的墙顶标高低于其两侧的地下空间顶部结构2的标高150mm-800mm。

本实施例适用于地铁沿线的建筑工程中采用大小基坑的方式施工时,因大小基坑公用地下连续墙并且浇筑于地下连续墙上的挡土墙与地下空间顶部结构之间存在施工缝的情况。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还包括地下连续墙,所述地下连续墙包括墙体7以及顶圈梁6,所述挡土墙浇筑于地下连续墙的顶圈梁6上。所述地下连续墙的两侧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基坑。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施工缝的防水结构中,所述盖帽的宽度为600mm-1200mm,高度为150mm-300mm。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