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0687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水工建筑物中,低水头电站发电厂房的蜗壳多采用混凝土蜗壳。而对于大型的混凝土蜗壳,由于结构跨度较大、灌浆不均匀等原因,常会出现结构裂缝。为避免出现结构裂缝,影响水电站的正常运行,需要在混凝土蜗壳上设置施工缝,进行分块分层浇筑。但设置施工缝后,施工缝处又容易发生泄漏、渗水,在工程实践中,对施工缝进行防渗水处理,要比对结构裂缝进行修复要容易得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从而达到便于施工,有效防渗的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包括蜗壳体和蜗壳体内形成的蜗壳流道,所述蜗壳体上预留有施工分缝,所述施工分缝为错缝布置,施工分缝缝面上设有若干插筋和键槽,施工分缝迎水侧还设有膨胀止水条,施工分缝缝面边缘还设置有接缝灌浆系统。
[0006]所述施工分缝为错缝布置,其错台宽度为I?2m。
[0007]所述插筋垂直于缝面,位于施工分缝上下边缘,并在缝面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
[0008]所述灌浆系统位于施工分缝上的插筋外侧,横向布置,包括一用于接缝处灌浆的软管结构。
[0009]所述膨胀止水条分别位于施工分缝的迎水侧边缘。
[0010]所述键槽位于施工分缝中部,位于两排插筋之间,设置在先浇筑的分块施工分缝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通过采用施工分缝结构,错缝施工,并在各处缝面间设置插筋、键槽、膨胀止水条等结构,一方面,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缝缝面能更好的结合,浇筑完成后蜗壳体能更好的形成整体,蜗壳体整体受力更加符合结构设计模型,各浇筑分块之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并避免因温度应力、结构不均匀等原因产生裂缝,另一方面,又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同时,通过灌浆系统进行后浇筑,该施工分缝结构的缝面处理简单,施工难度小,造价较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A施工分缝立面图;
[0015]图3为图2的B-B施工分缝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中:1_蜗壳体,2-施工分缝,3-键槽,4-插筋,5-灌浆系统,6-膨胀止水条,7-蜗壳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8]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包括蜗壳体I和蜗壳体I内形成的蜗壳流道7,所述蜗壳体I上预留有施工分缝2,所述施工分缝2为错缝布置,施工分缝2缝面上设有若干插筋4和键槽3,施工分缝2迎水侧还设有膨胀止水条6,施工分缝2缝面边缘还设置有接缝灌浆系统5。
[0019]所述施工分缝2为错缝布置,其错台宽度为I?2m。
[0020]所述插筋4垂直于缝面,位于施工分缝2上下边缘,并在缝面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使两分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也即是提高后浇筑分块与前浇筑分块之间的抗拉强度。
[0021]所述灌浆系统5位于施工分缝2上的插筋4外侧,横向布置,包括一用于接缝处灌浆的软管结构,作为水泥浆液的进、出浆管道,以便用纯水泥浆液对接缝处进行灌浆,填充施工分缝面,保证前后块混凝土良好结合。
[0022]所述膨胀止水条6分别位于施工分缝2的迎水侧边缘,以防止施工分缝2处发生渗漏。
[0023]所述键槽3位于施工分缝2中部,位于两排插筋4之间,设置在先浇筑的分块施工分缝2上,在施工分缝2浇筑后,部分混凝土填充到键槽3中,以提高前、后浇筑的两分块之间的抗剪切强度。
[0024]本技术方案主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施工:
[0025]第一步,根据水电站蜗壳体I结构尺寸确定蜗壳分块数量,以便确定施工分缝2的位置和高程;
[0026]第二步,确定蜗壳浇筑的分层高度和错台宽度;
[0027]第三步,在先完成浇筑的分块施工分缝2缝面上设置键槽3,安装插筋4。
[0028]第四步,在完成先浇筑混凝土分块后,在缝面上的插筋4外侧横向布置接缝灌浆系统5,在施工分缝2迎水侧竖向布置膨胀止水条6。
[0029]第五步,在完成布置键槽3、插筋4、灌浆系统5以及膨胀止水条6的布置后,进行后浇筑块的施工;以灌浆系统5为界,对后浇筑分块分层浇筑,形成水平方向的施工分缝。对水平方向上的施工分缝处理方法同上。
[0030]第六步,启动灌浆系统5,对各施工分缝2进行灌浆,使混凝土填满各施工分缝,同时填满键槽3,常温凝固后完成施工。
[0031]实施例
[0032]将上述技术方案运用于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河床式厂房施工中,由于该河床式厂房蜗壳尺寸达到长X宽X高=34.6mX29mX 21m,且为非均匀结构,为避免混凝土蜗壳体因温度变化等原因出现裂缝,采用了分层、分块的浇筑方式,在水平面上设置了两条竖向的施工缝,并错缝布置,在施工分缝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分缝缝面上布置若干插筋,在每两排插筋之间设置键槽,施工分缝迎水侧设膨胀止水条,施工分缝缝面边缘设接缝灌浆系统。从现场来看,混凝土蜗壳的缝面结构处理整体效果良好。
【主权项】
1.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包括蜗壳体(I)和蜗壳体(I)内形成的蜗壳流道(7),所述蜗壳体(I)上预留有施工分缝(2),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分缝(2)为错缝布置,施工分缝(2)缝面上设有若干插筋(4)和键槽(3),施工分缝(2)迎水侧还设有膨胀止水条¢),施工分缝(2)缝面边缘还设置有接缝灌浆系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分缝(2)为错缝布置,其错台宽度为I?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筋(4)垂直于缝面,位于施工分缝(2)上下边缘,并在缝面水平方向上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系统(5)位于施工分缝(2)上的插筋(4)外侧,横向布置,包括一用于接缝处灌浆的软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止水条(6)分别位于施工分缝(2)的迎水侧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槽(3)位于施工分缝(2)中部,位于两排插筋(4)之间,设置在先浇筑的分块施工分缝⑵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床式水电站厂房混凝土蜗壳施工缝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蜗壳体和蜗壳体内形成的蜗壳流道,所述蜗壳体上预留有施工分缝,所述施工分缝为错缝布置,施工分缝缝面上设有若干插筋和键槽,施工分缝迎水侧还设有膨胀止水条,施工分缝缝面边缘还设置有接缝灌浆系统。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施工分缝结构,错缝施工,并在各处缝面间设置插筋、键槽、膨胀止水条等结构,一方面,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分缝缝面能更好的结合,浇筑完成后蜗壳体能更好的形成整体,各浇筑分块之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切强度,另一方面,又具有良好的止水效果。
【IPC分类】E02B3/16
【公开号】CN204940206
【申请号】CN201520721374
【发明人】陈小东, 雷声军, 金健, 李社凤, 王明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