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1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边坡支挡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边坡分段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水利水电、交通、矿山、国防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大型边坡的加固问题。由于大型边坡滑坡推力非常大,若只采用一段式的支档,则对于支档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极高,实际设计与施工时均难以实现;若采用常规的分段支档,每段支档结构仅对于本段内的边坡起到支档作用,使得各个支档段相对独立,这种支档形式通常需要多段支档,造价成本相对较高。如何通过一种成本低廉,结构形式简单,施工过程安全的支档结构,来解决大型边坡的支档问题,是边坡治理问题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解决大型边坡的支档问题,同时确保该加固结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施工过程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案为: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包括深埋抗滑桩,全埋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所述深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中部,埋深率在35%-54%之间,嵌入完整基岩深度不低于4米;所述全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前沿,嵌入完整基岩深度不低于4米;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于边坡前沿的坡面上,并锚固于完整基岩上,锚固长度依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

所述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均为矩形截面嵌岩桩。

所述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的平面布置呈交错布置状。

深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中部的完整基岩上,埋深率(桩顶埋深深度与滑体厚度的比值)在35%-54%之间;全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前沿的完整基岩上。当深埋抗滑桩埋深率为35%时,该抗滑桩受到桩身背后全部滑坡推力的80%,剩余的20%滑坡推力将由嵌固于边坡前沿的全埋抗滑桩承受,即全埋抗滑桩将承受自身桩后与深埋抗滑桩桩身前的全部滑坡推力和深埋抗滑桩桩身后剩余的20%滑坡推力;当埋深率为54%时,深埋抗滑桩受到桩身后全部滑坡推力的60%,剩余的40%滑坡推力将由全埋抗滑桩承受,即全埋抗滑桩将承受自身桩后与深埋抗滑桩桩身前的全部滑坡推力以及深埋抗滑桩桩身后剩余的40%滑坡推力;当埋深率在35%-54%之间时,可以通过线性内插得到深埋抗滑桩与全埋抗滑桩之间滑坡推力的分配。深埋抗滑桩与全埋抗滑桩均为矩形截面,且嵌入完整基岩深度均不低于4米。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在平面布置上,呈现交错布置。预应力锚索设置于边坡前沿的坡面上,对于边坡坡面起到护坡作用,并锚固于完整基岩,锚固长度依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挡结构包括深埋抗滑桩,全埋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三个主要部分,深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中部,全埋抗滑桩嵌固于边坡前沿,截面均为矩形截面,嵌固于完整基岩的深度不小于4米。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在平面上的布置呈交错布置。边坡前沿坡面上设置预应力锚索,并锚固于完整基岩上,锚固长度依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对于大型边坡,由于滑坡推力较大,深埋抗滑桩只承受桩后部分滑坡推力,该部分的剩余滑坡推力由全埋抗滑桩承受,通过调整深埋抗滑桩埋深深度可以对于边坡整体滑坡推力进行分配,使得深埋抗滑桩和全埋抗滑桩共同协调工作,达到共同治理边坡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多段式抗滑桩支档结构,各桩之间相对独立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各个抗滑桩的支档效果;同时通过合理的滑坡推力分配,可以减少抗滑桩的分段支档数量,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边坡两段式深埋抗滑桩支档结构,包括深埋抗滑桩1,全埋抗滑桩2,预应力锚索3。如图2所示,所述深埋抗滑桩1和全埋抗滑桩2的平面布置呈交错布置状。

在需要支护边坡的中部进行深埋抗滑桩1的施工,深埋抗滑桩1为矩形截面嵌岩桩,钢筋混凝土结构,嵌固于边坡中部以支挡桩身背后的滑坡推力,桩体嵌岩深度不低于4米。深埋抗滑桩1浇筑完毕后,由于埋深率的原因,桩顶顶部与地表之间产生空隙,该空隙采用低标号的素混凝土浇筑填平。

深埋抗滑桩1施工养护完毕后,在支护边坡的前沿进行全埋抗滑桩2的施工,全埋抗滑桩2同样为矩形截面嵌岩桩,桩体嵌岩深度不低于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全埋抗滑桩2施工养护完毕后,在边坡前沿坡面上进行预应力锚索3的施工,锚固长度根据实际工程计算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