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81阅读:898来源:国知局
挡土墙砌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绿化功能的挡土墙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挡土墙所采用砌块的形状多种多样,其中,自嵌式混凝土砌块作为后起之秀,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速,造价省,因此,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自嵌式混凝土砌块,通过单排砌块一层一层地错位干垒,上层砌块与下层砌块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嵌套,限制砌块水平位移,因此无需浆料和锚栓,便可干砌形成挡土墙。但是,目前的砌块结构较为单一,无法种植植物,导致墙面的绿化面积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挡土墙砌块,以提高墙面的绿化面积,同时增强挡土墙与土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砌块包括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所述纵向面板的一侧边缘与斜向面板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之间呈锐角,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的连接边缘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连接面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填土空间;所述斜向面板的顶部沿着板面方向延伸,从而使斜向面板的顶部突出于所述连接面板;

所述纵向面板上开设有通土洞,所述斜向面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通土洞、过水孔均与填土空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板呈凹字型,该凹字型连接面板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斜向面板、纵向面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字型连接面板的侧壁由内至之外逐渐变窄,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斜向面板相连的侧壁长于与所述纵向面板相连的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孔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斜向面板与连接面板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土洞的形状为拱形,和/或所述过水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面板的顶部向外凸起形成插口,所述纵向面板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承口,所述插口能够插入承口中,用于使所述纵向面板沿着纵向堆叠。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挡土墙砌块不但可以增加墙面的绿化面积,还能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牢固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能增强挡土墙与土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度。该挡土墙砌块方便组装和生产制造,并且可拆装重复使用,使用年限增加;同时也减少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对现场环境影响破坏非常小,基本上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路面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的后视图;

图4为图2中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沿着水平方向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沿着竖直方向堆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砌块包括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所述纵向面板的一侧边缘与斜向面板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之间呈锐角,纵向面板和斜向面板的连接边缘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连接面板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填土空间;所述斜向面板的顶部沿着板面方向延伸,从而使斜向面板的顶部突出于所述连接面板;所述纵向面板上开设有通土洞,所述斜向面板上开设有过水孔,所述通土洞、过水孔均与填土空间连通。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挡土墙砌块的立体结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挡土墙砌块包括纵向面板1和斜向面板2,所述纵向面板1的一侧边缘与斜向面板2的一侧边缘固定连接,且纵向面板1和斜向面板2之间呈锐角。进一步地,所述纵向面板1和斜向面板2的连接边缘的两侧边缘分别通过连接面板3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填土空间。所述填土空间可以填充土壤,并在土壤中种植植物,从而达到提高墙面绿化面积的效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由于纵向面板1与斜向面板2呈锐角,使得填土空间由底至顶逐渐变大,既有利于施工人员施工、种植,也利于土壤收集雨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斜向面板2的顶部沿着板面方向延伸,从而使斜向面板2的顶部突出于所述连接面板3。该突出于连接面板的部位可以有效阻挡填土空间内的土壤掉落,也可以避免填土空间过于密闭,使填土空间与周围环境可以进行有效流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纵向面板1上开设有通土洞4,所述通土洞4与填土空间连通,从而使填土空间内的土壤可以与纵向面板1后面的土壤进行养分交换,防止填土空间内的土壤过于密闭。另外,所述通土洞4的设置也能够增强挡土墙与土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度。进一步地,所述斜向面板2上开设有过水孔5,所述过水孔5与填土空间连通,因此,填土空间内多余的水分即可以通过该过水孔排除,从而提高挡土墙的疏水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面板3呈凹字型,该凹字型连接面板3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斜向面板2、纵向面板1相连,提高了连接面板3与斜向面板2、纵向面板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该挡土墙砌块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在施工时,挡土墙砌块按照如图6所示的方式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堆叠,相连的连接面板3之间形成浇筑凹槽7,所示浇筑凹槽7内可以浇筑混凝土,也可以进一步在混凝土中插入钢筋,从而提供挡土墙砌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堆砌牢固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凹字型连接面板3的侧壁由内至之外逐渐变窄,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斜向面板2相连的侧壁长于与所述纵向面板1相连的侧壁,以便于施工时浇筑混凝土。优选地,所述连接面板上3开设有若干个通孔6,所述通孔6用于吊装,在吊装时作为吊装孔使用,用于连接吊装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过水孔5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斜向面板2与连接面板3的连接处,以使填土空间内多余的雨水可以快速流出。可选地,所述通土洞4的形状为拱形,和/或所述过水孔5的形状为长方形,以方便挡土墙内外的水循环生态,让土壤能吸收水分,同时通过两个长方形过水孔5排除多余的水分,保持水土平衡,滋养植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面板1采用承口、插口的拼接方式安装而成。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纵向面板1的顶部向外凸起形成插口8,所述纵向面板1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承口9,所述插口8能够插入承口9中,用于使所述纵向面板1沿着纵向堆叠,如图7所示。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砌块能够使产品的生产和安装过程更加方便、简单。该挡土墙砌块方便组装和生产制造,并且可拆装重复使用,使用年限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土墙砌块采用承插口进行对接,不仅安装方式简便,节约造价,还能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口8由底至顶逐渐变窄,相应地,所述承口9由底至顶逐渐,从而使插口8能够牢固地插入承口9中,减少移位发生的可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挡土墙砌块不但可以增加墙面的绿化面积,还能保证挡土墙的稳定性、牢固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能增强挡土墙与土体之间的结合牢固度。该挡土墙砌块方便组装和生产制造,并且可拆装重复使用,使用年限增加;同时也减少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周期,对现场环境影响破坏非常小,基本上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路面环境。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