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装配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8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双臂装配式挡土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土墙,尤其涉及一种双臂装配式挡土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物支挡结构中,挡土墙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砌筑类挡土墙和浇筑类挡土墙,这两类挡土墙虽然能够发挥基本的挡墙功能,但是砌筑类挡土墙传统挡土墙砌筑时耗费劳动力较多,且施工效率低下,坚固性不足。而浇筑类挡土墙,结构需要现场浇筑和养护,滞缓工程的整体进度;而且现场浇筑混凝土挡土墙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它还具有施工效率高、坚固性好、抗倾覆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臂装配式挡土墙,包括悬臂式挡墙,所述的悬臂式挡墙包括多个截面为L型的挡墙单元及连接机构;挡墙单元的底部横板安装在地基上,朝向填土;挡墙单元的竖板上设有多个泄水孔;相邻的两个挡墙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上述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中,所述的连接机构为扶臂式挡墙,扶臂式挡墙包括底板、连接板及凸榫,所述的底板垂直于连接板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的凸榫垂直于底板与底板连接;扶臂式挡墙设置在相邻的两挡墙单元的拼接缝处,凸榫插装在地基上的凹槽内,连接板与相邻的两挡墙单元连接。

上述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中,所述的底板和连接板之间设有扶臂;扶臂为一直角三角形的筋板。

上述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中,所述的挡墙单元和扶臂式挡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上述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中,所述的悬臂式挡墙的内侧设有反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双臂装配式挡土墙属于装配式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施工过程机械化程度高,既解放了人力又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双臂装配式挡土墙预制和施工的过程还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在悬臂式挡墙的外侧设有扶壁式挡墙,填土的侧压力先传递到悬臂式挡墙,再传递到外侧扶壁式挡墙,依靠悬臂式挡墙和扶壁式挡墙共同的抗倾覆和抗滑移能力保持平衡,抗倾覆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悬臂式挡墙1,所述的悬臂式挡墙1长15m,高3m;包括5个截面为L形的挡墙单元11和4个扶臂式挡墙2。所述的挡墙单元11的底部横板112安装在地基4上,朝向填土6。挡墙单元11的竖板111上设有一列直径为4cm的泄水孔12。相邻的两个挡墙单元11之间通过扶臂式挡墙2连接。

所述的扶臂式挡墙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挡墙单元11的拼接缝处,扶臂式挡墙2包括底板22、连接板21及凸榫23,所述的底板22垂直于连接板21与连接板21的底部连接,底板22和连接板21之间设有扶臂24。所述的凸榫23垂直于底板21与底板21连接,凸榫23朝向挡墙单元11的侧面与连接板21朝向挡墙单元11的侧面平齐。扶臂式挡墙2的凸榫插装在地基4上的凹槽41内,连接板21与相邻的两个挡墙单元11通过螺栓3连接。所述的扶臂24为一直角三角形的筋板。

挡墙单元11及扶臂式挡墙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挡墙单元11的尺寸为:竖板111:长3m×高3m×厚25cm、横板112:长3m×宽2m×厚30cm。扶臂式挡墙2的尺寸为:连接板21:长1m×高3m×厚25cm;底板22:长2m×宽1m×厚30cm;凸榫23:长1m×高40cm×厚30cm;扶臂24:长2m×高2.5m×厚30cm。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预制挡墙单元11和扶臂式挡墙2,与此同时对地基4进行现场处理。然后将预制的挡墙单元11和扶臂式挡墙2运至现场进行拼接,拼接时,先将两个挡墙单元11靠近地基4上的凹槽41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然后将扶臂式挡墙2设置在两个挡墙单元拼接缝处,其凸榫23插装在地基4上的凹槽41内,其连接板21分别与两个挡墙单元11连接。连接完成后进行下一挡墙单元11的连接,直至完成。所有挡墙单元11拼接完成后,对螺栓3连接裸露部分用混凝土层包裹保护,然后在悬臂式挡墙1内侧进行反滤层5的施工和填土6回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