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46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便携式铁塔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有些特殊的地区,比如拆迁冻结区或山区,由于场地狭小等原因的限制,安装传统便携式铁塔所必须的吊车无法入场,造成已有的铁塔基础无法运抵现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现场浇筑整体基础,然后再安装铁塔的方式。但是,采用现浇整体基础结构的传统铁塔,区域拆迁后塔基础无法搬迁,必然造成浪费。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便于拆装的铁塔与基础配合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难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基础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以为铁塔提供良好的支撑,并便于拆卸运输。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包括:

塔身;

塔身的底部与型钢底座上部可拆卸连接;

型钢底座的下部具有多个混凝土配重块;

任一混凝土配重块均具有多个预埋螺栓及吊环;

预埋螺栓与型钢底座通过紧固件紧固为一体;

其中,所述型钢底座的上部还与侧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撑杆的另一端与塔身固定连接。

上述的铁塔中,型钢底座、塔身及侧撑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塔身为正多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塔身为三角形、正方形或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块包括钢槽,钢槽与预埋螺栓及吊环固定连接;

钢槽上部为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型钢为水平设置的工字钢,预埋螺栓将工字钢的上下翼缘贯穿并紧固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低于所述预埋螺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低于所述吊环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单体配重块的质量远小于整体基础的质量,使得型钢底座、配重块和塔身均可拆卸,且便于运输,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填补了特定场景下建站困难的问题。

(2)通过侧撑杆来保证塔身高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图中:1、塔身,2、侧撑杆,3、型钢底座,4、混凝土配重块,5、钢槽,6、吊环,7、预埋螺栓,8、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具有新型基础结构的铁塔,其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

钢结构的塔身1,塔身1的侧部与多个天线支臂固定连接;

塔身1的底部与水平设置的型钢底座3上部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塔身1垂直于型钢底座3,且所述塔身1的侧部被侧撑杆2支撑,侧撑杆2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型钢底座3上。在侧撑杆2的作用下,塔身1、侧撑杆2和型钢底座3形成三角形稳固结构,提高整体强度及可靠性。

所述型钢底座3的下部,具有多个混凝土配重块4,每个混凝土配重块4均包括位于底部的钢槽5,钢槽5与预埋螺栓7和吊环6固定连接,钢槽5上部具有现浇的混凝土层8,混凝土层8的厚度同时低于预埋螺栓7的高度及吊环6的高度。

所述型钢底座3为工字钢,因为其水平设置,所以其两侧的翼缘也为水平设置。从提高整体性的角度考虑,预埋螺栓7将工字钢的翼缘贯穿,并通过螺栓紧固为一体,使得型钢底座3和混凝土配重块4形成了一个整体。

作为较佳的选择,所述塔身1应当是正多边形结构,塔身1为多边形钢结构塔架,塔身主材可采用圆管、角钢或者格构式钢结构构件,辅材及斜材一般采用角钢,使其可以分为多节,便于运输与拆装。

于施工现场时,先布置好钢槽5并浇筑混凝土,钢槽5作为混凝土模板,浇筑后不拆模,与凝固后的混凝土层8共同形成混凝土配重块4,保持搬运时的整体性。每个混凝土配重块4还设有两个吊环6,便于搬运,随后按照型钢底座3、塔身1及侧撑杆2的顺序将铁塔整体安装好即可。

在达到预期使用目的后,因为每个部分均为螺栓连接,所以便于拆卸运输,并能够二次利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