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62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确定桩位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原理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施工中往往采用群桩(正方形、梅花形、正三角形)布置,用以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而水泥搅拌桩的桩位偏差将影响地基的加固效果,造成局部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在现有的水泥搅拌桩施工中,桩位一般采用挂线加尺量的方法放出各个桩位的中心位置,插入竹签作为标记。而机械操作人员处于驾驶室时,由于水泥搅拌桩机械构造复杂的原因,无法直观地看到钻杆下方的桩位,往往需要在桩机前方安排专人负责指挥,更有甚者无专人指挥,机械操作人员仅凭感觉判断桩的大概位置,造成桩位偏差严重;且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泥浆翻浆现象,将周围几根桩的桩位覆盖,基本无法定位。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28d需进行检测,如桩位偏差较大时,需在原桩位附近补桩;在实际工程中,也存在因为桩位偏差补桩的现象,既浪费材料又延误工期,且机械进出场费用昂贵,因此,补桩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该装置能够使桩机的操作人员快速精确地确定桩机钻杆下方每根所需施工的水泥搅拌桩的桩位。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包括安装在桩机底盘上部的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前后两根固定杆、左右两根中间调节杆和四根侧部调节杆,所述固定杆沿桩机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且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与桩机的宽度相等,位于前部的所述固定杆与桩机钻杆的距离与桩间距相等,前后两根所述固定杆通过左右两根所述中间调节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杆垂直,前后两根所述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为两倍桩间距,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侧部调节杆,所述侧部调节杆的长度为L1=2a-B/2,其中a为桩间距,B为桩机宽度,在所述侧部调节杆的外端悬挂有吊锤。

所述中间调节杆采用伸缩套管结构。

所述侧部调节杆可伸缩地插装在所述固定杆内。

所述吊锤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吊锤定位桩位,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简便、造价和使用成本低,定位吊锤位置醒目,桩机操作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吊锤位置,节省了桩机指挥人员,同时大大提高了桩位的精准度,用于水泥搅拌桩桩位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搅拌桩呈正方形布置时应用本实用新型定位的示意图;

图3为搅拌桩呈梅花形布置时应用本实用新型定位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中间调节杆;3、侧部调节杆;4、吊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用于水泥搅拌桩机确定桩位的装置,包括安装在桩机底盘上部的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前后两根固定杆1、左右两根中间调节杆2和四根侧部调节杆3,所述固定杆1沿桩机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且所述固定杆1的长度与桩机的宽度相等,位于前部的所述固定杆1与桩机钻杆的距离与桩间距相等,前后两根所述固定杆1通过左右两根所述中间调节杆2连接在一起,所述中间调节杆2与所述固定杆1垂直,前后两根所述固定杆1之间的距离L2为两倍桩间距,在所述固定杆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所述侧部调节杆3,所述侧部调节杆3的长度为L1=2a-B/2,其中a为桩间距,B为桩机宽度,在所述侧部调节杆3的外端悬挂有吊锤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调节杆2采用伸缩套管结构。所述侧部调节杆3可伸缩地插装在所述固定杆1内。所述吊锤4距离地面的高度以10-20cm为宜。

桩机移机至下一根桩位施工时,操作人员仅需将四个吊锤4中左侧的2个吊锤或者右侧的2个吊锤对准已经插好竹签的桩位,就能保证钻杆处于桩位的中心处。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