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泥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160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泥土管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领域,特指一种混泥土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混泥土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在高速公路、高层建筑以及港口等工程领域中对于混泥土管桩的需求也变得日趋广泛,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一部分管桩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圆形实心截面的管桩其与土壤只存在桩侧摩擦阻力,桩侧摩擦阻力所提供的承载力有限,不能满足一些大型工程的要求。

2.大部分管桩的钢筋笼为纯预应力钢筋的结构,若需要满足较高的抗震等级或者对抗弯抗剪能力要求较高时,需要增加预应力钢筋,成本相对来说就会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少,承载能力大,且能满足较高抗震等级以及抗弯抗剪能力高的混泥土管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泥土管桩,包括混泥土管桩桩体,以及设置在混泥土管桩桩体内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为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相结合的结构,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纵轴方向开设有贯穿整个混泥土管桩桩体的中心通孔,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外周成型若干有环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沿混泥土管桩桩体轴向延伸且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所述非预应力钢筋间隔设置在 两根预应力钢筋之间,所述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外侧由箍筋焊接或绑扎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组以并筋形式沿混泥土管桩桩体轴向延伸且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所述并筋组外侧由箍筋焊接或绑扎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并筋包括两根相同的钢筋并在一起的形式或者两根不同的钢筋并在一起的形式。

优选地,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承插孔,所述承插孔以中心通孔为轴心呈环形分布,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承插孔相适配的插杆。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包括上坡面和两个倒角面,所述两个环形凸起间距为800-1500mm。

优选地,所述上坡面的长度为500-1200mm。

优选地,所述倒角面的竖直高度为10-50mm,横向长度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混泥土管桩开设有贯穿整个混泥土管桩桩体的中心通孔,通过中心通孔跟土壤的接触,增大了管桩的桩侧摩擦阻力,提高了单个管桩的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混泥土管桩桩体外周的环形凸起,为管桩提供了桩端摩擦阻力,进一步提升了单个管桩的承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笼为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相结合的结构,增加了管桩抗弯抗剪能力,适用于抗震等级较高的结构,同时, 由于非预应力钢筋的成本较预应力钢筋的比较低,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来说也相对划算。

4.本实用新型的管桩与管桩之间的连接为机械连接,结构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混泥土管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泥土管桩标注图。

图3为钢筋笼实施例1混泥土管桩B-B的截面图。

图4为钢筋笼实施例2第一种情况混泥土管桩B-B的截面图。

图5为钢筋笼实施例2第二种情况混泥土管桩B-B的截面图。

图6为混泥土管桩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含义:

1-混泥土管桩桩体,2-钢筋笼,3-预应力钢筋,4-非预应力钢筋,5-中心通孔,6-环形凸起,7-箍筋,8-承插孔,9-插杆,10-上坡面,11-倒角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混泥土管桩,包括混泥土管桩桩体1,以及设置在混泥土管桩桩体1内的钢筋笼2,所述钢筋笼2为预应力钢筋3和非预应力钢筋4相结合的结构,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1纵轴方向开设有贯穿整个混泥土管桩桩体1的中心通孔5,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1外周成型若干有环形凸起6。通过中心通孔5以及环形凸起6的设计让混泥土管 桩跟土壤的接触面积得到增大,提高了桩侧摩擦阻力和桩端摩擦阻力,达到提升单个混泥土管桩承载能力的效果。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笼2的第一种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2包括若干根沿混泥土管桩桩体1轴向延伸且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3和非预应力钢筋4,所述非预应力钢筋4间隔设置在两根预应力钢筋之3间,所述预应力钢筋3和非预应力钢筋4外侧由箍筋7焊接或绑扎在一起。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筋笼2的第二种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钢筋笼2包括若干组以并筋形式沿混泥土管桩桩体1轴向延伸且环形分布的预应力钢筋3和非预应力钢筋4,所述并筋组外侧由箍筋7焊接或绑扎在一起。所述并筋包括两根相同的钢筋并在一起的形式或者两根不同的钢筋并在一起的形式

如图4所示的钢筋笼结构为预应力钢筋3和非预应力钢筋4组合的并筋形式。

如图5所述的钢筋笼结构为两根预应力钢筋3或者两根非预应力钢筋4组合的并筋形式,并且不同并筋组互相间隔设置。

如图6所示,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1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承插孔8,所述承插孔8以中心通孔5为轴心呈环形分布,所述混泥土管桩桩体1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承插孔8相适配的插杆9。通过承插孔8和插杆9的设计,可以让两根混泥土管桩以机械连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且在两根混泥土管桩的结合面上涂油环氧树脂,可以防止机械连接结构的腐蚀。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环形凸起包括上坡面10和两个倒角面11,

优选地,所述两个环形凸起6间距L4为800-1500mm。

优选地,所述上坡面10的长度L1为500-1200mm。

优选地,所述倒角面11的竖直高度L3为10-50mm,横向长度L2为40-60mm。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