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068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绿化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化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屋面技术隔热性能差,混凝土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易开裂,收缩性能大,温度裂缝易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化屋顶结构,绿化环保,隔热效果好,绿化屋面美观,同时充分利用雨水浇灌,节约用水且能循环利用,通过种植土隔热,改善屋面环境,减少温差,避免温度裂缝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化屋顶结构,包括沿着屋顶的边缘和楼梯周围设置的天沟、设于屋顶的楼梯一侧的雨水收集池和溢流式浇灌池,所述天沟的两端均与雨水收集池连通,天沟以1/200-1/100的坡度朝雨水收集池方向低斜设置,所述溢流式浇灌池位于天沟的内侧,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管道连接至溢流式浇灌池,所述天沟内侧的屋面铺设有透水板,所述透水板上铺设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有植物,所述种植土上铺设有呈倒T字形结构的碎石路面或铺砖路面,倒T字形结构的碎石路面或铺砖路面的纵向部分与屋顶楼梯连接,横向部分与屋顶楼梯相对,在横向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种植土中埋设有喷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沟的外围是墙体结构,所述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基础、位于墙体基础内侧的第一找平层、位于第一找平层内侧的第一防水层、位于第一防水层内侧的防水保护层;所述屋顶包括楼面板、位于楼面板表面的第二找平层、位于第二找平层表面的第二防水层、位于第二防水层表面的第一保护层、位于第一保护层表面的保温层和位于保温层表面的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与第二防水层连接为一体,所述透水板位于第二保护层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水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均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所述墙体结构的防水层和屋顶的防水层为涂刷型或防水卷材型,所述屋顶的第一保护层为0.5mm的塑料薄膜或玻璃纤维,所述保温层为挤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收集池连接有溢流管,溢流管贯穿墙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收集池连接自来水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绿化屋顶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绿化环保,隔热效果好,绿化屋面美观,同时充分利用雨水浇灌,节约用水且能循环利用,通过种植土隔热,改善屋面环境,减少温差,避免温度裂缝产生。

(2)防水、隔热效果好。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绿化屋顶结构的平面图。

图2为绿化屋顶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2,所述的绿化屋顶结构包括沿着屋顶的边缘和楼梯周围设置的天沟1、设于屋顶9的楼梯2一侧的雨水收集池3和溢流式浇灌池4,所述天沟1的两端均与雨水收集池3连通,天沟1以1/200-1/100的坡度朝雨水收集池3方向低斜设置,可以使雨水收集到雨水收集池3内,也在浇水过湿的情况下渗透下去并通过透水板5流向天沟1的水收集到雨水收集池3内。所述溢流式浇灌池4位于天沟1的内侧,所述雨水收集池3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管道连接至溢流式浇灌池4,所述天沟1内侧的屋面铺设有透水板5,所述透水板5上铺设有种植土6,所述种植土6上种有植物,所述种植土6上铺设有呈倒T字形结构的碎石路面或铺砖路面7,倒T字形结构的碎石路面或铺砖路面7的纵向部分与屋顶的楼梯2连接,横向部分与屋顶的楼梯2相对,在横向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种植土中埋设有喷水管10,可对植物进行灌溉。所述天沟1的外围是墙体结构8,所述墙体结构8包括墙体基础8a、位于墙体基础8a内侧的第一找平层8b、位于第一找平层8b内侧的第一防水层8c、位于第一防水层8c内侧的防水保护层8d,从而墙体结构8的防水效果好。所述第一防水层8c为涂刷型或防水卷材型,涂刷型包括水泥基和聚氨酯。所述防水保护层8d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所述防水保护层8d延伸至水沟表面。所述溢流式浇灌池4的高度比种植土6高1米,从而水头压力为1m,使得溢流式浇灌池4内的水可以顺利通过喷水管10进行喷洒灌溉。水泵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固定时间抽水,使得溢流式浇灌池4固定时间灌溉,溢流式浇灌池4内有感应探针,感应探针用于感应溢流式浇灌池4内的水深。所述雨水收集池3连接有溢流管11,溢流管11贯穿墙体结构8,用于排走雨水收集池3内过多的水,溢流管11略低于天沟,避免多余的雨水泡死植物。雨水收集池3还可以连接自来水管道,在没有雨水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来水进行灌溉。

所述屋顶9包括楼面板9a、位于楼面板9a表面的第二找平层9b、位于第二找平层9b表面的第二防水层9c、位于第二防水层9c表面的第一保护层9d、位于该第一保护层9d表面的保温层9e和位于该保温层9e表面的第二保护层9f,所述透水板5位于第二保护层9c的表面,从而屋顶9的防水、隔热效果好。所述第二防水层9c与第一防水层8c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防水层9c为涂刷型或防水卷材型,涂刷型包括水泥基和聚氨酯。所述第一保护层9d为0.5mm的塑料薄膜或玻璃纤维。所述防水保护层8d的末端与第一保护层9d相接。所述保温层9e为挤塑板。第二保护层9f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