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17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水龙头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老式社区及住宅、早期建设的楼房或小区家庭内的水龙头是直接挂装在墙壁上,原因是建房子时水管安装在墙里面,且只有冷水管(即常温水管),如果更换成有带过滤的龙头,则可以有效提高饮水质量,但市面上现有带过滤的龙头大多连接软管、及冷热水的管相接,这样更换时需要改动多,麻烦且不方便。

市场上有一种带过滤的龙头,滤芯置于上方,具体是安装在墙壁与出水管之间,缺陷如下:如果直接和墙壁水管接口旋接,因承载重、不均衡,挂接时有失重的感觉;另外,滤芯位于出水管后面,后续更换过滤装置时因滤芯是夹在出水管和墙中间,旋转滤芯的空间受到限制,更换费力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将过滤装置置于龙头下方且结合为一体,具有结构合理、更换滤芯方便、外型美观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过滤装置、水阀及出水管,龙头本体一侧设有进水口以与墙壁管口旋接,龙头本体另一侧设有水阀接口以安装水阀,龙头本体顶部出水口连接出水管,龙头本体底部过滤口连接过滤装置,所述进水口进水依次经过水阀、过滤装置、返回到龙头本体内并由出水管排出过滤水。

进一步,所述龙头本体内过滤接口与出水口设有直通水路以使过滤水向外排出。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与龙头本体结合形成外形呈管状结构,龙头本体侧进水口与水阀接口的夹角α,90°≤α≤180°。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滤芯及滤壳,滤壳置于滤芯外侧并与龙头本体的过滤接口连接,滤壳与滤芯之间及滤芯内形成过滤流道,过滤流道的入口通过接管与水阀接口相通,滤芯顶部中心形成过滤出口并与龙头本体内的直通水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墙壁出水管的挂式连接,使用时直接将水龙头进水端与墙壁水管旋接,水龙头的过滤装置安装在龙头本体及出水管下面,距离墙壁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更换滤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一种壁挂式滤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过滤装置2、水阀3及出水管4,龙头本体1后侧面设有进水口11以与墙壁管口旋接,龙头本体1一侧设有水阀接口以安装水阀3,龙头本体1顶部出水口连接出水管4,龙头本体1底部过滤口连接过滤装置2,所述进水口11进水依次经过水阀3、过滤装置2、返回到龙头本体1内并由出水管4排出过滤水。龙头本体1内过滤接口与出水口设有直通水路以使过滤水向外排出。过滤装置2与龙头本体1结合形成外形呈管状结构,龙头本体1侧进水口与水阀接口的夹角α,90°≤α≤180°,水阀与龙头本体进水口夹角为90度或180度,可以布置在龙头本体右侧或左侧或前侧。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2包括滤芯及滤壳21,滤壳21置于滤芯外侧并与龙头本体1的过滤接口连接,滤壳与滤芯之间及滤芯内形成过滤流道,过滤流道的入口通过接管5与水阀接口相通,滤芯顶部中心形成过滤出口并与龙头本体1内的直通水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过滤水龙头,底下过滤,单把手控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墙壁出水管的挂式连接,使用时直接将水龙头进水端与墙壁水管旋接,由于出水管及过滤装置的上下布置,安装省力;水龙头的过滤装置2安装在龙头本体1及出水管4下面,距离墙壁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更换滤芯,龙头本体、过滤装置呈管状设计并与出水管的整体流线组合,外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设计或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