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96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人在用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后没有冲水的习惯,导致排泄物留在了便池中,给后来的人造成了麻烦不便,也给公厕留下了难闻的气味。便池感应器由于是非接触节水产品,无需人体手动控制,可有效防止细菌交叉感染,特别适合人多的公共场所,如学校、火车站、飞机场、汽车站等。常见的红外感应式冲水系统,由于感应方式单一,容易在使用者站在便池的第一时间便收到感应信号导致误操作,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在不通电的前提下,利用杠杆远离,当使用者踏在便池上时,连动装置顶起入水活塞和出水阀门,水箱开始蓄水,当使用者离开便池时,连动装置上的入水活塞和出水阀门落下,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连通至便池,完成冲水动作,相较于定时冲水系统,更加节约水资源,只有在有人使用便池的时候才冲水,相较于红外感应冲水系统,误操作可能性大大降低,节约水资源,整个使用过程,不需要使用者用手进行任何操作,当该装置安装在公共卫生环境时,可以保证使用者自身的清洁卫生,安全性能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包括水箱和便池,便池上设置有踏板,所述的踏板与传动杆连接,所述的传动杆穿过出水管与连接杆固连,传动杆下方设置有支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入水口,入水口靠近水箱的位置设置有球形管Ⅰ,水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靠近水箱的位置设置有球形管Ⅱ,上述的球形管Ⅰ和球形管Ⅱ的尺寸规格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连接杆顶端固连有入水活塞,连接杆的中部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的入水活塞和出水阀门的形状规格与球形管一致,所述的入水活塞和出水阀门的纵向距离与入水口球形管Ⅰ底口至出水口球形管Ⅱ的中心的纵向距离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该出水管与便池排水口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入水活塞与出水阀门均采用橡胶,并在边缘位置设置褶皱。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入水口的球形管Ⅰ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入水活塞下端连接有配重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利用杠杆远离控制水箱蓄水和排水,保证整个装置只有在有人使用时,才有水排出,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避免浪费。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使用者踩踏便池踏板的时间越长,水箱蓄水量越大,这与使用者如厕时所需水量基本保持一致,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用手进行任何操作,避免在厕所这个特殊环境内细菌的交叉感染,干净卫生,值得推广。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在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避免水中的杂质进入水箱,降低装置故障概率,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水箱;11、连接杆;12、入水口;121、入水活塞;13、出水口;131、出水阀门;2、便池;31、传动杆;311、支脚;3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捷便池冲水系统,包括水箱1和便池2,便池2上设置有踏板,所述的踏板与传动杆31连接,所述的传动杆31穿过出水管32与连接杆11固连,传动杆31下方设置有支脚311,所述的水箱1的上方设置有入水口12,入水口12靠近水箱1的位置设置有球形管Ⅰ,水箱1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13,出水口13靠近水箱1的位置设置有球形管Ⅱ,上述的球形管Ⅰ和球形管Ⅱ的尺寸规格一致,所述的连接杆11顶端固连有入水活塞121,连接杆11的中部设置有出水阀门131,所述的入水活塞121和出水阀门131的形状规格与球形管一致,所述的入水活塞121和出水阀门131的纵向距离与入水口12球形管Ⅰ底口至出水口13球形管Ⅱ的中心的纵向距离一致,所述的出水口13与出水管32连通,该出水管32与便池2排水口相连,所述的入水活塞121与出水阀门131均采用橡胶,并在边缘位置设置褶皱,所述的入水口12的球形管Ⅰ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

排水状态,即连接杆11在降下时,其上的入水活塞121位于入水口12球形管Ⅰ的底口,入水活塞121下端连接有配重块,保证了入水活塞121的密闭性,连接杆11上的出水阀门131位于出水口13球形管Ⅱ的内部,此时入水口12被入水活塞121封闭,水无法注入水箱1,出水口13开放,可以排出之前的水箱1蓄水;蓄水状态,即连接杆被顶起时,其上的入水活塞121位于入水口12球形管Ⅰ的内部,连接杆11上的出水阀门131位于出水口13球形管Ⅱ的顶口,此时入水口12中的水可注入水箱1,出水口13被出水阀门131封闭,水箱1开始蓄水,且水箱1中的水无法排出。

当使用者踏在便池2的踏板上时,传动杆31靠近踏板的一端下降,由于传动杆31下方设置的支脚311起到支点的作用,故传动杆31的另一端带动连接杆11被顶起,水箱1保持蓄水状态,当使用者离开便池2的踏板时,传动杆31靠近踏板的一端升起,连接杆11降下,水箱1保持排水状态,即可利用水冲走便池2内的污物。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