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体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3080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海绵体生态驳岸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驳岸,特别涉及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的“海绵城市”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换句话说,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

河、湖、池塘等水系,在城市缓解内涝、缓解热岛效应中有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大多数河、湖、池塘等水系的河岸会建设驳岸,用于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并保护园林中水体的设施。但是,现有的驳岸一般为钢筋混凝土驳岸或块石浆砌驳岸,这样的驳岸对水系中的生态环境和岸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隔绝,这样的隔绝不利于保持水系和岸边地下水的水压平衡,即当驳岸背离水体的一面由于水的浸透,对驳岸形成朝向水体的横向水平推动,尤其是在降雨的情况下,该横向水平推动会更大,会对驳岸形成破坏。此外,由于现有的驳岸直接使用混凝土或块石,因此,也不能对水系产生缓冲及净化。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由于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的特殊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快速地发展,随之而来的,园林废弃物如枯枝落叶、树枝修剪物、草坪修剪物、杂草、种子和残花等的量越来越大,园林废弃物成为继城市生活垃圾后又一大城市废弃物。以往通常把枯枝落叶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基本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这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也带来资源的浪费,更使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断裂,城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维持。另外,农业上的稻壳、秸秆等废弃物的处理,通常以焚烧方式处理,不但没有被有效利用,反而造成空气污染。

授权公告号为CN 205369155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该实用新型用基础材料为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吸水性砖块砌成海绵体生态驳岸的主体,增加驳岸透水性的同时处理园林废弃物。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在园林废弃物降解前,该海绵体生态驳岸主体的透水性相比较园林废弃物完全降解后要差很多,透水性无法达到维持水系和地下水水压平衡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园林废弃物降解以前也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海绵体生态驳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包括顶部件、主体和底部件,所述主体包括多块堆叠的吸水性砖块,所述吸水性砖块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所述吸水性砖块之间设有填有沙子的编织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部件支撑驳岸的其他部分,主体保护河岸,顶部件下压固定主体及防止主体向上扩张。主体由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吸水性砖块和填有沙子的编织袋堆叠而成。填有沙子的编织袋能够阻止泥土流失,同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园林废弃物降解之前,主要通过填有沙子的编织袋透水;园林废弃物降解之后,两者一同起到透水的作用,透水性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性砖块上端面设有与面水侧平行的卡条,所述卡条与吸水性砖块一体成型,所述吸水性砖块下端面设有能嵌入卡条的卡槽,所述吸水性砖块之间设置的编织袋有两条,两条所述编织袋分别位于卡条的左右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面水侧平行的卡条卡入上方砖块的卡槽中,形成自锁,来抵抗背水侧对吸水性砖块的横向水平推力,驳岸不容易被破坏。卡条的两侧都设有编织袋,能使得吸水性砖块在堆叠时两侧都能因设有编织袋能够使两侧的水都能够轻易浸透进编织袋。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设有多个连通卡条两侧的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卡条上设置连通卡条两侧的通孔,使得两侧的水渗透进编织袋之后可以通过通孔到达另一侧,实现卡条两侧的水能相互流通。防止在设置卡条之后,影响驳岸整体的透水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设有支撑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水性砖块是堆叠而成的,所以上方的砖块可能对下方的砖块造成挤压,挤压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卡条上的通孔损坏,因此在通孔内部设置支撑条来支撑通孔,减小通孔损毁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的顶部与卡槽的底部抵接,所述卡槽内两侧设有与卡条配合形成的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条的顶部与卡槽的底部抵接,除了与编织袋的接触面以外,额外增加了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且在卡条顶部与卡槽底部抵接的时候意味着填有沙子的编织袋已经在吸水性砖块的挤压下变形,由于编织袋的填沙量不好控制,所以可能导致挤压后编织袋的高度仍然过高,卡块顶部与卡槽底部无法抵接。设置卡槽在与卡条配合之后两侧还剩下空腔,容纳编织袋被挤压变形之后多余的部分,使得编织袋的压缩可变形量更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袋内部设有多根连接上下两面来限制编织袋成型高度的连接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根连接线来限制编织袋填沙之后的成型高度,使编织袋的高度仅略高于卡条的顶部与卡槽的底部抵接之后两块吸水性砖块相邻面的间距,这样增加了编织袋挤压变形量的可控性,使得编织袋挤压变形之后多余的部分较少,能够全部容纳在空腔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条的截面下半部分为长方形、上半部分为梯形,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为高度大于卡条梯形高度的梯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条的上半部分与卡槽都为梯形,两个梯形斜面的配合使得卡条和卡槽形成自锁,卡槽的梯形截面高度大于卡条梯形截面高度,卡条的截面下半部分为长方形,在两者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空腔来容纳编织袋挤压变形后多余的部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性砖块通过卡条与卡槽配合形成的主体呈阶梯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性砖块形成阶梯状的主体,主体不是竖直状而是阶梯状,主体向河岸倾斜使得有部分重力作用在河岸上,不容易坍塌。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件面水一侧设有过渡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部件的过渡弧面在受到水浪拍打时,能够有效缓冲波浪,使得顶部件不容易被水浪推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吸水性砖块内部的园林废弃物腐化之前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够抵抗背水侧对驳岸形成的横向水平推力,顶部件不容易被水浪推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吸水性砖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编织袋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顶部件;2、主体;3、底部件;4、过渡弧面;5、吸水性砖块;6、卡条;7、卡槽;8、通孔;9、支撑管;10、编织袋;11、连接线;12、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海绵体生态驳岸,包括顶部件1、主体2和底部件3。底部件3位于主体2的下方,起到支撑整个驳岸的作用,顶部件1由钢砼构成位于主体2的上方,起到下压固定主体2及防止主体2向上扩张的作用。且顶部件1面水侧设有缓冲波浪的过渡弧面4。

主体2用海绵体园林废弃物混凝土制成的吸水性砖块5堆叠而成,吸水性砖块5的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与面水侧面平行的卡条6,该卡条6和吸水性砖块5一体成型,卡条6的截面下半部分为长方形、上半部分为梯形。吸水性砖块5的下端面中间偏向面水侧位置设有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卡槽7。卡条6梯形部分的斜边与卡槽7的斜边配合形成自锁,来抵抗背水侧对吸水性砖块5的横向水平推力。吸水性砖块5在卡条6和卡槽7配合形成的主体2为向河岸一侧倾斜的阶梯状,主体2有一部分的重力作用在河岸上,且由于是向河岸一侧倾斜的,主体2因为背水侧对驳岸的横向水平推力坍塌的可能性更小。卡条6长方形的部分与卡槽7配合形成空腔12。卡条6设有多个连通两侧的通孔8来连通卡条6两侧,每个通孔8内均设有支撑管9,预防通孔8承压塌陷。

如图2至图4所示,卡条6的两侧均设置填有沙子的编织袋10,填有沙子的编织袋10可以阻止泥土流失,却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编织袋10的内部设有多条连接上下两面的连接线11,使得编织袋10在填装沙子之后具有一定的成型高度,这样编织袋10的高度就能够通过连接线11的长度控制。控制编织袋10的成型高度略高于卡条6的顶部与卡槽7的底部抵接之后两块吸水性砖块5相邻面的间距,这样就可以使吸水性砖块5压紧编织袋10时,编织袋10可以起到承压的作用,且编织袋10变形之后挤压形成的多余部分较少,多余的内部可以容纳在空腔12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