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廊道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60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无缝廊道模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坝不同现浇廊道的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廊道模板。



背景技术:

在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过程中,通常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预制廊道作为廊道模板。常规的施工方法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一榀一榀的拼接而成,通过混凝土预制块拼接廊道的方式,可以节省大量施工的时间,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但后期极易从预制块缝隙间渗水,且不易找到渗漏源头,渗水处理难度大,并为后期大坝蓄水构成安全隐患,廊道顶拱与廊道边墙的连接转折部位容易跑模。

为了保证大坝廊道施工质量,便于隐蔽工程质量管控,部分水电站将预制廊道又调整为现浇廊道。普通现浇廊道采用小钢模拼装或者用木模板拼装,多少都会在廊道内产生模板缝,从而导致整个廊道内部形象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渗浆、方便施工的无缝廊道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缝廊道模板,包括顶部拱形模板件和位于顶部拱形模板件下方两侧的边墙直模板件,所述顶部拱形模板件与所述边墙直模板件之间连接有转角模板件,所述转角模板件分别与所述顶部拱形模板件和边墙直模板件之间的模板缝嵌有可防止漏浆的T型胶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T型胶条由弓形板和位于弓形板下方的腹板组成,所述腹板嵌入模板缝中,所述弓形板位于模板缝外侧并紧贴于模板缝。

所述腹板侧面设有安装孔,所述顶部拱形模板件、转角模板件和边墙直模板件的四周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定位孔通过绳状物固定连接。

所述顶部拱形模板件由两个以上相同圆弧半径R1的顶部弧形模板连接而成,相邻顶部弧形模板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端部顶部弧形模板的下端与转角模板件的上端连接,所述加强板设于顶部弧形模板的四周。

所述顶部弧形模板的数量为3个。

所述转角模板件包括转角弧形模板以及与转角弧形模板一体成型的转角直模板,所述转角弧形模板的上端与顶部弧形模板的下端连接,所述转角弧形模板的圆弧半径R2与顶部弧形模板的圆弧半径R1相同,所述转角弧形模板和顶部弧形模板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所述转角直模板与边墙直模板件对齐布置,所述加强板设于转角直模板和转角弧形模板的四周。

所述边墙直模板件由两个以上边墙直模板连接而成,所述相邻边墙直模板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上方端部边墙直模板的上端与转角直模板连接,加强板设于边墙直模板的四周,所述转角直模板和边墙直模板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顶部拱形模板件、转角模板件、边墙直模板件之间的模板缝嵌有可防止漏浆的T型胶条,解决了混凝土漏浆等问题,消除了模板间的施工缝,拆模后整个廊道外观平整,棱角和线条分明,美感十足,并且可灵活调节,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方便了整个工程施工,对大坝进度、质量的提升均有很好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中转角模板件包括转角弧形模板和与转角弧形模板一体成型的转角直模板,使得边墙直模板件和顶部拱形模板件无缝衔接,大大减少了一般顶部拱形模板件与边墙直模板件拼接处的挤压变形以及渗水的可能性,在施工过程中即保证了廊道的外观体形,又加快了廊道的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缝廊道模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T形胶条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形胶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部拱形模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顶部拱形模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角模板件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顶部拱形模板件;11、顶部弧形模板;2、T型胶条;21、弓形板;22、腹板;221、安装孔;3、转角模板件;31、转角弧形模板;32、转角直模板;4、边墙直模板件;41、边墙直模板;5、绳状物;6、加强板;6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6所示,包括顶部拱形模板件1和位于顶部拱形模板件1下方两侧的边墙直模板件4,顶部拱形模板件1与边墙直模板件4之间连接有转角模板件3,转角模板件3分别与顶部拱形模板件1和边墙直模板件4之间的模板缝嵌有可防止漏浆的T型胶条2。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顶部拱形模板件1、转角模板件3、边墙直模板件4之间的模板缝嵌有可防止漏浆的T型胶条,解决了混凝土漏浆等问题,消除了模板间的施工缝,拆模后整个廊道外观平整,棱角和线条分明,美感十足,并且可灵活调节,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方便了整个工程施工,对大坝进度、质量的提升均有很好的保障。

T型胶条2由弓形板21和位于弓形板21下方的腹板22组成,腹板22嵌入模板缝中,弓形板21位于模板缝外侧并紧贴于模板缝。

本实施例中,腹板22侧面设有安装孔221,顶部拱形模板件1、转角模板件3和边墙直模板件4的四周均设有加强板6,加强板6侧面设有定位孔61,安装孔221与定位孔61通过绳状物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绳状物5为铁丝或钢丝。

顶部拱形模板件1由两个以上相同圆弧半径R1的顶部弧形模板11连接而成,相邻顶部弧形模板11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2,端部顶部弧形模板11的下端与转角模板件3的上端连接,加强板6设于顶部弧形模板11的四周。

本实施例中,顶部弧形模板11的数量为3个,R1值为18cm。在其他实施例中,R1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

转角模板件3包括转角弧形模板31以及与转角弧形模板31一体成型的转角直模板32,转角弧形模板31的上端与顶部弧形模板11的下端连接,转角弧形模板31的圆弧半径R2与顶部弧形模板11的圆弧半径R1相同,转角弧形模板31和顶部弧形模板11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2,转角直模板32与边墙直模板件4对齐布置,加强板6设于转角直模板32和转角弧形模板31的四周。根据廊道尺寸,在控制廊道顶拱单块顶部弧形模板11重量的同时,将转角弧形模板31与转角直模板32一体成型形成转角模板件3,使得边墙直模板件4和顶部拱形模板件1无缝衔接,大大减少了一般顶部拱形模板件1与边墙直模板件4拼接处的挤压变形以及渗水的可能性,在施工过程中即保证了廊道的外观体形,又加快了廊道的安装速度。

边墙直模板件4由两个以上边墙直模板41连接而成,相邻边墙直模板41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2,上方端部边墙直模板41的上端与转角直模板32连接,加强板6设于边墙直模板41的四周,转角直模板32和边墙直模板41之间的模板缝嵌有T型胶条2。

本实施例中,根据廊道结构尺寸,采用3块顶部拱形模板件1加上2块件转角模板件3构成了廊道顶拱,廊道边墙采用边墙直模板件4,每块模板件之间加入T型胶条2,各模板件间通过高强螺栓或者U型扣件连接。混凝土浇筑尽量一次成型,如不能一次成型在边墙最上方的边墙直模板件4处进行分缝;拆卸模板后,廊道内壁光滑平整,现浇廊道模板大大减少了廊道渗水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采用特制的定型钢模板做廊道顶拱,普通钢模板做边墙模板拼接而成具有不同高度的无缝廊道模板,从而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本实施例中,T型胶条采用PVC塑材设计而成,边墙直模板件4采用现有的P3015或P6015普通模板,不需要另外再制作模板,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和快速施工有重大意义。顶部拱形模板件1和转角模板件3分别采用P3015和P6015钢模板制作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方便后期模板固定安装,为保证两个人能够轻松抬起一块模板,顶部拱形模板件1中每块顶部弧形模板11的重量不超过60kg。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灵活增加或减少模板的拼接方式和拼接块数,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廊道顶拱的各顶部弧形模板11的模板尺寸及其上定位孔61的孔位、转角模板件3上的转角弧形模板31和转角直模板32的模板尺寸及其上定位孔的孔位、常规的各边墙直模板41的模板尺寸及其上定位孔的孔位均保持一致,便于模板安装。

将各模板依次连接后,将T型胶条嵌入至模板缝中,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提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