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503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常常要搭建井台(管墩)、基坑上口挡水墙等结构,而现有的搭建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55449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结构,包括两个墙体、由装有水泥的多个水泥袋层叠形成,所述水泥袋与水泥袋间的接触部分、或者所述水泥袋的同矿井巷道的墙、拱部分相交处的袋体被局部割开,所述两个墙体之间隔着规定距离且相互平行;混凝土浇注层,位于所述两个墙体之间,同所述巷道的四周紧密结合。而上述结构采用人工砌筑,砖头的搬运、水泥砂浆的搅拌、面层抹灰均费事费工,施工结束后材料一般废弃、重复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其在施工结束后能够拆开回收,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包括若干结构板,每个所述结构板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若干左套管和若干右套管,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交错设置,并由一转轴杆依次贯穿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形成转轴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搭建防水结构时,转轴杆依次贯穿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转轴结构,从而将相邻的结构板连接,然后将连接好的结构板的底部竖直埋入大地中,形成防水结构墙,当需要拆除防水结构时,将转轴杆从左套管和右套管中取出,然后使右套管与左套管分离,将结构板从地上拔出,结构板可以运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可根据现场尺寸任意调节连接结构板的数量,施工结束后拆开回收,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杆的一端设置有杆帽,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均设置有供所述转轴杆穿设的通孔,所述杆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杆穿设在通孔内时,杆帽卡在通孔外,使转轴杆只能沿单一方向活动,使用时杆帽位于转轴杆的上方,能够避免转轴杆穿过通孔向下移动出通孔而影响结构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设在所述转轴杆靠近所述帽杆处的左套管开设有与所述杆帽嵌合的帽孔,所述帽孔设置在该左套管靠近所述结构板侧边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帽嵌合在帽孔内,杆帽不容易被活动,使转轴杆不容易从通孔内脱出,而保证相邻结构板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设有帽孔的左套管靠近所述结构板侧边的一端还开设又一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处安装有内六角螺栓,所述内螺纹孔、帽孔以及用于穿射转轴杆的通孔直径依次减小呈阶梯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六角螺栓旋入内螺纹孔从而将杆帽密封在帽孔内,进一步使杆帽不容易被活动保证相邻结构板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板设置有左套管的侧边还固定有一长度与结构板长度相同的密封板,所述转轴杆穿设在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内时,所述密封板位于左套管和右套管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设置在左套管和右套管的一侧,这样的结构使两块相邻的结构板只能相对转动180度,在保证结构板可以围成环形和直线型的同时,在结构板连接呈直线型时,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增加了稳定性,同时密封板挡在左套管和右套管的一侧,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减少水和泥沙透过左套管和右套管之间的缝隙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靠近左套管和右套管的一侧呈向内凹陷的弧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设置是密封板能够在左套管和右套管的一侧的一个更好的包围在套管外壁,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面上贴合有止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层在弧面与套管之间起到防水作用,增加弧面与套管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板的顶部固定有吊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除防水结构时,握持或者使用吊装设备勾住吊钩,将结构板从地上拔出,便于防水结构的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板的底部固定有若干防滑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板的底部竖直埋入大地中,此时防滑台伸入土壤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同时增加结构板买入大地中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板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形方孔,所述方孔的长边与所述结构板的底边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板的底部竖直埋入大地中,一方面可以向方孔内填土砂砾和土壤,使砂砾和土壤与结构板实现相当于互锁的结构,结构板能够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另方面也可以在方孔内插入长条形固定板,使固定板与地面平行,然后压住固定板将结构板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板可以运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可根据现场尺寸任意调节,并且能够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施工结束后拆开回收,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结构板;2、右套管;3、左套管;31、第一左套管;311、内螺纹孔;312、帽孔;313、通孔;32、第二左套管;33、第三左套管;4、密封板;41、止水层;5、转轴杆;51、杆帽;6、吊钩;7、防滑台;8、方孔;9、内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可拼装的降水井挡水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板1的一侧一体成形有两个右套管2,另一侧一体成形有三个左套管3和一块长度与结构板1长度相同的密封板4;两个右套管2和三个左套管3交错设置,三个左套管3由上之下分别为第一左套管31、第二左套管32和第三左套管33,转轴杆5依次穿过第一左套管31、右套管2、第二左套管32、右套管2和第三左套管33,将两个相邻的结构板1转动连接;转轴杆5靠近第一左套管31的一端固定有杆帽51,杆帽51的直径大于转轴杆5的直径;密封板4设置在左套管3和右套管2的一侧,并且其靠近左套管3和右套管2的一侧呈与套管外壁贴合的弧面设置,弧面上贴合有止水层41(该止水层41由天然橡胶止水带制成)。每个结构板1的顶部固定有吊钩6;底部固定有若干呈圆锥形设置的防滑台7,该防滑台7的锥形尖刺部朝向背离结构板1的一侧延伸;结构板1靠近底部的一端开设有长条形方孔8,该方孔8的长边与结构板1的底边平行。

参照图4,转轴杆5依次贯穿第一左套管31、右套管2、第二左套管32和右套管2,然后穿入第三左套管33的中上部。参照图3及图5,第一左套管31的顶部开设有一内螺纹孔311,内螺纹孔311的下方开设有一与杆帽51嵌合的帽孔312,内螺纹孔311、帽孔312以及用于穿射转轴杆5的通孔313直径依次减小呈阶梯状设置,内螺纹孔311处安装有内六角螺栓9。

拼装时,两个右套管2和三个左套管3交错设置,转轴杆5依次贯穿第一左套管31、右套管2、第二左套管32和右套管2,然后穿入第三左套管33的中上部,这样第三左套管33的底部呈密封设置,避免泥土和砂砾等从第三左套管33的底部进入第三左套管33中而造成套管堵塞,影响转轴杆5的穿设;杆帽51嵌合在帽孔312内以后,将内六角螺栓9旋入内螺纹孔311内,从而将转轴杆5密封在内螺纹孔311、帽孔312以及用于穿射转轴杆5的通孔313中,从而将两块结构板1转动连接。根据施工需求来确定连接结构板1的个数,从而控制结构板1组成的挡水结构的尺寸。由于密封板4设置在左套管3和右套管2的一侧,并且其靠近左套管3和右套管2的一侧呈与套管外壁贴合的弧面设置,这样的结构使两块相邻的结构板1只能相对转动180度,在保证结构板1可以围成环形和直线型的同时,在结构板1连接呈直线型时,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增加了稳定性;然后将连接好的结构板1的底部竖直埋入大地中,此时防滑台7伸入土壤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向方孔8内填土砂砾和土壤,使砂砾和土壤与结构板1实现相当于互锁的结构,结构板1能够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另方面也可以在方孔8内插入长条形固定板,使固定板与地面平行,然后压住固定板将结构板1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地面上。

当需要拆除防水结构时,将内六角螺栓9从内螺纹孔311内旋出,将转轴杆5拔出(为方便转轴杆5的拔出可以在杆帽51上设置挂钩、凹槽等便于操作的结构;也可以选用金属材质制成的杆帽51,然后使用磁铁将杆帽51连同转轴杆5一同吸出),然后使右套管2与密封板4和左套管3分离,握持或者使用吊装设备勾住吊钩6,将结构板1从地上拔出。

结构板1可以由预制的橡胶或PVC材质制成,运到施工现场后进行拼装,可根据现场尺寸任意调节,且自重轻、易于搬运拼装,施工结束后拆开回收,可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