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9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包括引水渠(1)、前池(2)和进水池(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水泵相连的进水管(4)、进水喇叭管(5)、导流台(6)、水下消涡盖板(7)以及“W”型导流墩(8),所述进水管(4)向下伸入进水池的后端,进水管(4)的进口端连接进水喇叭管(5)的出口端,进水喇叭管(5)的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所述导流台(6)设置于进水池(3)的底板上,位于进水喇叭管(5)的正下方,导流台(6)和进水喇叭管(5)的轴线重合;导流台(6)的圆周面为光滑曲面,导流台(6)的横截面为圆形平面且横截面的面积从下到上逐渐变小;所述水下消涡盖板(7)布置在进水池(3)后端,高度方向位于进水管(4)与进水喇叭管(5)的联接处,水下消涡盖板(7)上设有穿过进水管(4)开孔,所述开孔的孔壁紧贴进水管(4)的管壁;所述“W”型导流墩(8)设置于进水池(3)的底板上,位于进水管(4)后且与进水池(3)的后墙紧贴,所述“W”型导流墩(8)由两个导流边墩和一个导流中墩组成,两个导流边墩和导流中墩均为三棱柱体,两个导流边墩对称位于导流中墩的两侧,导流边墩有两个边与进水池(3)后端的边角紧贴,所述“W”型导流墩(8)高于水下消涡盖板(7),导流中墩的中棱与进水管(4)的中心线所在平面与进水池(3)的后墙垂直,导流中墩的中棱与水下消涡盖板(7)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池(2)的后部设有多个并列的进水池(3),多个并列的进水池(3)相互之间被直通水面的隔墙分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6)分上下两部分,所述导流台(6)上部的圆周面为由一斜线段或者一段圆弧或者一段椭圆弧或者一段双曲线或者一段抛物线绕着导流台(6)的轴线形成的光滑曲面,所述导流台(6)下部的圆周面为由一斜线段绕着导流台(6)的轴线形成的光滑曲面,导流台(6)上部的圆周面与导流台(6)下部的圆周面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6)的上部的高度是导流台(6)高度的2/3,导流台(6)的下部的高度是导流台(6)高度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6)的圆周面为由一斜线段或者一段圆弧或者一段椭圆弧或者一段双曲线或者一段抛物线绕着导流台(6)的轴线形成的光滑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消涡盖板(7)为长方形板,水平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导流墩(8)的两个导流边墩均为直角三棱柱体,导流中墩为等腰三棱柱体或等边三棱柱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6)下端面的直径为进水喇叭管(5)进口直径1.5倍,导流台(6)上端面的直径与水泵的叶轮轮毂直径相等;导流台(6)的高度为进水喇叭管(5)进口距离进水池(3)底板高度的2/5;所述水下消涡盖板(7)的前缘和后缘分别距进水喇叭管(5)中心的距离为进水喇叭管(5)进口直径的1.5倍和1.0倍;所述“W”型导流墩(8)的高度比水下消涡盖板(7)高出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站进水池超低水位下的组合水力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台(6)的高度为进水喇叭管(5)进口距离进水池(3)底板高度的1/3,所述水下消涡盖板(7)的前缘和后缘分别距进水喇叭管(5)中心的距离为进水喇叭管(5)进口直径的1.2倍和1.0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