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城市内的湖泊(1)和环湖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5),所述湖泊(1)和蓄水池(5)之间连通设置有补水流道(2),所述补水流道(2)在湖泊(1)的侧壁的接口处设置有由水泥浇筑而成的进水口(8),所述补水流道(2)包括以进水口(8)为起点的由石子铺成的过滤铺道(21),所述补水流道(2)在湖泊(1)的侧壁上的接口和蓄水池(5)的侧壁上的接口分别在设置在湖泊(1)和蓄水池(5)深度的一半以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池(5)包括拼接组合而成的雨水蓄水模块(51)和包裹在雨水蓄水模块(51)外层的具有渗水功能的土工布(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水流道(2)上设置有过滤井(3),所述补水流道(2)还包括设置在过滤井(3)与蓄水池(5)之间的蓄水管道(6)以及连通至城市排水管道的分流管(4),所述分流管(4)连通至过滤井(3)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水管道(6)在过滤井(3)上的开口低于补水流道(2)在过滤井(3)上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井(3)的井底设置有与过滤井(3)的井壁间隙配合的淤积桶(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淤积桶(31)上设置有拉耳(32),所述过滤井(3)的井口上设置有将淤积桶(31)拉至地面的提拉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提拉架构包括设置在地面的立架(71),所述井口上设置有固定在立架(71)上的横杆(72),所述横杆(72)上固定有拉动淤积桶(31)上升的绳索(76),所述立架(71)上设置有电机(73),所述横杆(72)受控于电机(7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机(73)的轴上设置有蜗杆(75),所述横杆(72)上设置有与蜗杆(75)配合的涡轮(7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井(3)的在地面的井口设置有防止杂物进入过滤井(3)的顶盖(3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水、地下水互补的蓄水排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8)设置有防止石子漏出的挡罩(11),所述挡罩(11)设置为半球状。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