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164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垃圾日渐增多的问题,很多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营,导致越来越多的填埋场达到设计填埋库容,为了防止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为了最大化的恢复原有生态环境,实现填埋场地的再利用,必须对填埋场进行封场处理。一般填埋场封场结构没有考虑后期的场地利用,所以封场结构较为简单,在场地再利用过程中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过程中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封场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营养土植被层、排水层、主防渗层、辅助防渗层、排气层、加筋抗沉降层和基础层,其中所述基础层为经过整形之后的垃圾堆体。

优选地,所述营养土植被层包括营养土层(营养土层是采用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置而成)和自然土层(自然土层的土是从自然界中直接收集的土),其中营养土层设置于自然土层之上。

优选地,所述自然土层厚度不小于50cm;所述营养土层厚度不小于15cm。

优选地,所述排水层为土工复合排水网;所述主防渗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或者低密度线性聚乙烯土工膜。

优选地,所述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厚度不小于5.0mm;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或者低密度线性聚乙烯土工膜为双糙面,厚度不小于1.0mm。

优选地,所述辅助防渗层为钠基膨润土垫。优选地,所述钠基膨润土垫为不小于4800g/m2的钠基膨润土垫。

优选地,对应位于基础层顶部的排气层为由碎石层或砾石层,对应位于基础层边坡位置的排气层为土工复合排水网。

优选地,所述土工复合排水网的边缘压设在碎石层或砾石层下;所述碎石层或砾石层中碎石或砾石的粒径为20~40mm,所述碎石层或砾石层的厚度不小于30cm;所述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厚度不小于5.0mm。

优选地,所述加筋抗沉降层为由高韧聚丙烯有纺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可用于垃圾填埋场封场处置工程,相对于传统的防渗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韧聚丙烯有纺土工布作为抗沉降层,能够有效防止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垃圾堆体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场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后期场地利用的封场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营养土层1、自然土层2、排水层3、主防渗层4、辅助防渗层5、排气层6、加筋抗沉降层7和基础层8。

其中营养土层1(营养土层是采用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置而成)的厚度不小于15cm,自然土层2(自然土层的土是从自然界中直接收集的土)的厚度不小于50cm,排水层3采用厚度厚度不小于5.0mm的土工复合排水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土工复合排水网厚度为5mm),主防渗层4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双糙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或者低密度线性聚乙烯土工膜(LLDPE)(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双糙面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或者低密度线性聚乙烯土工膜(LLDPE)厚度为1mm),辅助防渗层5采用规格不小于4800g/m2的钠基膨润土垫(GCL)(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钠基膨润土垫规格为4800g/m2)。对应位于基础层顶部的排气层为顶部排气层,其采用粒径为20~40mm,厚度为30cm的碎石或卵石,对应位于基础层边坡的排气层为边坡排气层,其采用厚度为5mm的土工复合排水网(边坡排气层的边缘压设在顶部排气层下)。加筋抗沉降层7采用高韧聚丙烯有纺土工布,基础层8为经过整形之后的垃圾堆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