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78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供水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管道是各个技术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基础元件,在某些设备中需要对连接设备的管道进行覆盖,以达到保护管道和提升结构美观程度的目的。例如,在现有供水机组中,通常会在其出水总管和进水总管等管道上设置覆盖件。然而,现有覆盖件主要采用一体式结构,无法满足管道上方设置其他设备的需求,且当管道上方已安装其他设备,或管道之间已安装其他设备时,现有覆盖件容易产生因结构干涉而装卸困难的问题。在检修和保养过程中,现有覆盖件会使拆卸和安装变得繁琐,降低了检修保养的效率。另外,现有覆盖件通常呈方矩形,线条生硬,美观度较差。

在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供水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供水设备,包括至少两台水泵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所述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至少两台水泵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其中,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覆盖有管道覆盖结构,所述管道覆盖结构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具有至少两个凸起部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各所述凸起部分别对应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且形状匹配,每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相邻所述凸起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避让槽,其对应于设置在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之间的水泵,以供所述水泵由所述避让槽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部截面呈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凸起部平滑过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避让孔,其对应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的向上伸出设置的管道部件,以供所述管道部件由所述避让孔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设于一基座上,所述管道覆盖结构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底部,以将所述第一盖板支撑在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支撑座;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基座且位于所述第一盖板的连接部的下方;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以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板开设有至少一个开槽,所述管道覆盖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盖板组;所述至少一组第二盖板组卡固于所述至少一个开槽,每组所述第二盖板组包括成对间隔设置的两块第二盖板,两块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具有间隙,而在两块所述第二盖板卡固于所述开槽时形成所述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开槽的位于所述连接部的槽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每块所述第二盖板的对应于所述定位孔的位置上设有定位销,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于所述开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开槽的位于所述凸起部的槽壁上开设有插槽,每块所述第二盖板的对应于所述插槽的位置上设有插片,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于所述开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避让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两块第二盖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相对布置而形成所述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开槽的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两槽壁上分别设有支撑搭边,以在所述第二盖板卡固于所述开槽时支撑所述第二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盖板底部设有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的加强筋,所述多条加强筋至少包括设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的两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第一盖板的连接部的高度低于覆盖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的凸起部的高度,且第一盖板上开设有避让槽,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在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方设置的其他设备的空间需求和连接需求,不易与这些设备产生干涉而影响设备的布置和安装,提高检修保养时对管道覆盖结构进行拆卸或安装的工作效率。并且,第一盖板采用连接部与凸起部结合的设计,较现有方矩形的覆盖件的美观度更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第一盖板的凸起部的截面呈弧形,能够使结构外形具有圆滑、流畅的特点,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第一盖板的连接部与截面呈弧形的凸起部平滑过渡连接,能够使结构的线条更佳流畅,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凸起部上开设的与管道部件对应的避让孔,能够供设置在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的管道部件由避让孔伸出,不影响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相关配件的布置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第二盖板卡固在第一盖板上开设的开槽中,并通过成对间隔设置的两块第二盖板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避让槽,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之间设置的功能设备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不会与其他设备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通过开槽槽壁上的定位孔与第二盖板上对应的定位销的配合,实现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方便、有效地卡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通过开槽槽壁上的插槽与第二盖板上对应的插片的配合,进一步提升第二盖板与第一盖板的卡固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供水设备的管道覆盖结构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管道覆盖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沿直线B-B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示出的管道覆盖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示出的管道覆盖结构安装于供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示出的管道覆盖结构安装于供水设备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管道覆盖结构;

110.第一盖板;

111.凸起部;

1111.避让孔;

112.连接部;

113.避让槽;

114.开槽;

1141.定位孔;

1142.插槽;

1143.支撑搭边;

120.第二盖板;

121.定位销;

122.插片;

123.加强筋;

130.支架;

131.支撑板;

132.支撑座;

200.进水总管;

300.出水总管;

400.水泵;

500.膨胀罐;

600.阀件;

700.基座;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底部”、“端部”、“之间”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供水设备的管道覆盖结构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是以水泵400、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供水机组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设置该供水设备,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主要包括基座700、至少两台水泵400(本实施方式中以三台水泵400为例)以及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水泵400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各台水泵400的进水口的进水总管200,出水管路包括分别连接于各台水泵400的出水口的出水总管300。其中,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上覆盖由管道覆盖结构100,该管道覆盖结构100主要包括第一盖板110、两块第二盖板120以及两个支架130。配合参阅图2至图7所示,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管道覆盖结构100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沿直线B-B的局部剖视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覆盖结构的侧视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管道覆盖结构100安装于供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7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该管道覆盖结构100安装于供水设备的侧视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的管道覆盖结构100的各主要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供水设备具有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这两条管道均设置在基座700上,为了便于描述,以下将两条管道延伸的水平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X,并将与该第一方向X垂直的另一水平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Y。另外,两条管道之间设置有分别连通于两条管道的多个水泵400,且这些水泵400沿第一方向X间隔分布。其中,水泵400的高度高于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的高度,且水泵400上部的尺寸大于其下部的尺寸。再者,进水总管200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其他阀件600或仪表,例如压力传感器等,出水总管300上设有膨胀罐500和其他阀件600。容易理解的是,上述有关供水设备的描述,仅为对管道的不同结构或形式的示例性举例,其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道覆盖结构100应用于具有其他结构或形式的管道的其他设备,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盖板110设置在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的上方,其具有两个凸起部111和连接在两个凸起部111之间的一个连接部112。其中,两个凸起部111分别对应于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且分别与各管道的形状匹配。连接部112大致呈平板状,其连接于两个凸起部111相对的两个较低位置之间,即连接部112的高度低于凸起部111的高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管道的数量为两根以上时,凸起部111的数量可相应增加,以分别对应覆盖于各管道的上方,同时,连接部112的数量亦可根据凸起部111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灵活调整,在此不予赘述。

较佳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部111由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竖直平面所截得的截面优选为大致呈弧形,进一步可优选为圆弧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部111亦可选择其他截面形状,且连接部112平滑过渡连接于两个凸起部111。基于上述设计,在配合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形状以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得更加顺畅的线条,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凸起部111上均可开设有若干避让孔1111,这些避让孔1111分别对应于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上设置的向上伸出的管道部件,以分别供各管道部件由避让孔1111伸出。其中,上述管道部件可以例如为设置在进水总管300上的压力传感器或其他阀件600,或者例如为设置在出水总管400上的膨胀罐500或其他阀件600。对于不同类型的管道部件,其分别具有的不同尺寸和与管道的连接方式,上述避让孔1111可相应地调整各自的尺寸和开设方式,即避让孔1111并不限于孔型结构,亦可为槽型结构等。基于上述关于避让孔1111的设计,能够供设置在管道上的管道部件由避让孔1111伸出,不影响管道相关配件的布置和安装。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架130设置在第一盖板110的底部,且分别位于第一盖板110的连接部112的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以将第一盖板110支撑在基座700上并位于管道上方且不与管道发生干涉。具体而言,每个支架130主要包括支撑板131以及支撑座132。其中,支撑板131固定在基座700上且位于第一盖板110的连接部112的下方,支撑座132设置在支撑板131顶部以连接并支撑于第一盖板110的底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座132亦可选用其他结构或布置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各水泵400及其他功能设备在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之间的设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道覆盖结构100还开设有供水泵400设置和向上伸出的避让槽113。基于供水设备的水泵400的排列方向,该避让槽113是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条形槽口。具体而言,第一盖板110开设有开槽114,两块第二盖板120成对间隔设置而卡固于该开槽114,且两块第二盖板120之间所具有的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呈条状的间隙即形成上述避让槽1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盖板110的凸起部111为两个以上且连接部112为多个时,针对相邻两根管道之间所设置的水泵400的位置和安装需要,可分别在每个或至少一个连接部112上设置开槽114,即开槽11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同时第二盖板120优选地均以两块间隔相对成为一组第二盖板组,每组第二盖板组均能够形成一个避让槽113。基于上述设计,利用第二盖板120卡固在第一盖板110上开设的开槽114中,并通过成对间隔设置的两块第二盖板120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避让槽113,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之间设置的水泵400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不会与其他设备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槽114的位于连接部112的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定位孔1141,每块第二盖板120的对应于定位孔1141的两侧位置上分别设有定位销121,以通过定位孔1141与定位销121的配合将第二盖板120固定连接于开槽114内。基于上述设计,通过开槽114槽壁上的定位孔1141与第二盖板120上对应的定位销121的配合,实现第二盖板120与第一盖板110方便、有效地卡固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槽114的位于凸起部111的两侧槽壁(进一步优选为开槽114槽壁的角部)上分别开设有插槽1142,每块第二盖板120的对应于插槽1142的两侧位置上分别设有插片122,以通过插片122与插槽1142的配合进一步将第二盖板120固定连接在开槽114内。基于上述设计,通过开槽114槽壁上的插槽1142与第二盖板120上对应的插片122的配合,进一步提升第二盖板120与第一盖板110的卡固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综合上述定位销121与定位孔1141的配合以及插片122与插槽1142的配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道覆盖结构100的部分安装顺序为:首先,将支架130固定在基座700上,再将第一盖板110固定在支架130的支撑座132上。基于尺寸较大的水泵400,先将第二盖板120的插片122插入第一盖板110(开槽114)的插槽1142中,再落下第二盖板120,使第二盖板120的定位销121落入第一盖板110(开槽114)的定位孔1141中,以将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固定连接为一整体。在两块第二盖板120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是分别进行安装,可以绕过水泵400的尺寸较大的部分,且两块第二盖板120固定后所形成的避让槽113的尺寸小于水泵400的最大尺寸,但对应于(大于或近似等于)第二盖板120所在高度处的水泵400的尺寸。如此一来,即实现了管道覆盖结构100的安装,由避免了由于水泵400上部尺寸较大而导致避让槽113与水泵400尺寸较小的下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对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和其他管道设备的覆盖保护效果。另外,当需要对管道覆盖结构100进行拆卸时,先将第二盖体靠近避让槽113的部分抬起,使定位销121离开定位孔1141,再将插片122由插槽1142抽出即可。在其他实施方式在,上述定位销121与定位孔1141的配合以及插片122与插槽1142的配合均可采用其他连接配合结构实现,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之间的水泵或其他功能设备的尺寸上下相近,则亦可考虑不设置第二盖板120。即,可在第一盖板110上直接开设上述避让槽113,其对应于设置在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之间的功能设备,以供水泵或其他功能设备由避让槽113伸出。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管道覆盖结构100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管道覆盖结构100中的一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管道覆盖结构100的任何细节或管道覆盖结构100的任何部件。

举例来说,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二盖板120设置在开槽114中的稳固性,开槽114的在第二方向Y延伸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有支撑搭边1143,以在第二盖板120卡固于开槽114时支撑第二盖板120。此时,上述定位孔1141可以优选地开设于支撑搭边1143上。

又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结构强度,每块第二盖板120底部可设有多条沿第二方向Y布置的加强筋123,且这些加强筋123至少包括设于第二盖板120的位于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部的两条。

基于上述支撑搭边1143和加强筋123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支撑搭边1143可由第一盖板110的形成开槽114的槽壁的部分弯折而成,且加强筋123亦可由第二盖板120相对于支撑搭边1143的侧边弯折而成,且可将定位销121设置在加强筋123的相对内侧。据此,当第二盖板120卡设于第一盖板110上开设的开槽114时,加强筋123接触于支撑搭边1143上表面而被其支撑,定位销121穿过定位孔1141而将第一盖板110和第二盖板120连接在一起。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设置在进水总管200和出水总管300上的其他设备的形状结构或连接方式各不相同,因此第一盖板110的凸起部111开设的避让孔1111的形状亦可对应于其他设备而灵活调整。并且,第二盖板120于第一盖板110卡固连接后组成的整体结构中,第二盖板120可组成第一盖板110的凸起部111的一部分,因此,第二盖板120位于凸起部111的部分中,亦可针对各避让孔1111选择相应的槽型结构,以与第一盖板110凸起部111的各避让孔1111形状匹配。

综合上述对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同时结合对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延伸和扩展,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的主要技术功效和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中,管道覆盖结构的第一盖板的连接部的高度低于覆盖管道的凸起部的高度,且第一盖板上开设有避让槽,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在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上方设置的其他设备的空间需求和连接需求,不易与这些设备产生干涉而影响设备的布置和安装,提高检修保养时对管道覆盖结构进行拆卸或安装的工作效率。并且,第一盖板采用连接部与凸起部结合的设计,较现有方矩形的覆盖件的美观度更佳。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供水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