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878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供水蓄水装置,具体是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通过管道再供用户使用,对于高层建筑,由于市政供水管线的压力缺乏,通常需要对市政供水进行二次加压才能使得自来水到达高层、供高层用户使用;现有的二次供水方式通常包括直接在楼层中部加设高压泵,或在高层建筑楼顶设计蓄水池,在使用之前提前将水抽入蓄水池内再供用户使用;然而蓄水池使用时间过久后通常会导致大量细菌的滋生,所述大量的细菌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自来水抽入蓄水池后通常会先进行消毒、再供用户使用;目前使用最广的最为安全、无毒的消毒剂为二氧化氯,然而二氧化氯虽然安全、无毒,但浓度大于500ppm的二氧化氯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目前人们在对蓄水池中的水进行消毒时,通常是不顾水量的多少、直接随意地向蓄水池内充入二氧化氯,而随意地充入二氧化氯通常会使得水中二氧化氯的浓度超过500ppm,从而用户饮用后对用户的身体造成伤害,存在二次安全隐患;传统的二次供水用蓄水池一般不能对水分进行净化,个别带有净化装置的蓄水池,净化不彻底,二氧化氯的浓度不便控制,净化效率不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包括支撑架、蓄水箱、控制装置和防护板;所述支撑架设置在蓄水箱下部,支撑架由底板、支杆、挡块、支柱和支撑块组成;所述底板的形状为圆形,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支柱,支柱共有四根,四根支柱绕底板的中心呈圆形排列,支柱外侧的底板上设有支杆,支杆共有四根,绕底板的中心呈圆形排列;所述支柱的形状为圆柱形,支柱的顶部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支杆的形状为圆柱形,支杆上端的内侧设有挡块,挡块的形状为圆弧形,并且圆弧的半径等于蓄水箱外缘的半径,挡板放置在蓄水箱的外侧;所述蓄水箱的形状为圆柱形,蓄水箱的底部设有下端盖,蓄水箱的上部设有上端盖,蓄水箱的左部设有通气管;所述下端盖的中心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上端盖的中心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在上端盖的上部,电机左部的上端盖上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电机的主轴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上端盖的中部,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搅拌叶共有五个,等距分布在搅拌轴的下部;所述通气管设置在蓄水池内的中部,通气管的管口放置在蓄水箱内,通气管上设有气泵;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蓄水箱的左部,由箱壁、密封圈、下簧片、导线、上簧片、连杆和浮块组成;所述浮块放置在蓄水箱内,浮块上设有连杆,连杆连接在下簧片的底部,下簧片上方设有上簧片;所述下簧片通过导线与气泵连接;所述上簧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气泵连接;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圆筒形,放置在蓄水箱内部,防护板上部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簧片和下簧片通过密封圈固定在箱壁上,并且上簧片与下簧片之间留有缝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形状为圆环形,挡板的外边缘固定在箱壁上,挡板、防护板与箱壁构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半密闭空腔,浮块放置在空腔的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通过水的浮力推动下簧片向上运动,并与上簧片接触,进而使气泵通电工作,向蓄水箱内通入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气体溶解在水中,并与水反应对水进行净化;能控制通入气体的量,既能防止通入气体过多造成浪费,又能防止通入过少使净化不彻底;搅拌轴和搅拌叶能通过搅拌,加速净化;支撑架能将蓄水箱稳定的支撑起来,防止蓄水箱倾斜影响浮块的运动方向,进而影响气泵的控制和水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下端盖,3-蓄水箱,4-控制装置,5-蓄电池,6-通气管,7-气泵,8-管口,9-挡板,10-进水管,11-上端盖,12-水泵,13-电机,14-支架,15-联轴器,16-轴承,17-搅拌轴,18-搅拌叶,19-防护板,20-排水管,21-控制阀,22-箱壁,23-密封圈,24-下簧片,25-导线,26-上簧片,27-连杆,28-浮块,29-底板,30-支杆,31-挡块,32-支柱,3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能净化水分的二次供水用蓄水装置,包括支撑架1、蓄水箱3、控制装置4和防护板19;所述支撑架1设置在蓄水箱3下部,支撑架1由底板29、支杆30、挡块31、支柱32和支撑块33组成,用于支撑蓄水箱3;所述底板29的形状为圆形,底板29的上表面上设有支柱32,支柱32共有四根,四根支柱32绕底板29的中心呈圆形排列,支柱32外侧的底板29上设有支杆30,支杆30共有四根,绕底板29的中心呈圆形排列;所述支柱32的形状为圆柱形,支柱32的顶部设有支撑块33,支撑块33的形状为圆形,用于支撑蓄水箱3;所述支杆30的形状为圆柱形,支杆30上端的内侧设有挡块31,挡块31的形状为圆弧形,并且圆弧的半径等于蓄水箱3外缘的半径,挡板9放置在蓄水箱3的外侧,用于防止蓄水箱3倾斜;所述蓄水箱3的形状为圆柱形,蓄水箱3的底部设有下端盖2,蓄水箱3的上部设有上端盖11,蓄水箱3的左部设有通气管6;所述下端盖2的中心设有排水管20,排水管20上设有控制阀21,控制阀21能控制排水进度;所述上端盖11的中心设有电机13,电机13通过支架14固定在上端盖11的上部,电机13左部的上端盖11上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上设有水泵12,用于向蓄水箱3内泵水;所述电机13的主轴上连接有搅拌轴17,搅拌轴17的上端通过轴承16固定在上端盖11的中部,搅拌轴17上设有搅拌叶18,搅拌叶18共有五个,等距分布在搅拌轴17的下部,用于对蓄水箱3内的水分进行搅拌;所述通气管6设置在蓄水池内的中部,通气管6的管口8放置在蓄水箱3内,通气管6上设有气泵7,用于泵气;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在蓄水箱3的左部,由箱壁22、密封圈23、下簧片24、导线25、上簧片26、连杆27和浮块28组成,用于控制气泵7的运行;所述浮块28放置在蓄水箱3内,浮块28上设有连杆27,连杆27连接在下簧片24的底部,下簧片24上方设有上簧片26,上簧片26和下簧片24通过密封圈23固定在箱壁22上,并且上簧片26与下簧片24之间留有缝隙;所述下簧片24通过导线25与气泵7连接;所述上簧片26通过导线25与蓄电池5连接,蓄电池5通过导线25与气泵7连接;所述防护板19的形状为圆筒形,放置在蓄水箱3内部,防护板19上部设有挡板9,挡板9的形状为圆环形,挡板9的外边缘固定在箱壁22上,挡板9、防护板19与箱壁22构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半密闭空腔,浮块28放置在空腔的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进水管10向蓄水箱3内通入水分,浮块28在浮力的作用下将下簧片24向上推动,与上簧片26接触,蓄电池5向气泵7通电,气泵7工作,向空腔内通入二氧化氯气体,二氧化氯气体与水反应,对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从排水管20排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