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1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桩基(1)上且与待修补处相对应的加固套筒(2),所述加固套筒(2)的内壁与桩基(1)的外壁之间具有加固间隙(3),且所述加固间隙(3)的底部呈封闭结构,所述加固间隙(3)用于容纳修补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在对应于邻近加固间隙(3)底部处设有主灌料口(21);所述加固套筒(2)在对应于邻近加固间隙(3)顶部处设有溢料口(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灌料口(21)与主灌料管(23)相连通;所述溢料口(22)与溢料管(2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上还设有与加固间隙(3)相连通的备用灌料口(25);且所述备用灌料口(25)与备用灌料管(26)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灌料管(23)上安装有阀门(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的底端通过下连接件(4)与桩基(1)固接;所述下连接件(4)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锁紧部(41)和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42);所述第一锁紧部(41)套设在桩基(1)上,且所述第一锁紧部(41)的内壁与桩基(1)的外壁紧配合;所述加固套筒(2)的底端与第一连接部(42)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41)与桩基(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51);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与加固套筒(2)底端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5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的顶端通过上连接件(6)与桩基(1)固接;所述上连接件(6)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锁紧部(61)和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部(62);所述第二锁紧部(61)套设在桩基(1)上,且所述第二锁紧部(61)的内壁与桩基(1)的外壁紧配合;所述加固套筒(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部(62)相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的内壁上设有剪切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由多块加固模板(27)拼接而成。

11.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用于桩基修补加固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桩基(1)的待修补处外围安装加固套筒(2);所述加固套筒(2)的内壁与桩基(1)的外壁之间具有加固间隙(3),且所述加固间隙(3)的底部呈封闭结构;

S2、向加固间隙(3)中灌入修补材料,直至修补材料填满待修补处及整个加固间隙(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在对应于邻近加固间隙(3)底部处设有主灌料口(21);所述加固套筒(2)在对应于邻近加固间隙(3)顶部处设有溢料口(22);

所述步骤S2中通过主灌料口(21)从下往上向加固间隙(3)中灌入修补材料;并通过观察溢料口(22)是否有修补材料溢出判断修补材料是否已填满整个加固间隙(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灌料口(21)与主灌料管(23)相连通;所述溢料口(22)与溢料管(24)相连通;

所述步骤S2中通过主灌料管(23)向主灌料口(21)灌注修补材料;并通过观察溢料管(24)中是否有修补材料溢出判断修补材料是否已填满整个加固间隙(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2)上还设有与加固间隙(3)相连通的备用灌料口(25);且所述备用灌料口(25)与备用灌料管(26)相连通;

所述步骤S2中若主灌料管(23)出现堵塞,则通过备用灌料管(26)向备用灌料口(25)及加固间隙(3)中灌入修补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1、在桩基(1)上安装下连接件(4);所述下连接件(4)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锁紧部(41)和沿内外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部(42);所述第一锁紧部(41)套设在桩基(1)上,且所述第一锁紧部(41)的内壁与桩基(1)的外壁紧配合;

S12、将加固套筒(2)套设在桩基(1)上,并将加固套筒(2)的底端与下连接件(4)的第一连接部(42)固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