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料场渣场结构及施工技术,特别是一种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及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修建水利工程涉及大量土石方的开挖和填筑,因此必然需要布置满足设计容量要求的弃渣场和料场。在实际工程中,弃渣场和料场通常分别布置在不同位置,但在一些峡谷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往往会面临施工场地布置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弃渣场和料场因占地较大,难以选到合适位置。将渣场与土料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渣场布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与渣场复合结构及施工技术。本发明能减少工程临时占地和减小工程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包括有渣场和土料场,渣场占地是土料场占地的一部分。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所述土料场上开挖土料,渣场位于土料场开挖土料后形成的土坑的一侧,开挖的土料位于土坑的另一侧。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所述渣场可按容量需求分为多层,每层截面均为梯形,高度为10-15m,层间设有马道,渣场可按容量需求分为多层,每层截面均为梯形,高度为10-15m,层间设有马道。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所述土料填筑的坡比为1:1.5-2。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所述渣场填筑的坡比为1:1.5-2。
一种根据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在尚未利用渣场填筑渣料之前,根据土料设计开采量和开采深度确定土料场外边线位置,并由土料场外边线向内侧按设计深度开挖土料填筑到土料场一侧;
(2)在土料无法继续填筑时停止开挖;
(3)开始填筑渣料后,将渣料运至步骤(1)挖出的土坑处填实并继续在土坑范围的地面以上部分填筑渣料,与此同时继续将土料场未开挖部分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全部开挖完毕,开挖料填筑至土料与渣料中间空出的区域,直至将土料填筑区域填筑完毕;
(4)将不断运至渣场的渣料填筑在步骤(3)新开挖出来的空间内,直至完成整体土料场与渣场复合结构。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施工技术,所述土料填筑坡比为1:1.5-1:2。
前述的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施工技术,所述渣料填筑坡比为1:1.5-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土料场与渣场复合结构,渣场占地是土料场占地的一部分,解决了许多水利工程难以布置渣场的难题,同时与另选场地布置渣场相比减少了征地面积,节省了工程成本,具有巨大经济效益;
2、本发明的复合结构渣场部分有效利用了开采的土料所占空间,使得渣场容量得以增加;
3、本发明将土料布置在复合结构的一侧、将渣场布置在复合结构另一侧,便于水利工程填筑需要利用土料时对土料的开挖;
4、本发明的复合结构层高度为10-15m,在保证复合结构容量的同时确保能够直接对结构顶部施工;渣场部分第一层填筑完毕后可设置马道继续进行第二层填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图;
附图6为土料运走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土料场,2-土料,3-渣场,4-原地面线,5-开挖后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的施工技术,步骤如下:
(1)在尚未利用渣场3填筑渣料之前,根据土料设计开采量和开采深度确定土料场1外边线位置,并由土料场1外边线向内侧按设计深度开挖土料2填筑到土料场1一侧;
(2)在土料2无法继续填筑时停止开挖;
(3)开始填筑渣料后,将渣料运至步骤(1)挖出的土坑处填实并继续在土坑范围的地面以上部分填筑渣料,与此同时继续将土料场1未开挖部分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全部开挖完毕,开挖料填筑至土料2与渣料中间空出的区域,直至将土料2填筑区域填筑完毕;
(4)将不断运至渣场3的渣料填筑在步骤(3)新开挖出来的空间内,直至完成整体土料场1与渣场3复合结构。
所述土料2填筑坡比为1:1.5-1:2。
所述渣料填筑坡比为1:1.5-1:2。
实施例2:一种挖填结合施工的土料场渣场复合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渣场3和土料场1,渣场3占地是土料场占地的一部分。
所述土料场1上开挖土料2,渣场3位于土料场1开挖土料2后形成的土坑的一侧,开挖的土料2位于土坑的另一侧。
所述渣场可按容量需求分为多层(一般设2层),每层截面均为梯形,高度为10-15m,层间设有马道。
所述土料2填筑的坡比为1:1.5-2。
所述渣场3填筑的坡比为1:1.5-2。
上述结构的施工流程如下:首先在尚未利用渣场3填筑渣料之前,根据土料设计开采量和开采深度确定土料场1外边线位置,并由土料场1外边线向内侧按设计深度开挖土料2(如图1-6所示,从原地面线4开挖至开挖后地面线5)填筑到土料场1一侧,土料2填筑坡比为1:1.5-1:2,高度不得超过复合结构设计高度,在土料2无法继续填筑时停止开挖;开始填筑渣料后,将渣料运至挖出的土坑处填实并继续在土坑范围的地面以上部分填筑渣料,渣料填筑坡比与土料填筑坡比相同,为1:1.5-1:2,高度不得超过复合结构设计高度;与此同时继续将土料场1未开挖部分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全部开挖完毕,开挖料填筑至土料2与渣料中间空出的区域,直至将设计土料填筑区域填筑完毕,与此同时不断运至渣场3的渣料也能够利用新开挖出来的空间由外侧向内侧进占填筑,直至完成整体土料场1与渣场3复合结构;最后按设计要求将外侧填筑的土料2运走,并对渣场坡面进行加固,如有需求在工程结束后可以将部分土料布置在渣场顶部进行复耕,从而达到对土地最好的利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