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653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程桩基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对建设工程领域的桩基进行静载检测试验时所使用的方法大多是在压载体承重平台上堆放多个大型混凝土块联合组成一个压载体后对桩基进行静载检测试验,由于现有技术用的是混凝土块来压载在桩基上,使得吊运组装及拆卸成本高,吊装及检测试验过程极其不安全,特别是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块因缺少有效的围护,使得在检测试验过程中经常出现混凝土块滑落及压载体整体倒塌现象,造成检测人员伤亡等生产安全事故,同时还存在各组件安装拆卸、检测试验实施过程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能够在基桩检测现场便携式移动,降低运输、吊装费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包括:

平台,其为类长方体结构,用于荷载重物;

支撑柱,其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平台底面,用于支撑所述平台;

至少三组移动组件,对于任意一组移动组件,其包括升降组件和滚轮,所述滚轮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所述升降组件均固定于所述平台相对的第一侧面上,且所述平台的任一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移动组件。

优选的是,还包括:

装配式基准梁,其分为2~3段,所述装配式基准梁可拆卸的紧固于所述平台底面的间隙,所述装配式基准梁由钢铁类金属材料制成。

承重梁,其固定于所述平台底部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是,还包括:

一对增宽板,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另一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所述增宽板上表面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铰接;其中,当所述增宽板的上表面旋转至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增宽板与所述平台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根,分别设置于平台底面的靠近其四角处;

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平台可折叠设置的结构为:所述支撑柱顶端的一侧通过合页与平台底面铰接,当所述支撑柱垂直于所述平台时,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平台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升降组件由升降杆和套筒构成,所述套筒具有内螺纹,其固定于所述平台的第一侧面,所述升降杆具有外螺纹,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套筒内。

优选的是,还包括:滚轮动力装置,其设置为驱动所述滚轮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分别设置于平台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上的四角处。

优选的是,所述平台上呈矩阵分布穿设有多个可伸缩吸风管,所述吸风管垂直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置,且其上端高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吸风管的下端通过主风管相互连通,所述主风管埋设于平台内,且主风管的两端穿出所述平台的侧壁,所述主风管的中部向两端呈向下倾斜5~10°设置;还包括:

真空吸盘,其绕所述吸风管上端的外周设置,呈环状结构,所述真空吸盘的直径大于吸风管在平台上的穿孔直径;

两根集尘管,分别与所述主风管的两端无缝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集尘管内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组滤网;

高压吸力风机,其与所述集尘管连通。

优选的是,还包括平台立柱,其呈柱状结构,且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柱,所述平台立柱设置于所述平台底部的端角处,且位于所述支撑柱朝外的一侧。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设计科学,检测现场易于组装和拆卸,操作简单方便,可代替目前常用的大型混凝土块,能显著提高桩基静载检测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可极大改善对桩基进行静载检测试验时的工作强度,提高桩基静载检测试验过程的安全要求,显著减少各组件材料在运输和吊运过程的成本开支。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吸风管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风管的设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桩基静载试验的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包括:

平台1,其为类长方体结构,用于荷载重物,所述平台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可以是钢铁类材料。

支撑柱7,其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平台1底面,用于支撑所述平台1,当平台1移动至待检测桩基时,将支撑柱7翻折至支撑柱7与平台1垂直设置,用于支撑平台1。

至少三组移动组件,对于任意一组移动组件,其包括升降组件和滚轮2,所述滚轮2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下端,所述升降组件均固定于所述平台1相对的第一侧面上,且所述平台1的任一第一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移动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平台和重物是分开的,用户只需运输和吊装平台即可快速进行检测试验,检测试验完一条基桩后无须吊车只须通过滚轮就能够任意移动本平台到下一检测试验点,减少了检测过程的吊运成本开支,同时方便运输、吊装和贮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装配式基准梁9,其分为2~3段,所述装配式基准梁9可拆卸的紧固于所述平台1底面的间隙,所述装配式基准梁9由钢铁类金属材料制成。装配式基准梁9可以有钢管、方钢等钢铁类材料拼接构成。由于装配式基准梁9在相关桩基检测规范中有长度强制要求,因过长而不便于运输,分成几段便于运输,简单组装连接增加装配式基准梁9的长度后即可使用。

承重梁10,其固定于所述平台1底部的中间位置,无须取下便可直接使用。无须再另外人工架立承重梁10,减少安装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荷载平台1安装到桩基检测点上时即检测液压试验装置安装到自带承重梁10的下方后即可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平台移动至对应桩基后,在桩基上设置液压装置,通过液压装置提升承重梁,基准梁设置于承重梁的两侧,且平台的全部重量将全部压在液压装置上,然后液压装置再将平台的全部重量压在基桩上,通过检测基桩的下沉量,计算基桩是否满足设计的承重要求。将装配式基准梁拆分后固定于平台底面,以及直接将承重梁固定于平台底面,均降低运输和吊运过程中的成本开支,提高压载体吊运组装、拆卸及检测试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利于吊运、拆装和贮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一对增宽板11,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平台1另一相对的两个第二侧面,所述增宽板11上表面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铰接,可以是合页8也可以是其他现有连接件;其中,当所述增宽板11的上表面旋转至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时,所述增宽板11与所述平台1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时通过转动增宽板,使增宽板与平台呈一水平面,增加平台的堆放面积,从而增大平台装入重物后的总重量。同一侧的增宽板可以根据平台的长度考虑由多块板体构成,每个板体再通过合页与平台铰接,从而提高增宽板的承载能力。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7的数量为四根,分别设置于平台1底面的靠近其四角处;

所述支撑柱7与所述平台1可折叠设置的结构为:所述支撑柱7顶端的一侧通过合页12与平台1底面铰接,当所述支撑柱7垂直于所述平台1时,所述支撑柱7和所述平台1 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所述紧固件可以是插销或其他结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由升降杆4和套筒5构成,所述套筒5具有内螺纹,其固定于所述平台1的第一侧面,所述升降杆4具有外螺纹,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套筒5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滚轮动力装置3,其设置为驱动所述滚轮2移动。所述滚轮动力装置3可设置在平台1的端部或底部,为滚轮2提供驱动动力,滚轮动力装置3可采用多种驱动方式,如电力驱动、可燃气体驱动、可燃油料燃烧驱动、油气混合动力驱动、油电混合动力驱动、气电混合动力驱动,为所述移动轮提供驱动动力。

另外,平台1还可以采用液压步履的行进工作方式,当基桩检测现场的场地不平整时,利用液压步履的行进工作方式方便荷载平台1的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分别设置于平台相对的两个第一侧面上的四角处。

如图4~5所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台上呈矩阵分布穿设有多个可伸缩吸风管13,所述吸风管13垂直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设置,且其上端高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所述吸风管13的下端通过主风管15相互连通,所述主风管15埋设于平台1内,且主风管15的两端穿出所述平台1的侧壁,所述主风管15的中部向两端呈向下倾斜5~10°设置;还包括:

真空吸盘14,其绕所述吸风管13上端的外周设置,呈环状结构,所述真空吸盘14的直径大于吸风管13在平台1上的穿孔直径;

两根集尘管16,分别与所述主风管15的两端无缝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集尘管16内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组滤网17;为防止承载重物的容器的灰尘通过主风管进入高压吸力风机,造成损坏,设置集尘管不仅可阻挡大颗粒灰尘,并且可以拆卸清理。

高压吸力风机,其与所述集尘管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简化在同一工地上桩基检测的搬运,当荷载平台完成了在一个桩基的检测后,要移动到另一个桩基位置,此时要将重物全部取下,然后移动平台到指定位置后,再将重物搬运至平台上,无形中增加了施工时间,为了简化装载工序,直接在平台上设置吸风管,通过高压吸力风机使吸风管内压力小于平台外部压力从而吸附容器,为了进一步固定重物,将吸风管设置为可伸缩的,并延伸出平台的上表面,在吸风管的外周设置真空吸盘,重物在放置到平台的瞬间抵压吸风管,吸风管缩回至与平台平齐,由于吸风管类似弹簧的结构,具有回弹力,增加了真空吸盘与容器间的挤压力,从而快速排出真空吸盘中的空气吸附容器,通过真空吸盘和吸风管实现了无论在平台移动或在进行静载试验时对容器的双重吸附,不必担心通过不平坦施工地面时,重物在平台上晃动偏移。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平台立柱6,其呈柱状结构,且长度小于所述支撑柱7,所述平台立柱设置于所述平台底部的端角处,且位于所述支撑柱朝外的一侧。当将支撑柱折叠后,拆除滚轮、升降杆取出后,可采用平台立柱6支撑。并且在平台的搬运过程中,平台立柱6位于支撑柱7的外侧,具有保护支撑柱的作用。

整体移动式荷载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工程桩基静载检测现场,使用吊车将移动式荷载平台吊放在需检测的桩基检测点且人手可接触并能操作的上空,先将平台底面的四个支撑柱放下并紧固好,然后再将荷载平台平放到地面上,将垂直悬挂在平台两侧的增宽板打开,使增宽板的表面和平台的表面呈一水平面,然后装入工程现场所能提供的砂、石、泥土、砖、水等任何一种作为重物,最好的压载重物是水体,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天然水质体;将压载重物置于容器中再放在承重平台上,通过吸风管和真空吸盘吸附重物,当按要求堆载好压载重物后即可使用。

步骤二、静载检测试验结束后,将升降杆在套筒中向下移动,使滚轮底部接触到支撑柱下的地面,再继续旋转升降杆,升高平台,这时支撑平台的支撑柱底部脱离地面,通过打开插销转动支撑柱,将支撑柱水平收纳在平台的底部,平台两侧打开的增宽板无须收回,此时滚轮支撑了整个平台,然后启动滚轮动力装置驱动滚轮,将平台整体移动到另一桩基检测点,当没有辅助动力驱动移动轮时,也可通过平台上各个面上设置的拉环和外部的动力牵引装置或人力牵引方式或将荷载箱整体水平牵引移动到另一桩基检测点,还可以选择液压步履的行进工作方式,当基桩检测现场的场地不平整时,利用液压步履的行进工作方式方便荷载平台的移动。

步骤三、当平台移动到另一桩基检测点后,将平台底部的四个支撑柱放下紧固好,再旋转升降杆,此时四个支撑柱的底部慢慢抵触地面,而移动轮的底部慢慢脱离地面,当移动轮底部完全脱离地面后,由支撑柱支撑整个荷载平台,之后即可进行检测。

步骤四、完全检测完毕后,将各段装配式基准梁拆开收放在平台的底部,此时“移动式荷载平台”进行工程桩基检测工作完成。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