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0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开挖表层软土,形成一个2m~4m深的基坑;

第二步,在基坑底松铺300mm~500mm厚的级配砂,再夯实,夯击次数由试夯决定,最后两夯的平均下沉量控制在50mm~100mm之间;随后换填上层素土,每次松铺300mm~500mm厚,再夯实,直至基坑顶面标高等于地面标高;

第三步,在排水孔、桩位预留孔的放样位置施钻,钻孔直径尺寸为20~40cm,取钻孔深度为1/2~2/3倍的桩长;

第四步,钻孔完成后,在砂井孔中填入柱状袋装填充物;该袋装填充物由具有透水性能包装袋内装级配砂和粒径5mm~7mm泡沫颗粒的混合物组成,级配砂和泡沫颗粒的体积比为3~5:1;

第五步,在未填充柱状袋装填充物的预制桩位,压入预制桩,进而完成压桩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级配砂为大于0.6mm颗粒的含量占总重的50%以上,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10mm,含泥量不大于3%,渗透系数不小于5×10-2cm/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水性能包装袋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5KN/m,渗透系数不小于5×10-2cm/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所述的袋装填充物内的级配砂与第二步所述的级配砂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所述的袋装填充物内的级配砂与第二步所述的级配砂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水性能包装袋为聚丙烯纺织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水性能包装袋为聚丙烯纺织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软土地基预制桩沉桩挤土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透水性能包装袋为聚丙烯纺织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