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建筑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942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沉井施工领域,具体涉及沉井建筑工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沉井方式:在地面上支刃脚模板,浇筑刃脚。以刃脚为基础支井壁模板至一定高度,此过程需搭一定高度的内外脚手架,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养生至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及内外脚手架。才可以开始在井内取土使井下沉。下沉至一定深度后停止取土。再搭内外脚手架,支内外模板,浇筑混凝土,养生,拆模板、脚手架。再开始取土沉井。依此循环施工至设计深度。再在井内搭脚手架,支井盖模板,浇筑混凝土,养生后拆除井内脚手架及模板,完成地下井施工。

在此施工过程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工作量巨大,施工面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不当挖土可使井筒偏移,纠偏的方法只有改变挖土方法,没有导向措施,工程质量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沉井建筑工法,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沉井建筑工法,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预制混凝土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

(2).根据现场需求进行接桩;

(3).接桩后先制4-6个钢管桩,再进行钻孔、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桩;

(4).开挖地槽,捆扎钢筋笼,预埋外吊轨固定件、内导轨固定件、吊篮固定件、施工人员安全带吊环和施工安全网吊环;并预留中心施工口,混凝土浇筑口,模板下料口,竖筋下料口;

(5).浇筑混凝土形成井盖,并在井盖中间留有施工孔;

(6).井盖养生后,安装龙门吊车,盖挖土方;

(7).在盖挖一定深度后,在井盖下平面预埋件的吊轨固定件上安装内外吊轨,在吊篮固定件上安装吊篮;

(8).挖到规定深度后,对墙壁进行整理、扎钢丝网、喷混凝土,平整整个沉井的内壁和底部,形成地下工作间,并安装吊篮安全网;

(9).依钢管桩支模板扎钢筋笼,浇筑沉井下刃脚,并处理好刃脚上平面;

(10).从模板下料口吊入井壁外模板,沿外导轨滑到相应位置,形成沉井的外壁;

(11).从井盖插入竖筋,从模板下料口运入横筋绑扎;

(12).从模板下料口运入井壁内模板,沿内导轨滑到相应位置安装形成沉井内壁;

(13).在内外模板形成的环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节井筒;

(14).循环进行10--13项施工,同时不间断利用龙门吊车挖运井内土方,直至规定深度;

(15).进行沉井封底,做防水等施工;处理沉井上端与地下墙壁的连接,同样做好防水,完成整个沉井的建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井建筑工法减少了地上工作面,减少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利用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随混凝土井壁一同沉入地下,免去了拆模,保证了井筒的质量,采用取土和浇筑井筒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钢管桩做导向,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所带的工作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没有导向措施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钢管桩的深度大于沉井的深度,按降水井的规格施工。通过钢管桩起到施工的导向作用,也可做降水井进行使用。

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的混凝土桩是步骤(5)中井盖的支撑,所述混凝土桩的深度大于步骤(8)中地下工作间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混凝土桩中的加强筋与步骤(5)中井盖内的加强筋有效连接在一起。通过将混凝土桩中的加强筋井盖内的加强筋有效连接在一起,保证井盖与桩的连接质量。

作为优选的,步骤(9)中沉井下刃脚用钢板条加强。通过利用钢板条对沉井下刃脚进一步加强,保证了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的,步骤(12)中井壁内模板的横接缝与井壁外模板的横接缝错开,井壁内模板的立竖接逢与井壁外模板竖接逢错开。通过将井壁内模板的横接缝与井壁外模板的横接缝错开,井壁内模板的立竖接逢与井壁外模板竖接逢错开,提高了井壁的防水质量,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的,所述龙门吊车上设有吊桶,便于将一定深度下的土壤取出。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井建筑工法减少了地上工作面,减少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利用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随混凝土井壁一同沉入地下,免去了拆模,保证了井筒的质量,采用取土和浇筑井筒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钢管桩做导向,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所带的工作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没有导向措施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钢管桩起到施工的导向作用,也可做降水井进行使用。

3.本发明通过将混凝土桩中的加强筋井盖内的加强筋有效连接在一起,保证井盖与桩的连接质量。

4.本发明通过利用钢板条对沉井下刃脚进一步加强,保证了施工质量。

5.本发明通过将井壁内模板的横接缝与井壁外模板的横接缝错开,井壁内模板的立竖接逢与井壁外模板竖接逢错开,提高了井壁的防水质量,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沉井建筑工法中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井壁内模板2.井壁外模板3.钢管桩4.混凝土桩5.井盖6.龙门吊车7.吊轨8.吊篮9.沉井下刃脚10.吊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沉井建筑工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本法减少了地上工作面,减少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利用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随混凝土井壁一同沉入地下,免去了拆模,保证了井筒的质量,采用取土和浇筑井筒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钢管桩做导向,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所带的工作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没有导向措施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沉井建筑工法,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预制混凝土井壁内模板1和井壁外模板2;

(2).根据现场需求进行接桩;

(3).接桩后先制4-6个钢管桩3,再进行钻孔、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桩4;

(4).开挖地槽,捆扎钢筋笼,预埋外吊轨固定件、内导轨固定件、吊篮固定件、施工人员安全带吊环和施工安全网吊环;并预留中心施工口,混凝土浇筑口,模板下料口,竖筋下料口;

(5).浇筑混凝土形成井盖5,并在井盖中间留有施工孔;

(6).井盖养生后,安装龙门吊车6,盖挖土方;

(7).在盖挖一定深度后,在井盖下平面预埋件的吊轨固定件上安装内外吊轨7,在吊篮固定件上安装吊篮8;

(8).挖到规定深度后,对墙壁进行整理、扎钢丝网、喷混凝土,平整整个沉井的内壁和底部,形成地下工作间,并安装吊篮安全网;

(9).依钢管桩支模板扎钢筋笼,浇筑沉井下刃脚9,并处理好刃脚上平面;

(10).从模板下料口吊入井壁外模板,沿外导轨滑到相应位置,形成沉井的外壁;

(11).从井盖插入竖筋,从模板下料口运入横筋绑扎;

(12).从模板下料口运入井壁内模板,沿内导轨滑到相应位置安装形成沉井内壁;

(13).在内外模板形成的环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一节井筒;

(14).循环进行10--13项施工,同时不间断利用龙门吊车挖运井内土方,直至规定深度;

(15).进行沉井封底,做防水等施工;处理沉井上端与地下墙壁的连接,同样做好防水,完成整个沉井的建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沉井建筑工法减少了地上工作面,减少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利用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随混凝土井壁一同沉入地下,免去了拆模,保证了井筒的质量,采用取土和浇筑井筒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钢管桩做导向,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所带的工作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没有导向措施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中钢管桩的深度大于沉井的深度,按降水井的规格施工。通过钢管桩起到施工的导向作用,也可做降水井进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中的混凝土桩是步骤(5)中井盖的支撑,所述混凝土桩的深度大于步骤(8)中地下工作间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中混凝土桩中的加强筋与步骤(5)中井盖内的加强筋有效连接在一起。通过将混凝土桩中的加强筋井盖内的加强筋有效连接在一起,保证井盖与桩的连接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9)中沉井下刃脚用钢板条加强。通过利用钢板条对沉井下刃脚进一步加强,保证了施工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12)中井壁内模板的横接缝与井壁外模板的横接缝错开,井壁内模板的立竖接逢与井壁外模板竖接逢错开。通过将井壁内模板的横接缝与井壁外模板的横接缝错开,井壁内模板的立竖接逢与井壁外模板竖接逢错开,提高了井壁的防水质量,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龙门吊车上设有吊桶10,便于将一定深度下的土壤取车。

利用本法减少了地上工作面,减少了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利用井壁内模板和井壁外模板随混凝土井壁一同沉入地下,免去了拆模,保证了井筒的质量,采用取土和浇筑井筒同步进行的方式,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钢管桩做导向,保证了施工质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复拆装脚手架及模板所带的工作量大、施工面积大、施工安全要求高、工期长、没有导向措施和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沉井建筑工法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