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101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住建部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透水铺装作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各地政府也在积极地响应中央的号召进行透水铺装的规划和建设。以南京市为例,《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新建、改建小区的硬化面积中,透水铺装率不得低于40%;新建、改建、扩建广场、停车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铺装率应不得低于40%。

然而,作为透排水铺装的排水附属设施之一,现有技术中的线性排水沟,无法满足透排水铺装的使用要求,难以实现边侧排水功能,严重影响了雨水的正常排出,当泄水通道被堵塞时,易造成路表积水,积水范围过大时会造成以下危害:

(1),路面积水到一定程度,行车时会在轮胎和路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造成轮胎打滑,影响行车安全;

(2),当路面结构的排水沥青混合料,长期浸泡于水中时,会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从而造成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离,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3),当路面积水无法排除时,在行车时易造成雨水飞溅,影响后车的视线,还影响路旁的行人。

而且,利用线性排水沟引导雨水直接排入雨水井或雨水管道,若是雨水中较大尺寸的固体杂物可通过盖板拦截,但尺寸较小的固体颗粒物仍会随着雨水进入市政的排污管网,违背了海绵城市自然净化理念,无法实现雨水中途截污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线性排水沟,易造成路表积水,且无法实现雨水中途截污净化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可以满足透排水铺装的渗水排水要求,同时具备截污净化功能,防止尺寸较小的固体颗粒物随着雨水进入市政的排污管网,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混凝土沟体,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设置在道路不透水基层的外侧,所述不透水基层的正上方通过防水粘结层固定有道路排水沥青面层,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的上边沿与道路排水沥青面层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在紧靠道路排水沥青面层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排水孔,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内的上半部设置有树脂混凝土盖板,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的底部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若干组截污堰单元。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混凝土盖板与树脂混凝土沟体上边沿之间的距离为3-5cm。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孔径为1cm,且布置于树脂混凝土盖板的上方。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两侧的沟壁,从上而下逐渐增厚,形成便于排水的倾斜沟壁。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组截污堰单元之间的间隔为5m。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堰单元包括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截污堰,各截污堰的横断面呈矩形形状,且呈交叉排列布置在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的底部。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堰的堰宽为3cm,堰高为2cm,相邻的两块截污堰之间的堰距为10cm。

前述的一种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混凝土盖板可沿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内的上半部滑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可以满足透排水铺装的渗水排水要求,同时具备截污净化功能,其他优点如下:

(1),在树脂混凝土沟体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排水孔,能够排除透排水铺装(道路排水沥青面层)内的积水;

(2),树脂混凝土盖板与树脂混凝土沟体上边沿之间的存在距离,并通过其上的腰形孔,有利于截流雨水中大尺寸污染物如树叶、树枝、垃圾等废物,方便清理;

(3),树脂混凝土沟体两侧的沟壁,从上而下逐渐增厚,形成便于排水的倾斜沟壁,即方便雨水从排水孔排出又保证了沟体整体稳定性;

(4),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的底部每隔5米设置一组截污堰单元,有利于雨水或污水中途截污净化,防止堵塞市政的排污管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矿用除尘自动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树脂混凝土沟体;2:树脂混凝土盖板;201:腰形孔;3:排水孔;4:截污堰单元;5:道路排水沥青面层;6:防水粘结层;7:不透水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包括树脂混凝土沟体1,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设置在道路不透水基层7的外侧,所述不透水基层7的正上方通过防水粘结层6固定有道路排水沥青面层5,所述不透水基层7、防水粘结层6、道路排水沥青面层5构成透排水铺装的实体结构,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的上边沿与道路排水沥青面层5的上表面相齐平,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在紧靠道路排水沥青面层5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排水孔3,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沟道内的上半部设置有树脂混凝土盖板2,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沟道的底部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若干组截污堰单元4。

所述排水孔3的孔径为1cm,且布置于树脂混凝土盖板2的上方,用于排除透排水铺装(道路排水沥青面层5)内的积水。

所述树脂混凝土沟体1两侧的沟壁,从上而下逐渐增厚,形成便于排水的倾斜沟壁,即方便雨水从排水孔排出又保证了沟体整体稳定性,箭头方向为排水方向。

相邻的两组截污堰单元4之间的间隔为5m,截污堰单元4包括三层或三层以上的截污堰,各截污堰的横断面呈矩形形状,且呈交叉排列布置在树脂混凝土沟体1沟道的底部,所述截污堰的堰宽为3cm,堰高为2cm,相邻的两块截污堰之间的堰距为10cm,截污堰可以降低沟体内雨水流速,使得雨水中所携带的固体颗粒物因流速降低而沉淀下来,具备截污净化功能,防止尺寸较小的固体颗粒物随着雨水进入市政的排污管网,箭头方向为排水方向。

所述树脂混凝土盖板2距离树脂混凝土沟体1的上边沿的距离为3-5cm,且树脂混凝土盖板2可沿树脂混凝土沟体1沟道内的上半部滑移,方便装卸,便于针对性的对各截污堰处的废物进行清理,树脂混凝土盖板2上设置有等间隔分布的腰形孔201,有利于截流雨水中大尺寸污染物如树叶、树枝、垃圾等废物,方便清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用于透排水铺装的新型线性排水沟结构,克服了传统排水沟不适用于透排水铺装的弊端,降低了进入市政管网雨水污染物含量,实现了透排水铺装附属排水设施的完善,为海绵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可以满足透排水铺装的渗水排水要求,同时具备截污净化功能,其他优点如下:

(1),在树脂混凝土沟体一侧的沟壁上设置排水孔,能够排除透排水铺装(道路排水沥青面层)内的积水;

(2),树脂混凝土盖板与树脂混凝土沟体上边沿之间的存在距离,并通过其上的腰形孔,有利于截流雨水中大尺寸污染物如树叶、树枝、垃圾等废物,方便清理;

(3),树脂混凝土沟体两侧的沟壁,从上而下逐渐增厚,形成便于排水的倾斜沟壁,即方便雨水从排水孔排出又保证了沟体整体稳定性;

(4),树脂混凝土沟体沟道的底部每隔5米设置一组截污堰单元,有利于雨水或污水中途截污净化,防止堵塞市政的排污管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